跳转到内容

主题:埃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埃及

埃及金字塔

埃及阿拉伯共和國(阿拉伯语: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發音,簡稱埃及,来源于古希腊对埃及的称呼Aigyptos,原型是古城孟菲斯的误称Hekaptah,意思为普塔神灵之家。阿拉伯語自称埃及为:مصر‎,意為「遼闊的國家」,来源于亚述的楔型文字,塞姆语的米斯里。《諸蕃志》譯作蜜徐籬,《瀛涯勝覽》譯作米息),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20,00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8000萬。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國教,信徒主要為遜尼派,另外還有基督教與其他宗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法語

刷新


特色条目

古埃及女神哈索尔

埃及历史悠远绵长。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歷史以1798年拿破仑入侵为标志,大体可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两大阶段。

埃及的歷史悠久传承。古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赞美道:“埃及是尼罗河慷慨的赠礼”。每年季节性泛濫的尼羅河,形成了细长而肥沃的河谷。在尼罗河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埃及文明。寸草不生的大沙漠大致是古埃及农业文明的东界和西界。在沙漠中存在很多拥有甘泉的绿洲,埃及人在某些绿洲进行农业生产。埃及文明北至地中海海岸,而南方的边界随埃及国力的盛衰而变迁。新王国时代的埃及帝国极盛时,南界曾远达尼罗河第四瀑布。公元前3000年初,埃及互相征伐的各州最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上埃及下埃及服从于一个法老的统治。特殊的地形使埃及难于受到侵袭,也造就了她的长期独立和自足。然而法老时代结束后,埃及臣服于外来的统治者,连续被外族统治竟长达2300年,這些外族包括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帝国阿拉伯人奥斯曼土耳其人和大英帝国等。现代埃及国家的独立元勋纳赛尔总统并不夸张地指出,继埃及最后一位法老Nectanebo II於公元前343年被波斯人废黜以来,他是第一位行使主权的埃及本土人士。

特色建築

校園

艾資哈爾大學,是一所位于埃及开罗市区的伊斯兰教学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之一。校区内有著名的艾资哈尔清真寺。现共有36所学院,开罗有14所:伊斯兰基础学院、伊斯兰宣教学院、伊斯兰研究与阿拉伯语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农学院、工学院、阿拉伯文学院、医学院、牙医学院、语言与翻译学院、教育学院、科学院、制药学院。另在开罗建有女子学院1所,设有伊斯兰研究系、商学系、阿拉伯语系、医学系、基础科学系、人文学研究系、欧洲语言文学系等。在开罗以外其他城市有分院22所,主要分布。在亚历山大、索哈杰、阿西尤特、坦塔、少尔库姆等地,包括伊斯兰基础、宣教、伊斯兰研究、阿拉伯语等学院和女子学院。该校建筑规模庞大,各学院均设若干系,有教学楼、图书馆和其它辅助设施。



埃及

刷新

刷新

特色文物

荷魯斯之眼

荷魯斯之眼是一個自古埃及時代便流傳至今的符號,也是古埃及文化中最令外人印象深刻的符號之一。荷魯斯之眼顧名思義,它是頭神荷魯斯眼睛,具有神聖的意涵,代表著神明的庇佑與至高無上的君權。古埃及人也相信荷魯斯之眼能在重生復活時發生作用,例如在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圖唐卡門木乃伊上也繪有有荷魯斯之眼。

古埃及語中,荷魯斯之眼稱為「華狄特」(Wedjat,又作瓦吉特、沃婕特),這個讀法和古埃及歷史最悠久神祇之一眼鏡蛇女神華狄特相同,所以這個符號最早是代表沃婕特的眼睛。沃婕特是代表太陽的神明,這個眼睛意謂著沃婕特無所不見,能察知世間萬物的神聖之眼。由於古埃及諸神的複雜關連,因此後來在一些神明上也能見到這種眼睛符號,例如在早期的壁畫上便發現這個符號代表著荷魯斯的母親(一說是荷魯斯的妻子哈索爾(Hathor)的眼睛。最終這顆神聖之眼成為了法老守護神—-頭神荷魯斯的右眼。有時荷魯斯之眼的鏡像圖形便代表著荷魯斯的左眼,即月亮,或者代表著另一古埃及神明托特的眼睛。

埃及交通

路線圖

開羅地鐵(مترو أنفاق القاهرة)是埃及首都開羅的軌道交通系統,也是非洲唯一營運中的重型地鐵系統。現時運營中的路線有1號線及2號線,連接機場的3號線正在建造中。

路線使用標準軌距(1,435毫米),營運單位為國家隧道局。每班列車均設有2節女性專用車廂。

1號線分別以El-Marg及Helwan為終點站,當中Helwan至Ramsis Field段於1987年通車,而Ramsis Field至El-Marg段則於1989年通車。所有列車均沒有空調設備,車輛製造商日本近畿車輛

刷新

维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