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
校訓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創辦時間1933年
停辦時間1945年
學校類型公立大學
校長林彪(第一任,1937年-1943年)
徐向前(第二任,1943年-1945年)
校址陝西省(1937年之後為陝甘寧邊區延安市(1936年-1945年)
隸屬中國共產黨中央教育委員會
位置
地圖
抗日軍政大學校門

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日軍政大學」或「抗大」,是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培養軍事和政治幹部的學校。學生來源最初是駐校輪訓中國工農紅軍的各級部隊幹部,後來大量招收培訓從陝甘寧邊區外奔向延安的抗日知識青年

歷史

[編輯]

1931年,蘇維埃政府創建了紅軍學校,校址設在瑞金縣沙洲壩鄉大埠村的大窩。為了紀念郝西史俄語Хасис, Абрам Исаакович(蘇共黨員、蘇駐廣州領事館副領事,廣州起義中被殺),一度將「紅軍學校」改名為「工農紅軍郝西史學校」。一共辦了五期。學校分軍事隊和政治隊,政治隊側重於政治課,主要學習法律、條例,如《土地法》、《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

1933年10月17日,中革軍委發出《關於改編紅軍學校的命令》,把中國工農紅軍學校分編為紅軍大學、第一彭楊步兵學校(陳賡任校長、劉希平任政治委員)、第二公略步兵學校(林野任校長,陳鐵生、張際春先後任政治委員)、紅軍通信學校、紅軍特科學校(培養工兵、炮兵等)、紅軍衛生學校、紅軍供給學校、游擊隊幹部學校。1933年10月17日在瑞金西郊六公里處兩座小山之間的一塊大坪上——沙洲壩大窩村成立的中國工農紅軍大學,校長兼政委何長工,政治部主任徐夢秋,教育長周昆,訓練部長鍾偉劍,訓練部副部長盧壽椿,校務部長楊至誠。學校俱樂部主任趙品三。宣傳科長洪水。下設:高級指揮科(科長彭雪楓)、上級指揮科(科長盧壽椿)、上級政治科(科長李天柱)、上級參謀科(科長蘇進)、防空科(科長王智濤),還有一個測繪隊。學制為六個月。全校專職教員只有12人,如郭化若周士第王智濤何滌宙陳時驥蕭勁光張如心李翔梧吳亮平等;另聘請了許多高水平的兼職「教授」,主要是中共中央、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府和中革軍委總部的負責人,以及從前線因事到瑞金的一些紅軍高級將領。1934年2月,何長工任粵贛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後,周昆代理校長、徐夢秋代理政治委員。不久,張宗遜任校長兼政治委員。1932年1月,劉伯承到達中央革命根據地,接任中國工農紅軍大學校長兼政委。「紅大」缺乏教材,劉伯承從俄文翻譯出「我軍最初的戰鬥條令」,我軍的各種軍語和名詞,也由劉伯承結合我軍實際加以審定。劉伯承還把「軍官」稱呼改為指揮員,「士兵」稱為戰鬥員,「傳令兵」改為通信員,「伙夫」改為炊事員,「馬夫」改為飼養員,「挑夫」改為運輸員。至紅軍長征,紅大已招生三期,培訓學員近千人。1934年8月15日,第四期招收上級軍事科學員60人,於9月1日前報到。

紅軍長征前夕,1934年10月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中國工農紅軍大學與紅軍第一彭楊步兵學校、紅軍第二公略步兵學校、紅軍特科學校合併為紅軍學校。1934年10月10日長征開始後,紅軍學校改稱紅一方面軍幹部團陳賡任團長,宋任窮任政治委員,鍾偉劍(旋由畢士悌)任參謀長,莫文驊任政治處主任,方強任黨總支書記,轄三個步兵營、一個特科營、一個上級幹部隊,共1480餘人。原彭楊步兵學校編為第一步兵營;原公略步兵學校編為第二步兵營;第三政治營;原特科學校編為第四特科營;原紅軍大學編為上級幹部隊;指揮科、政治科、地方工作科。

1935年8月上旬,沙窩會議決議,紅一方面軍幹部團與紅四方面軍紅軍大學合併為中國工農紅軍大學,倪志亮任校長(未到職),何畏任政治委員,李特任教育長,劉少奇任政治部主任(未到職),莫文驊任黨總支部書記,編有上級指揮科(科長張宗遜)、上級政治科(科長李井泉)、特科團(為原紅一方面軍幹部團,韋國清代理團長,宋任窮任政治委員,畢士悌任參謀長,編有騎兵科、工兵科、炮兵科、機槍科,培養基層幹部戰士),隨右路軍行動過草地。

抗日軍政大學教職員證章,國家博物館藏

紅四方面軍紅軍大學,為1933年7月恢復設立的紅四方面軍彭楊學校。1934年11月改為紅四方面軍紅軍大學,設高級班、初級班、政治班、特科班、教導隊。校長倪志亮,副校長李特

1935年9月上旬,由於「草地密電」事件,紅大特科團中原來中央紅軍人員跟隨中共中央及紅一、紅三軍團北上繼續長征。紅大餘下的人員在卓木碉(今馬爾康縣腳木足)改組紅軍大學,校長劉伯承、政委何畏

在甘肅哈達鋪鎮,中央紅軍幹部團與紅一軍團教導營合併為西北紅軍陝甘支隊隨營學校,紅一軍團教導營營長陳奇涵任校長,宋任窮任政治委員,韓振紀任參謀長,莫文驊任政治處主任。

1935年11月,陝甘支隊隨營學校長征結束後,在永平鎮與陝甘寧晉紅軍軍事政治學校合併為西北工農紅軍學校周昆任校長,袁國平任政治委員,吳岱峰任副校長,郭化若任訓練處處長,莫文驊任政治處主任。

