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立陶宛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立陶宛

Flag of Lithuania
Flag of Lithuania
Coat of Arms of Lithuania
Coat of Arms of Lithuania
Location on the EU map

立陶宛共和國立陶宛語Lietuvos Respublika, 英語:Lithuania),通稱立陶宛Lietuva; [ˈlʲɛtʲʊvaː]),位於歐洲東北部,是北歐波羅的海三國之一,首都與最大城市為維爾紐斯,另外還有考那斯克萊佩達等城市。立陶宛全國人口約280萬,面積約6.5萬平方公里,北接拉脫維亞、東南接白俄羅斯、南接波蘭、西南接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西濱波羅的海

波羅的海東南岸自古為許多支波羅的人部落居住地,1230年代明道加斯漸吞併其他公爵、王公的領土,統一了立陶宛全境並皈依天主教,於1253年接受教宗諾森四世加冕,建立立陶宛王國,1263年明道加斯被刺殺後立陶宛恢復成多神信仰的立陶宛大公國,14世紀時為歐洲最大的國家,領土範圍包括今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波蘭和俄羅斯的一部分。 1569年立陶宛與波蘭確立盧布林聯合,共組波蘭-立陶宛聯邦,18世紀晚期波蘭被列強瓜分,聯邦瓦解,立陶宛土地大部分被俄羅斯帝國併吞。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立陶宛共和國在1918年2月16日簽署立陶宛獨立法案宣布獨立,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先後被蘇聯納粹德國佔領,1944年德國敗退後再次被蘇聯佔領英语Soviet occupation of the Baltic states (1944),立陶宛民眾以游擊隊對抗蘇聯,一直持續至1950年代。 1989年,立陶宛與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三國民眾進行了波羅的海之路人鏈示威活動,以抗議蘇聯對波羅的海三國的佔領。 1990年3月11日(蘇聯解體前一年),立陶宛通過復國法案,成為第一個自蘇聯獨立的加盟共和國。

立陶宛是北歐理事會歐洲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欧洲委员会聯合國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北歐投資銀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申根公約歐元區等國際機構組織的成員國,立陶宛属於高收入經濟體並為高人類發展指數國家。


特色條目

1926年立陶宛政變立陶宛語1926-ųjų perversmas)是立陶宛的一場軍事政變,最終由安塔納斯·斯梅托納領導的保守、威權政府取代原本的民選政府。這場政變發生於1926年12月17日,主要由立陶宛軍方發動;斯梅托納在政變中扮演的角色仍有爭議。當時立陶宛最保守的政黨,立陶宛民族主義聯盟英语Lithuanian Nationalist Union因此次政變而取得政權,在此之前,它只是一個新成立、無足輕重的民族主義政黨。1926年時,該黨黨員約2,000人,僅握有3席國會議員席次。政變發生時,立陶宛國會的最大黨派為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英语Lithuanian Christian Democratic Party,它和軍方合作、為政變合法性背書,但未接受任何政府要職,並在1927年5月撤回對政變的支持。最後立陶宛軍方將政權移交給斯梅托納領導的文人政府,不再介入立陶宛政治運作。

1926年立陶宛政變是立陶宛在戰間期的重大事件,斯梅托納的獨裁統治持續了14年。1935年,斯梅托納政權取締所有其他政黨的活動。這場政變對立陶宛人來說仍是個棘手的歷史問題,因為日後蘇聯佔領立陶宛時,聲稱此舉是將立陶宛自法西斯主義中解放;但《大英百科全書》則將斯梅托納政權描述為專制、民族主義政權,而非法西斯政權。而擁護這場政變的人則宣稱,這場政變糾正了當時太過極端的議會民主制度,考慮到立陶宛不成熟的政治體制,發動政變有其道理。


精選傳記

維陶塔斯·阿蘭塔斯立陶宛語Vytautas Alantas,1902年6月18日—1990年4月24日),出生時名為維陶塔斯·班傑米納斯·雅克塞維丘斯立陶宛語Vytautas Benjaminas Jakševičius),是立陶宛作家、記者及政治思想家。阿蘭塔斯曾在法國接受高等教育,回國後歷任立陶宛通訊社記者、官方報紙《立陶宛迴聲報英语Lietuvos aidas》總編輯等職務。他是「民族主義者」(立陶宛語Tautininkai)組織的創辦人之一;該組織由立陶宛民族主義聯盟英语Lithuanian Nationalist Union的激進青年於1930年代晚期成立,由於該組織介入《掌舵報英语Vairas》的編輯權,因此這群激進青年的政治運動也以「掌舵者」(立陶宛語Vairininkai)留名於世。阿蘭塔斯同情國家社會主義,被認為是戰間期立陶宛共和國主要的極權民族主義思想家。納粹德國占領立陶宛英语German occupation of Lithuania during World War II期間,他曾參與立陶宛行動前線英语Lithuanian Activist Front組織,戰後則移民美國,致力於文學創作。他是個多產作家,出版了7本短篇小說集、6本小說、15部劇本、4本非虛構作品和1本詩集,內容則大多與愛國情懷相關主題有關。

1940年6月,蘇聯佔領立陶宛後,阿蘭塔斯逃往德國;妻子和兒子則留在立陶宛,並於1941年6月被蘇聯遣送西伯利亞。在德國,阿蘭塔斯受邀領導立陶宛行動前線英语Lithuanian Activist Front的文化委員會,這是立陶宛流亡者的政治運動,期待在納粹德國協助下解放立陶宛。阿蘭塔斯是該組織的激進右翼成員,並支持籌組立陶宛國家社會主義黨立陶宛语Lietuvių nacionalistų partija普拉納斯·格納塔斯立陶宛语Pranas Germantas曾提議讓阿蘭塔斯擔任立陶宛臨時政府教育部文化委員會主任委員,但被立陶宛民族主義黨阻止。阿蘭塔斯後來受任為維爾紐斯劇院院長,他在三年任期中創作了3部劇本,其中2部得以上演。1944年,阿蘭塔斯在蘇聯軍隊逼近時再次逃到德國,二戰結束後仍繼續流亡。1949年,阿蘭塔斯移民至美國底特律,在福特汽車公司車廠當低薪工人,做到1968年退休為止。他懂法語和德語,卻苦於英語。阿蘭塔斯的餘生都致力於文學創作,出版了幾部小說、短篇小說和1本詩集。1967年至1971年間,阿蘭塔斯擔任立陶宛記者協會立陶宛语Lietuvių žurnalistų sąjunga理事長,該組織由海外的立陶宛媒體工作者組成。他曾有機會擔任立陶宛期刊編輯職務,但他婉拒了。

分類


精選圖片

一張立陶宛郵票英语Postage stamps and postal history of Lithuania,發行於2001年4月14日。

Photo credit: Arz

你知道嗎?

歡迎參與

條目請求:
需要擴充或翻譯的條目:
需要專家關注

相關專題

WikiProjects
立陶宛專題

此專題是旨在協調立陶宛相關條目的翻譯與撰寫,和相關的討論。

有關主題

什麼是維基專題?

主題

維基媒體

进入以下维基媒体计划可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刷新服务器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