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埃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埃及

埃及金字塔

埃及阿拉伯共和國(阿拉伯語: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發音,簡稱埃及,來源於古希臘對埃及的稱呼Aigyptos,原型是古城孟菲斯的誤稱Hekaptah,意思為普塔神靈之家。阿拉伯語自稱埃及為:مصر‎,意為「遼闊的國家」,來源於亞述的楔型文字,塞姆語的米斯里。《諸蕃志》譯作蜜徐籬,《瀛涯勝覽》譯作米息),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20,00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8000萬。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國教,信徒主要為遜尼派,另外還有基督教與其他宗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法語

刷新


特色條目

吉薩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相傳是古埃及法老(國王)的陵墓,但是考古學家從沒有在金字塔中找到過法老的木乃伊。金字塔主要流行於埃及古王國時期。陵墓基座為正方形,四面則是四個相等的三角形(即方錐體),側影類似漢字的「金」字,故漢語稱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埃及金字塔是至今最大的建築群之一,2005年4月12日檢索,胡夫金字塔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也是1888年以前世界最高的建築物</ref>,成為了古埃及文明最有影響力和持久的象徵之一,這些金字塔大部份建造於埃及古王國中王國時期,2005年4月13日檢索,考古學家普遍認為吉薩金字塔群建於埃及的古王國第四王朝,天文記錄也確定了是古王國時期,但不能只計算古王國的國王統治的期間,因為在古王國和中王國之間還有一個第一中間期

大部份研究來源顯示埃及存在的金字塔結構數目有81座到112座金字塔,而大多數學者贊成較高的數目。1842年Karl Richard Lepsius製做了埃及金字塔列表List of Egyptian pyramids),當時他計算有67座,但在他後來的考古生涯中有更多經他鑑定和發現的金字塔。

特色建築

神廟內的其中一尊荷魯斯雕像

埃德富神廟(Temple of Edfu;又作荷魯斯神殿,Temple of Horus)是位於埃及尼羅河西岸城市埃德富的一座古埃及神廟。它是繼卡納克神廟後最大及保存得最好的一座神廟,除了用作供奉鷹頭神荷魯斯之外,神廟亦作宗教祭祀活動。此外,廟內牆壁的銘文也為學者提供了不少古埃及於希臘羅馬時期在語言、神話及宗教方面的資料。

丹德拉神廟伊斯納克奴姆神廟考姆翁布神廟菲萊神廟等神廟一樣,埃德富神廟也是在托勒密王朝期間興建的。從神廟的規模可見當時的埃及是頗為繁榮的。神廟由公元前237年開始興建(當時在位者為托勒密三世);直至公元前57年完成(當時的統治者為托勒密十二世)。原本該地是用來興建一所規模較小、以及同是供奉荷魯斯的神廟,而其建築結構亦應是坐西向東而不是像現在的坐北向南的。在目前神廟的東面有一道已經破廢的塔門;在那裏發現的文字證實了在新王國時期拉美西斯一世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間,埃及人已經有在埃德富興建神廟的計劃。

羅馬帝國狄奧多西一世於公元前391年頒令嚴禁偶像崇拜後,這座作為宗教遺址的神廟就一直被棄置。跟埃及其他地方的神廟一樣,由於基督教是當時埃及最具勢力的宗教,神廟上很多銘刻都給抹去。而且,在多柱式的內殿內亦可發現被薰黑的天花板,相信這是由於縱火造成的,目的也是要摧毀當時多神教的信仰



埃及

刷新

刷新

特色文物

死亡之書

亡靈書》(或死者之書死亡之書)是古埃及所流傳下來最著名的文獻。這是一些用來幫助死者在來世渡過難關、得到永生的咒語。通常這些咒語會寫在紙草上,放入棺木中。在放入棺木之前,咒語也可以先由祭司讀過。

整個亡靈書中最著名的一段咒語,內容大意是說人死後要在陰間之神歐西里斯之前接受審判,他必須謹慎地否認一切可能犯的罪行,並且一一說出陰間的42位判官神的名字。這樣就可以被判無罪而進入永生之境。由死者的否認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代埃及社會中一般的社會規範和道德標準,因此死亡之書不但是一份宗教文獻,也是有關社會和思想的重要材料。

埃及交通

亞歷山卓電車

亞歷山卓電車,是位於埃及亞歷山卓有軌電車運輸系統。

該系統於1860年開始運營,是非洲以至全球最古老的輕軌運輸系統。當中Ramlh至Victoria的幹線早期使用由牽引的馬車,及後改用蒸汽牽引,至1902年電氣化完成後改用電車。

  • 1號線 - Ramlh - El Nasr (Victoria)
  • 2號線 - Ramlh - El Nasr (Victoria)
  • 25號線 - Ramlh - Sidi Gaber El Sheikh
  • 36號線 - Ramlh - San Estefano

除上述的電車系統外,亞歷山卓另有一電車系統名為Tram El Medina。

刷新

維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