陝甘寧晉紅軍軍事政治學校前身是1931年l0月謝子長劉志丹領導的西北反帝抗日同盟軍政幹部訓練班。1932年2月,西北工農反帝同盟軍擴建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游擊隊,軍政幹部訓練班成為軍政幹部訓練隊。1932年12月,陝甘游擊隊改編為紅二十六軍第四十二師第二團,軍政幹部訓練隊改組為紅二十六軍隨營學校。1934年l0月,在甘肅華池南梁地區創辦了陝甘邊軍政幹部學校,劉志丹任校長,習仲勛兼任政治委員,吳岱峰任副校長。1935年7月,在陝西延川永坪鎮,成立陝甘寧晉紅軍軍政學校,校長吳岱峰,政委郭洪濤。1935年10月,學校又由永坪遷至瓦窯堡。

1936年抗日紅軍大學

1936年2月,中華蘇維埃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西北工農紅軍學校擴編為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西北抗日紅軍大學,對外公開招生[1]。1936年4月1日,西北抗日紅軍大學正式開學,招生600餘名,周昆任校長,袁國平任政治委員,吳岱峰任副校長,郭化若任訓練處處長,莫文驊任政治部主任,設軍事指揮科、政治工作科、游擊戰爭科、特科。

1936年5月14日,毛澤東等在東征歸途於黃河西岸延長縣交口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做了《目前形勢與今後戰略方針》的報告,提出辦紅軍學校問題:「要辦個高些的大的紅軍學校,否則將來無幹部。沒有大批幹部是不行的,現在不解決這個問題,將會犯罪。」根據會議決策,決定創辦紅軍大學,為即將到來的抗日高潮培養幹部。1936年6月1日,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陝北瓦窯堡中梁山閭家大院建立,主要幹部由毛澤東從紅一方面軍抽調(當時紅二、紅四方面軍還在長征途中),校長林彪,政委毛澤東(兼任)、校黨總支書記莫文驊、教育長羅瑞卿,訓練部長劉亞樓,校務部長楊至成。一期共有1038名學員,來自紅一方面軍與陝北紅軍,分為三個科:高級科、上級科、普通科,也稱一、二、三科。高級科、上級科學制8個月,普通科學制6個月。其中一科學員是紅軍軍級幹部和部分師級幹部,共有1個隊38名學員,包括:羅榮桓(兼一科政委)、羅瑞卿陳光(兼一科科長)、彭雪楓陳士榘譚政蘇振華楊成武莫文驊趙爾陸劉亞樓楊立三張愛萍王平彭加倫耿飆肖文玖賀晉年譚冠三李濤周文龍符竹庭劉鵬周建屏劉惠農、杜理卿(即許建國)、張樹才張經武張達志宋裕和郭述申(一科黨支部書記)、黃永勝張純清(即張文彬)、鄧富連(即鄧飛)、吳富善羅保連(後任359旅717團政治處主任)、童小鵬,以及朝鮮的武亭、越南的洪水等。建國後,一科22位學員為開國將帥。二科設2個隊,訓練紅軍營、連幹部,共225人,科長周士第/周建屏;以西北抗日紅軍大學為基礎成立三科設6個隊,主要訓練班、排幹部和部分老戰士,共800人,科長周昆,政委袁國平。1936年6月21日,高雙成部第八十六師的一部突然襲擊瓦窯堡,1936年7月紅軍大學一期的一科、二科隨中央機關遷往保安縣。保安校舍是學員自己動手挖的窯洞。三科遷駐甘肅環縣木缽寺,改為「紅大步兵學校」。

紅軍三個方面軍會師後,1936年11月,紅四方面軍紅軍大學、紅二方面軍紅軍大學的高級科、上級科到達保安縣併入了紅大的一科、二科;其他隨營學校人員到達環縣併入了紅大三科。紅四方面軍紅軍大學校長劉伯承任會師後的紅軍大學副校長、中央軍委總參謀長兼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1937年2月調任援西軍司令員,並沒有到職抗大。這時,紅大一科、二科也稱紅大一分校;三科稱紅大二分校或紅大二校。為適應野戰需要,1936年11月26日紅大二校改編為「紅軍教導師」,約2000餘人,校長周昆任師長,政委袁國平任師政委,郭化若任教育長及師參謀長,羅貴波任政治部主任,供給處長張令彬,訓練部長及師參謀處長蘇靜/馮達飛。11月27日,教導師北上環縣參加山城堡戰役擔任阻敵任務。12月1日夜,教導師與陝甘寧邊區獨立師、尚未編入紅大二校的第二方面軍隨營學校一同夜襲曲子鎮及周邊之敵。12月6日,召開軍人大會,紅大二校此時有2000餘人編為2個團。第一團政委張平凱。12月下旬,步校移駐慶陽縣城

紅二方面軍紅軍大學成立於1936年9月,由紅二軍團教導營與紅六軍團教導營合併組建,校長劉伯承、副校長陳伯鈞、教育長陳外歐、政治部主任李干輝,設上級指揮科及第一、第二、第三營。

紅大第一期學員稱為紅大一期。一期尚未畢業,西安事變中張學良東北軍於1936年12月15日讓出了延安城。1937年1月21日紅大一期遷入延安。1937年1月20日,紅大第二期在延安開學。從二期開始,對社會青年公開招生。二期設四個大隊,學員1362人,另駐甘肅慶陽的抗大步校1400餘人編為4個營13個隊,共2700餘人。二期的一大隊設1隊、2隊為紅軍的軍師團級幹部,學員有陳賡羅炳輝楊得志張際春胡耀邦何長工周子昆賴傳珠姬鵬飛曾希聖康克清邵式平陳奇涵陳克寒王諍劉希平劉型劉轉連王集成王宗槐樂少華李干輝王尚榮譚友林戴季英黃春圃謝翰文姚喆張罕濤伍雲甫倪志亮方正平王赤軍余秋里湯平張震張國華馬文波謝振華梁興初蕭望東胡立教賀慶積李宗貴賴毅王維舟周純全黃志勇李中權陳宗堯譚政文王波譚家述曹里懷姚繼鳴等。二、三大隊3至8隊是紅軍的連、營幹部隊,共753人。9至14隊為青年學生,共609人,編為四大隊,大隊長聶鶴亭、政委董必武。另外還成立一個女生區隊,共五十九人,其中有賀子珍康克清等長征幹部。1937年1月,駐甘肅環縣的紅大三科遷到甘肅慶陽城內,改稱抗大步兵學校,又稱慶陽步兵學校、對外稱「紅軍教導師」。1937年4月,紅軍大學改稱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紅大二期改稱抗大二期,增設教育委員會,主席為毛澤東林彪任校長,劉伯承任副校長(未到任),劉亞樓任教育長,傅鍾任政治部主任,莫文驊任政治部副主任。

抗大一期和抗大二期的學制只經過半年就分別因西安事變、抗戰形勢高漲而提前畢業,這些畢業生很快就成為新組建的八路軍新四軍的主要骨幹。1937年8月底,抗大步兵學校已有兩期學員畢業分配,未及畢業的學員及一部分工作人員在雲陽鎮改編為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校長韋國清,政委陳明(1941年在沂蒙山反掃蕩中犧牲),教育長閻捷三,政治處主任張正光,開往山西前線,平型關戰鬥後,隨營學校與八路軍總司令部轉移到汾陽。共編學員隊七個,全校共約千餘人。1938年2月22日,隨營學校由山西洪洞縣白石村開往陝北洛川,第四隊留延安,其餘改稱抗大六大隊,大隊長韋國清、政委陳明,下設第一隊至第六隊學員700人屬於抗大第四期。

第三期就於1937年8月1日正式開學,1938年4月畢業。開學以後,仍有不少新同學前來,學校決定隨到隨編隊。第三期共收學員一千三百七十二人,編為三個大隊:一大隊是軍事隊,轄一至三隊;二大隊是政治隊,大隊長蘇振華/馮達飛穰明德政治協理員,轄四隊、六隊、女生隊,五隊空缺,四隊是軍、師一級的高幹隊,班主任李壽軒,隊長兼政治教員李志民。一至六隊為紅軍幹部,大多是原四方面軍的幹部,共六百一十六人。其中有李先念王樹聲許世友王建安王宏坤曾傳六曹祥仁丁國鈺羅舜初李壽軒等。第三大隊為知識青年大隊,大隊長劉忠,轄七至九隊為青年學生,共三百六十六人。另外還有一個訓練老幹部的軍事隊,一百一十二人,一個訓練新幹部的軍事隊一百一十人,一個游擊訓練隊六十七人。訓練紅軍普通幹部的一個軍事隊和一個游擊訓練隊,後來編為第四大隊,駐瓦窯堡,大隊長馮達飛/蘇振華。

1938年毛澤東在抗日軍政大學

第四期於1938年4月16日正式開學,僅五至八月份,經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到延安的就有二千二百八十八人,本期共收學員五千五百六十二人,編為八個大隊,四十三個隊。其中訓練八路軍、新四軍幹部的七個隊,九百零七人;訓練知識分子的三十一個隊,四千六百五十五人,占學員總數的百分之八十。

  • 第一大隊在瓦窯堡,大隊長蘇振華,政治委員胡耀邦,政治部主任王赤軍,下轄3個支隊:
    • 一支隊是軍事幹部隊,隊長詹才芳,副隊長徐德操。一二隊駐米糧山上。
      • 一區隊培訓團以上軍事幹部。區隊長王兆相(同時也是學員)。1938年12月結業。
      • 二區隊培訓團以上政治幹部,隊長徐德操兼
      • 三區隊駐小東門,訓練營連職軍事幹部
      • 四區隊駐城外的齊家灣,訓練營連職政工幹部。
    • 二支隊是政治幹部隊,隊長吳恆富
    • 三支隊訓練知識青年
  • 第二大隊為職工大隊,在延安附近的柳樹店。大隊長馮達飛/郭林祥,政治處主任李干輝。1939年3月以二大隊為基礎創辦了工人學校。轄女生隊,指導員伍乃茵
  • 第三大隊在延安城內,政治處主任鍾偉
    • 一隊隊長洪學智
    • 十四隊
  • 第四大隊在蟠龍,大隊長劉忠,協理員黃志勇,軍事主任教員李國華
    • 四隊
    • 五隊隊長白浪,政委周光
    • 九隊
  • 第五大隊,駐駐地距離延安20里的延河南岸的柳樹店,後遷慶陽,大隊長何長工,政治協理員袁子欽
  • 第六大隊(也稱「抗大洛川分校」「八路軍隨營學校」)大隊長韋國清、政委陳明。下設第一隊至第六隊。學員700人。
  • 第七大隊駐蟠龍。大隊長徐德操
  • 第八大隊,女生六百五十四人,張琴秋任大隊長,駐延安。

延安原來的校舍已容納不下。因此除在延安駐四個大隊外,還在瓦窯堡蟠龍、甘肅的慶陽等地分駐了四個大隊。抗大第四期第一、二、六大隊於1938年8月畢業,其餘各大隊至12月分批畢業。

當時毛澤東一再指示:「革命青年」四個大字,就是抗大學生的入學條件;要求做到「革命青年,來者不拒」。中共對投奔抗大的青年實行「來則歡迎,去則歡送,再來再歡迎」的「來去自由」政策,對來延安的知識分子也一律歡迎不加一點限制。作家何其芳回憶:「延安的城門成天開著,成天有從各個方向走過來的青年,背著行李,燃燒著希望,走進這城門。學習,歌唱,過著緊張的快活的日子。然後一群一群地,穿著軍服,燃燒著熱情,走散到各個方向去。」丁玲在1937年撰寫的《七月的延安》中這樣描繪:「這是樂園。我們才到這裡半年,說不上偉大建設,但街衢清潔,植滿槐桑;沒有乞丐,也沒有賣笑的女郎;不見煙館,找不到賭場。百事樂業,耕者有田。八小時工作,有各種保險。」各地青年赴延安,或者通過各地黨組織、八路軍新四軍駐各地辦事處、或進步團體、新聞媒介和社會名流如鄒韜奮的個人介紹;或者參加延安的各學校在在各地的報刊上刊登招生簡章並在當地的招生考試。1937年下半年到1938年上半年,全國抗日浪潮風起雲湧,蔣介石對延安沒有進行封鎖,通往延安的八百里秦川暢通無阻。但到了1938年秋天,情況發生變化,蔣介石秘密頒布《限制異黨活動辦法》,在路上分段設卡,先後設置了咸陽、草灘、三原、耀縣、銅川、中部(今黃陵)、洛川等七處關卡,盤查行人,很多青年被抓走送入陝西的青年感化營,在咸陽北門外設立「干四團特訓總隊」。1938年至1939年,青年投奔延安抗大的潮流進入高峰,據統計當時到延安的學者、藝術家和知識青年大約有6萬人。抗大招生名額滿了以後,從延安到西安的電線桿上貼上了「抗大停止招生」的消息,但還是有很多青年徒步走來,仍然得到了學習或工作的機會被安排到陝北公學安吳堡青訓班魯迅藝術學院等校,沒有一個人因無入學名額而被拒絕。

抗大學習內容主要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毛澤東軍事思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抗日游擊戰和軍事常識等,還有國內外形勢教育及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教育。教學方法採取啟發式、研究式和實驗式。軍事、政治、文化並重,特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強調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學員邊學習、邊戰鬥、邊生產。

1938年11月,毛澤東在抗大幹部會上指出:六中全會以後,全中國都要有個整個的布置,教育工作也要有整個的布置,我們決定有組織有系統地把抗大分散到各地方去。隨即,抗大總校分出幹部和學員,創辦了第一、第二分校,並開赴晉東南和晉察冀,抗大總校則改為培養八路軍比較高級幹部的學校。1938年12月,抗大召開「關於學校改變建制」幹部動員大會,毛澤東再次指出:我們黨的任務就是要增加力量來停止敵之進攻,準備我之反攻,最基本的推動全盤工作的正確方針是培植幹部,去領導千百萬群眾進行抗日戰爭。

抗大第五期從1939年1月至1940年1月,學員主要對象為知識青年、華僑青年、國外留學生等,培養抗日軍政幹部1.33萬人(含第一、二、三分校學員數),其中知識青年約占學員總數百分之八十,編為5個大隊,41個學員隊。1939年6月1日,抗大舉行了隆重的「紀念抗大成立三周年」慶祝活動,歷時4天。1939年6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關於抗大陝公本校等遷到晉東南的決定》,決定抗大總校東渡黃河遷往晉東南敵後辦學,同時決定以抗大總校部分教職學員為基礎在延安建立抗大第三分校,負責培養八路軍後方留守兵團的幹部及接受附近省、區來校就學的青年。1939年7月10日,遵照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抗大、陝公等學校遷移晉東南的決定》,抗大總校、陝北公學大部分教職學員5000人在副校長羅瑞卿、成仿吾帶領下遷往晉東南抗日根據地(太行根據地)與「華北聯合大學」合辦;留下四個學員隊在延安組建抗大三分校。因日軍對晉東南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蕩」,總校臨時改變行軍路線,轉道晉察冀根據地,在河北省靈壽縣陳莊一帶休整兩個月後,才繼續向晉東南根據地挺進,於1940年2月抵達晉東南地區的武鄉縣洪水蟠龍一帶繼續辦學。抗大總校深入敵後辦學三年,從1940年4月至1943年1月,先後開辦了第六、七、八期,為主力部隊和地方武裝培養了大批幹部。僅校部就大轉移過兩次:一次從山西省武鄉縣蟠龍鎮一帶轉移到黎城縣霞莊一帶;一次從黎城縣又轉移到河北省邢臺縣漿水鎮一帶。一面學習,一面戰鬥,堅持教學。在此期間,先後取得了1940年10月的洪嶺戰鬥、1942年5月的反「掃蕩」戰鬥和反「蠶食」鬥爭的重大勝利。

抗大第六期從1940年1月至12月。4900名學員,主要來自八路軍幹部、新四軍和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等幹部,工農家庭出身的學員占抗大第六期學員總數86%,給這期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為對付日偽軍的頻繁「掃蕩」,抗大總校的流動性很大,又先後移駐山西武鄉縣蟠龍鎮、黎城縣西井鎮、河北邢臺縣漿水鎮等地。

抗大第七期從1941年1月至1942年4月。2551名學員,主要為八路軍幹部、新四軍幹部。校址河北邢臺縣。1941年6月1日,抗大總校在校部前南峪村舉行紀念抗大建校五周年活動,歷時7天。

抗大第八期從1942年5月至1945年9月。6000多學員,主要為八路軍幹部、新四軍幹部。1943年春,抗大總校1000多人由河北省邢臺縣漿水鎮返回陝北綏德。

抗日戰爭時期,各個大的根據地組建了14所抗大分校,一般由根據地負責人兼任校長。這種做法隱含了和國民黨黃埔軍校大搞分校建設進行對壘的意味,國共雙方都在積極擴充軍校,準備軍事幹部。

1941年8月,中央軍委根據抗戰形勢和部隊發展需要,特別指示抗大總校及各分校:訓練幹部前後方要有個分工,前方訓練步兵幹部,後方則主要培養特種兵幹部。

1943年1月,為在日軍的大掃蕩中「保存骨幹、培養骨幹、迎接偉大的新時期到來」,黨中央決定抗大總校率第八期部分教職學員返回陝甘寧邊區,在環境比較安定的綏德地區繼續辦學。總校奉命除留下部分教職學員在太行山區重新組建第六分校,提前畢業部分學員就地分配工作,繼續堅持敵後鬥爭外,率一千多名教職學員衝破日軍的重重封鎖,行程一千多公里,於1943年3月上旬抵達綏德,與原抗大第三分校(1941年改稱延安軍事學院)和第二、七分校上干隊合併,進行教育訓練並開展了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

1945年「八一五」抗戰勝利前夕,為了大反攻和為了迎接抗戰勝利後開創新局面的需要,第八期學員六千多人全部畢業,大部分學員當即分赴各個抗日戰場,參加對日本侵略軍的最後一戰。1945年9月,抗日戰爭取得最後勝利,歷時九年多的抗大總校完成了歷史使命,宣告結束。

1945年10月,抗大總校在副校長何長工帶領下遷往東北,改名為「東北軍政大學」。各個分校則組建了華北、華東、西南等軍政大學。

歷任校領導

[編輯]

校長:

序號 照片 姓名 任職 離職
1 林彪 1937年 1943年
2 徐向前 1943年代理 1945年

《抗日軍政大學校歌》與《抗大畢業歌》

[編輯]

《抗日軍政大學校歌》的作詞者是二十八個布爾什維克之一凱豐(何克全),呂驥作曲,1937年初所作。[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歌詞如下:

黃河之濱,

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孫。
人類解放,救國的責任,
全靠我們自己來擔承。
同學們,努力學習,
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我們的作風,
同學們,積極工作,
艱苦奮鬥,英勇犧牲,
我們的傳統。
象黃河之水,洶湧澎湃,
把日寇驅逐於國土之東,
向著新社會前進,前進,

我們是勞動者的先鋒!

《抗大畢業歌》也稱《上前線》,成仿吾詞,呂驥作曲,[2]

這是時候了,同學們!

該我們走上前線,
我們沒有什麼掛牽!縱或有點兒留戀!
學問總不易求得完全,要在工作中去鍛鍊。
國難已經迫到了眉尖,
誰有心意長期鑽研?
我們要去打擊侵略者,
怕什麼艱難萬險!
我們的血沸騰了!
不除日寇不回來相見。
快跟上來吧,我們手牽手。
去同我們的敵人血戰!
別了,別了,同學們!
我們再見在前線!
別了,別了,同學們!

我們再見在前線!

建制

[編輯]

總校

[編輯]

抗大本部設8個大隊。學員以從部隊抽調幹部為主,並招收從全國各地奔赴延安的愛國青年。全校學員最多時達萬餘人,其中女學員1000餘人。

抗大總校有十四個大隊。大隊長是團級幹部。

一九四二年初抗大總校在河北省邢臺縣漿水鎮創辦的抗大總校附屬陸軍中學

慶陽步校

[編輯]

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1937年8月25日,中央軍委決定撤銷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步兵學校(亦稱「慶陽步校」),大部分人員分配回部隊,餘部改編為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對外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隨營學校。校長韋國清,政治委員張平凱,政治部主任陳明。

一分校

[編輯]

1939年2月,抗大一分校東南的沁縣故縣鎮成立。校長何長工、副校長周純全。1940年1月,遷至山東沂蒙山區。1941年與濱海師範合併改為濱海建國學院。即現在的臨沂大學。註:臨沂大學現在是國家設立、山東省政府直屬管理的綜合性大學,「山東省特色名校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1940年2月一分校第一大隊由賈若瑜大隊長,廖海光政委率領下從沂蒙山區出發,經魯中開赴膠東,於1940年4月到達膠東抗日根據地,在掖縣三元村同八路軍膠東軍政幹校會合並合併,正式成立了抗大一分校膠東支校,簡稱「膠東抗大」。膠東軍政幹校校長劉漢任支校校長,廖海光任政委,賈若瑜任副校長(不久接任校長),1940年6月1日開學。1941年3月遷入牙山抗日根據地。1941年6月,聶鳳智任校長,廖永光任政委,黃經琛任教育長。1941年秋轄三個營共600多學員。1943年5月為貫徹「精兵簡政」的方針,膠東支校改為教導第二團,蔡正國任團長,劉浩天任政委。學員共約千人,組成3個營9個隊。1947年2月山東教導二團改稱華東軍政大學膠東分校。校長鍾光國、政委周澍,教育長閻繼樵。1949年5月南下。

一九四二年八月抗大第一分校在河南省濮陽縣琉璃井村創辦的抗大第一分校附屬陸軍中學

二分校

[編輯]

1938年12月,以抗大第一大隊第一支隊和第七大隊為基礎,及抗大第二、第三、第四大隊、陝北公學栒邑分校、西北抗日青年訓練班、中央組織部訓練班各一部合併組成抗大二分校陳伯鈞(後孫毅)任校長,邵式平任副校長,袁子欽任政治部主任,張平凱任政治部副主任,徐德操任訓練部長,吳先恩任供給部長。學校成立後,於1938年12月下旬,分兩路由陝北和關中出發,東渡黃河,至1939年1月和2月,先後到達晉察冀邊區靈壽縣陳莊,後又遷往唐縣完縣邊境。1941年8月抗大第二分校在河北省靈壽縣陳莊一帶創辦的抗大第二分校附設中學。1942年2月抗大第二分校在河北省唐縣閻莊和靈壽縣大夫莊創辦的抗大第二分校附屬陸軍中學。1943年2月,返回陝北綏德,併入抗大總校。

後更名為華北軍政大學,建國後相繼改名為華北陸軍軍官學校,華北高級步兵學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高級步兵學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高級步兵學校,石家莊高級步兵學校,1961年因國防尖端科研需要組建為國防部第十研究院,院部設於北京市.1965年集體轉業為第四機械工業部第十研究院,現為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是國有大型軍工和民用兼備的中央級骨幹企業。

目前在石家莊的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系1974年重建的北京軍區軍政幹部學校,後調歸總參,以後陸續改稱為石家莊高級步兵學校,石家莊高級陸軍學校,軍事教育學院,陸軍參謀學院,1999年與裝甲兵指揮學院合併組建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

三分校

[編輯]

1939年6月抗大總校東遷太行後,以留在延安的第五、第一和第二大隊各一部為基礎在延安組成抗大三分校,負責培養八路軍後方留守兵團的幹部及從全國各地奔赴延安的革命青年。第一任校長是原抗大總校教育長許光達,後由陳奇涵郭化若繼任。教育長先後為張振風(莊田莊正風)。政治部主任李逸民,後由黃志勇繼任,訓練部長李國華。擔任過各科教學的專職和兼職教師有何思敬張慶孚何干之陳唯實沈毅何鼎義王若飛譚政肖向榮吳冷西等。

第一期共招收了學員1758人,絕大部分是奔赴延安的外來知識青年。學員編成兩個大隊及政工隊、參謀訓練隊、東北幹部訓練隊等直屬學員隊。第一大隊大隊長胡登高,第二大隊大隊長何輝燕,直屬一隊(參謀訓練隊)隊長李國華,直屬二隊(東北幹部訓練隊)高存信張學思(張學良之弟)。

1941年10月,工程學校和炮兵團教導營併入第三分校。1941年10月,第三分校第三期學員開學,全校共有4個大隊:參謀大隊、俄文大隊、炮兵大隊和工程大隊。1941年11月21日,中央軍委決定將八路軍軍政學院第三隊、第四隊與抗大第三分校合組八路軍軍事學院。1941年12月1日,八路軍軍政學院舉行開學典禮。12月17日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延安幹部學校的決定》中規定:「軍事學院為培養團級以上具有相當獨立工作能力的軍事工作幹部的高級與中級學校。」「軍事學院直屬軍委參謀部。」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兼任院長,總參謀長葉劍英兼任副院長,郭化若任教育長,陳伯鈞為副教育長,黃志勇為政治部主任。軍事學院由五部分構成:

  • 指揮隊(高幹隊),專門培養團以上軍事指揮員,學員從全軍選調
  • 炮兵隊:由抗大三分校的炮兵大隊整編而成
  • 參謀隊:由抗大三分校的參謀隊編成。抗大總校在1939年1月成立了參謀訓練隊,共招收學員 120 名,是我軍培養的第一批專業的參謀幹部,總校挺進敵後辦學後,該隊伍劃歸第三分校建制。毛澤東非常關心這支隊伍的教學工作,親自審核訓練計劃,並3次為學員講授軍事辯證法。
  • 俄文隊:由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隊整編而成。其歷史是:1941年3月俄文隊正式成立,學校派晏福生臨時負責,開始接受新生。隨後,上級任命曹慕岳為俄文隊長。學員陸續報名,到5月初達五、六十名,其中有抗大三分校本身的幹部和學員,也有中央和軍委直屬機關、八路軍後方留守兵團、陝甘寧邊區政府各部門及其他學校的幹部和學生。列入抗大三分校的編制序列。6月初,俄文隊正式上課。蕭三創辦的延安文化俱樂部業餘俄語班學習過的學員編為一個班,行政上叫作第一區隊,教師是曾就讀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李潔民,主要講授《俄文文法》,採用的講義是北平法商學院俄語教授劉澤榮編寫的教科書。另一部分學員原來沒有學過俄語,編為一個班級,行政上叫作第二區隊,教師是張培成。這兩個區隊被稱為俄文第一隊。1941年七八月間,從前方戰鬥部隊中抽調回一批具有中學文化程度的連、排級幹部,約30多人,到俄文隊學習,編為第三區隊。汪涵芝為俄文隊政治指導員兼黨支部書記。後中央軍委繼續抽調幹部到抗大三分校俄文隊學習,學校決定成立俄文第二隊,白映奎為隊長,徐繼遠為政治指導員。1941年10月,一隊、二隊、三隊合併為俄文大隊,常乾坤為大隊長,何振亞何輝燕先後為副大隊長,李覺民為政治協理員。常乾坤、王弼、張培成為兼職教員,盧競如、李潔民、王玉、李海、陳鈺、金濤等為專職教員。主要教授語音、詞法、會話等課。學員達300餘人。設五個教學班級(同時又是5個行政區隊)。後來又增設了一個女生區隊,共有女生20多名,學習上課時,根據俄語程度,分別參加到其他五個班級(區隊),生活上單獨編在一起,叫作「第六區隊」。1942年6月中央軍委決定把俄文隊留在延安,成立俄文學校。軍委總參謀部的第四局(編譯局)與俄文隊合併,總參四局局長曾湧泉擔任俄文學校校長,王弼任秘書長。俄文學校暨軍委四局下設五個處、一個隊。原來第四局的兩個處保留,繼續執行編輯和翻譯任務,新成立三個處,即政治處、教務處、校務處。政治處主任葉和玉,接受軍委總政治部的領導;教務處長盧競如,副處長張成功,俄文教員有劉群、李潔民、鍾毅、邵天任、李海、金濤等;翻譯處長常乾坤,副處長王子野,翻譯人員有曹汀、毛掬、常彥卿、舒林、安致遠、王禹夫等;編輯處長李輯五,編輯人員有吳凱、李素芳等;校務處長鄒載道,副處長吳補元,政治協理員王力華、盧慧權;俄文隊隊長曹慕岳,副隊長楊楨,政治協理員孟華,下面設五個學習區隊和一個女生區隊。原軍事學院俄文隊的學員150人全部轉入俄文學校。1943年4月,延安大學俄文系也在系主任黃正光(阮慶全,越南人)帶領下也轉到軍委俄文學校。1943年11月,軍事學院工程隊因不具備單獨辦校條件,張天恩等21名學生又調回俄文學校,根據他們的俄語程度,分別編入各區隊學習。1944年,美國派了一個軍事觀察組住在延安,鑑於形勢發展的需要,1944年7月俄文學校改名為軍委外國語學校,增加英文專業,培養英語人才。校長曾湧泉。俄文系主任由教務處長盧競如兼任,增調楊化飛、趙洵、韓斌、李榮華、唐國華等任俄文教員。在校學生110餘人,分四個班上課。英文系主任浦化人(晉冀魯豫邊區高等法院院長),英文教師從延安各機關抽調,兼任教員有柯柏年陳家康黃華馬海德等,專任教員有王大才、馬牧鳴、朱仲止、唐海、溫劍風等。學生有70餘人,分編A、B、C三個班。七大以後,曾湧泉調離外國語學校,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兼任校長。1945年抗戰勝利後,分期分批離開延安,挺進到華北和東北開闢新局面。一部分師生到張家口辦學,於1946年1月在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建立外文系。1946年6月,在文藝學院外文系的基礎上成立了華北聯合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由浦化人擔任。華北聯合大學外國語學院即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前身。1945年9月俄文系主任盧競如率學生攜延安外國語學校資財、檔案等離開了延安前往東北復校(即後來的黑龍江大學俄文系)。
  • 工程隊:由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隊三隊編成。歷史為:1941年3月中央軍委在安塞縣籌備成立航空工程學校,對外稱第十八集團軍工程學校,準備訓練飛行員和機械士,擬請蘇聯派人來授課。蘇德戰爭爆發後,蘇方已不可能派人到中國,1941年10月軍委決定航空工程學校停辦,校長王弼、教務主任常乾坤率學員數十人,調到抗大三分校成立了俄文第三隊,隊長為陶鐵英,政治指導員為劉端祥。 抗戰勝利後奔赴東北,成立了東北航空學校。

1942年6月,抗大總校從晉東南敵後抗日根據地返回陝甘寧邊區。1943年2月,中央軍委任命徐向前為軍事學院院長,李井泉為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1943年5月延安軍事學院的領導機關和抗大總校合併,移居綏德。

四分校

[編輯]

1940年3月,抗大四分校豫皖蘇邊區的安徽省渦陽縣北麻家集成立。前身是新四軍游擊支隊隨營學校。後曾改名為雪楓軍政大學、華中雪楓大學、華東軍政大學、第三高級步兵學校。1952年2月,改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即現在的南京陸軍指揮學院

五分校

[編輯]

1940年底,抗日大五分校江蘇鹽城地區成立。又叫抗大華中總分校,原址位於現江蘇省鹽城中學北校區內。

六分校

[編輯]

1940年,抗大六分校山西武鄉成立。1943年結束。後在六分校基礎上組建抗大太行大隊,後擴建為抗大太行分校,1945年10月,抗大太行分校併入晉冀魯豫軍政大學

七分校

[編輯]

1941年7月26日,中央軍委決定,將八路軍第一二〇師教導團(團長喻楚傑)和抗大總校的1個大隊在山西興縣李家灣組建抗大七分校。校長彭紹輝、副校長喻楚傑、訓練部長方復生。1942年6月抗大第七分校在山西省興縣創辦抗大第七分校附屬陸軍中學(喻楚傑兼校長)。

1943年2月抗大七分校西渡黃河至陝西省綏德地區併入抗大總校。分校附設陸軍中學改稱抗大附屬陸軍中學。1943年3月陸軍中學奉命遷到合水縣城關一帶,1943年4月26日以陸軍中學重建抗大七分校。陸軍中學編為該校第一大隊。校長彭紹輝、副校長喻楚傑、政治部主任康永和/楊尚高、教育長方復生,校部駐合水老城鎮

1944年1月,晉冀魯豫邊區抗大三分校1100餘人來到合水縣,編為該校七分校第三大隊,駐紮在平定川。1944年3月,抗日軍政大學第七分校在校長彭紹輝率領下,從合水城關一帶先後進入東華池、豹子川、平定川。1944年4月,校部、第一大隊和女生隊遷到華池縣東華池一帶。1944年5月,晉察冀邊區抗大二分校附中師生1500多人在校長江隆基帶領下,輾轉來到合水,併入七分校,其中男學員編為該校第二大隊,女學員編為兩個女生隊,駐華池豹子川張岔。張啟龍任抗大七分校政委,方富生任教育長。至此,全校教職工800多人,學員達5200多人。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七分校完成了歷史使命,一大隊、三大隊分別奉命開赴晉綏晉冀魯豫前線,二大隊大部分學員回延安,被選送到機要、通訊、炮兵、醫務等專業技術崗位工作或深造。

抗日軍政大學第七分校校部舊址尚存,有石窯洞三排,東西兩側有土窯洞數排,1963年2月11日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

八分校

[編輯]

1941年5月,抗大八分校東的天長境內建立。

九分校

[編輯]

1941年9月開始籌建新四軍一師抗大分校。新四軍軍部抗大五分校訓練部副部長謝雲暉奉命率一部分幹部和學員來到蘇中,與蘇中抗日軍政學校合併,成立「抗大蘇中大隊」,是為抗大九分校的前身,有學員600餘人,大隊長吳肅,政治委員謝雲暉。1941年10月至1942年4月的七個月中,參加過七次反「掃蕩」戰鬥。1942年5月在南通縣海復鎮,抗大蘇中大隊改名為抗大九分校,新四軍一師師長兼兼蘇中軍區司令員兼政委、蘇中區黨委書記粟裕擔任校長、政委,教育長張日清,後由杜屏接任,政治部主任謝雲暉,副主任劉亞奇。1942年6月中旬即遭九路「掃蕩」,九分校跳出封鎖圈,乘木帆船在海上飄流十多天,北航弶港鎮登陸後,又逢敵偽「掃蕩」東台地區,九分校轉移至鹽阜地區。1942年12月,陳毅代軍長到九分校作反「掃蕩」動員,決定九分校再返蘇中。1943年2月,一旅、三旅、十六旅的三個教導大隊和蘇中黨校並人九分校(此前十八旅教導大隊已併入),統一編為三個大隊,十個中隊和一個直屬黨訓隊,全校共1200餘人,粟裕仍兼校長、政委,劉季平任副校長,教育長杜屏,政治部主任張崇文(一師政治部宣教部長),政治部副主任兼主任教員姚耐,參謀長廖昌金,政治教員、文教股長鮑漢青,宣教股長楊芝,日籍岡本進教日語和刺殺、武器知識。在建校一年時間裡,九分校行軍移營百餘次,行程3000餘里,平均每周行軍移營兩三次,每次約20里。培訓畢業700多學員。1942年底,敵方對蘇中將進行重點「清鄉」。蘇中區黨委和一師決定九分校南下蘇南溧水地區的16旅地域。渡長江,過寧滬鐵路封鎖線,1943年2月中旬九分校到達溧水縣的銅山地區。但國軍三戰區部隊包圍了蘇南新四軍,其主力第52師、192師於1943年4月12日凌晨向西線九分校防禦陣地發起猛烈進攻。九分校全體人員頑強抗擊。為了保存有生力量,特別是保存九分校,粟裕急電16旅掩護九分校突圍,轉入敵後待機北上。經兩晝夜激戰,九分校於4月14日突出重圍。這次戰鬥九分校傷近100人,亡108人,包括老紅軍幹部(其中團干三人),參軍的青年學生,還有歸國抗日的華僑青年。1943年5月,分校奉命令渡江北上至淮南二師地區。為了給九分校提供一處休整辦學的地方,抗大八分校於1943年6月撤離軍部所在地天長縣龍崗鎮,將學員養的豬、種的菜全部交給九分校。九分校進駐龍崗穩定地正規辦學。1943年7月撤銷大隊建制,縮編為五個隊。1944年5月學員全部畢業,校部機構和留下的幹部轉入新建的蘇中公學,九分校完成了歷史使命。三年時間裡一共辦了五期,畢業學員3300餘人,成為新四軍一師、六師骨幹。

十分校

[編輯]

一九四二年二月新四軍第五師在湖北省隨縣白兆山區創辦的抗大第十分校。

1945年5月,新四軍第七師在安徽省無為縣山水澗團山里創辦了一所抗大分校,全稱是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皖江區第十分校。其前身是1941年5月1日組建新四軍第七師時在無為縣的大王家村設立的教導大隊,大隊長袁大鵬,下轄兩個中隊:一個隊是由部隊調來的基層幹部隊,負責培養軍事指揮幹部;另一個隊是接收地方新參加工作、具有初中或高小文化水平的知識青年,負責培養部隊的文化教員、青年幹事等政工幹部。1943年抗大華中總分校結束,學員分配到各部隊,幹部和教員都被分配到抗大各分校。當時第七師尚未成立抗大分校,這批教員和幹部到第七師後,被分配到師教導大隊工作。這時教導大隊已由2個隊擴大到4個隊:一隊是營以上幹部隊,二隊是連級幹部隊,三、四隊是班排級幹部隊。1943年春夏之季,日軍連續對皖江抗日根據地核心區大規模殘酷「掃蕩」,企圖捕捉殲滅新四軍第七師首腦機關和在巢無地區的主力;桂系頑固派軍隊也配合兩次進犯巢無中心區。這種情況下,第七師師部決定暫不開辦抗大分校,為減少暴露目標採取分散辦學的方式,以便更好保存幹部和教學骨幹,繼續為部隊培訓幹部。除師部留下1個隊以外,由王韜、尚民帶領1個隊轉移到含和地區;路堅帶1個隊轉移到沿江支隊;王俊、阮吉祥帶領1個隊轉移到皖南支隊;大隊長袁大鵬調往部隊任團長,師部教導大隊的建制暫時取消。1944年秋形勢開始有所緩和,第七師不斷發展和壯大,師領導決定以原教導大隊留在師部的1個隊為基礎建立師(皖江軍區)幹部訓練班,杜劍華任訓練班主任,培訓部隊的營團職以上幹部。1945年初春,日軍緊縮兵力,第七師已發展到3萬餘人,但幹部少、素質低;為迎接大反攻,迅速提高部隊戰鬥力,培養大批軍政幹部,1945年4月第七師領導研究決定正式成立抗大十分校,報經新四軍軍部批准,在原來教導大隊和師部幹部訓練班的基礎上,在安徽省無為縣山水澗團山里正式成立,簡稱七師抗大十分校。七師抗大十分校學習過的學員有1000多名。1945年9月間新四軍第七師奉命北撤到蘇北淮陰。1945年10月抗大十分校正式改名為第七師幹部隨營學校,由陸學斌負責。[3]

  • 校長:代師長譚希林
  • 政委:師政委曾希聖
  • 教育長陳仁洪
  • 副教育長杜劍華
  • 政治協理員(政治處主任)闕中一
  • 總支書記田志春/王繼松,幹事鄭人覺,政治指導員楊禵
  • 特派員邵占甫
  • 俱樂部主任莊達
  • 校部技術書記是許平
  • 軍訓股長蔡,教員樓少文、梁血夫、李培澤、韓旭等。
  • 政教股長鄭康,教員田蘭田等
  • 總務股長吳,下設管理員、會計王澤娟和衛生所龐軍醫
  • 一隊(軍事隊)隊長趙剛,政治指導員舒政。
  • 二隊(軍事隊)隊長韓文甫,政治指導員單揚。
  • 三隊(地方武裝幹部隊)隊長張振中,政治指導員張中琪。
  • 四隊(政工幹部隊)隊長,政治指導員
  • 五隊(學生隊)隊長汪伯昆,政治指導員張平。為部隊培養文化教員、文工團員、書記、文書等
  • 代培地方幹部訓練班,學員大都是在敵占區暴露了身份的地方幹部

太岳分校

[編輯]

一九四四年十月在山西省陽城、沁水一帶由抗大總校太岳大隊擴建的抗大太岳分校

一九四二年春抗大總校太岳大隊在山西省沁源縣創辦的太岳陸學中學

太行分校

[編輯]

一九四五年春在河北省涉縣由抗大第六分校太行大隊擴建的抗大太行分校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歷史文物:《西北抗日紅軍大學招生布告》,保存於延安革命紀念館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12-22.
  2. ^ 66年延安抗大第一期队员:让我们前线再见. 南海網-海南日報. 2006-11-12 [2015-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30). 
  3. ^ 「陳仁洪將軍憶設立在無為的抗大第十分校」,來源:《安徽文史資料全書(巢湖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