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奥尔基·乔治乌-德治
格奥尔基·乔治乌-德治 Gheorghe Gheorghiu-Dej | |
---|---|
第8任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
任期 1944年10月19日—1954年4月19日 | |
前任 | 斯特凡·福里什 |
继任 | 格奥尔基·阿波斯托尔 |
任期 1955年9月30日 —1965年3月19日 | |
前任 | 格奥尔基·阿波斯托尔 |
继任 |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 |
第4任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 | |
任期 1961年3月25日—1965年3月19日 (3年359天) | |
前任 | 扬·格奥尔基·毛雷尔 |
继任 | 基伏·斯托伊卡 |
第2任罗马尼亚总理 | |
任期 1952年6月2日—1955年10月4日 (3年124天) | |
前任 | 彼得鲁·格罗查 |
继任 | 基伏·斯托伊卡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罗马尼亚王国伯尔拉德 | 1901年11月8日
逝世 | 1965年3月19日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布加勒斯特 | (63岁)
国籍 | 罗马尼亚 |
政党 | 罗马尼亚共产党 |
配偶 | 玛丽亚·阿列克谢 |
宗教信仰 | 无 |
列宁主义 |
---|
格奥尔基·乔治乌-德治(罗马尼亚语:Gheorghe Gheorghiu-Dej;1901年11月8日—1965年3月19日),罗马尼亚政治家,曾任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1944年-1954年)、罗马尼亚工人党第一书记(1955年-1965年)、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1952年-1955年)和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1961年-1965年)。
生平
[编辑]1901年11月8日,格奥尔基·乔治乌-德治出生于伯尔拉德的工人家庭。1912年开始在罗马尼亚国营铁路公司铁路修配工厂做临时工。
1919年,参加特洛图什河谷地区的革命工人运动和加拉茨的工会活动,被选为罗马尼亚铁路修配厂工会领导人。1930年加入罗马尼亚共产党。1931年他被党派到德治地区工作,为此,他在自己名字后缀以“德治”地名,成为复姓乔治乌-德治。1932年任铁路工人中央行动委员会书记。1933年被捕,被军事法庭判处苦役12年。1934年缺席遴选为罗共中央委员。1944年越狱,领导人民反对德国和安东尼斯库领导的政府。
1947年后,曾历任电讯和公共工程部部长、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工业和商业部长、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等要职。曾两次获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并授予金星奖章。
1953年,开始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接触并改善关系,扩大和加强与西方世界的经贸联系和文化交流。1956年9月率罗马尼亚工人党代表团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著有《格奥尔基·乔治乌-德治论文和演说集》。1964年4月,发表各国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之声明,企图摆脱苏联控制。苏联于8月承认此声明,罗马尼亚逐渐以“第三势力”的面目立身国际。1965年3月19日,格奥尔基·乔治乌-德治在布加勒斯特病逝,罗马尼亚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1989年罗马尼亚革命之后,国会于1991年立法将所有埋葬的罗马尼亚共产党官员移出纪念塔,乔治乌-德治被改葬在贝卢公墓。[1]
参考文献
[编辑]- ^ Lavinia Stan; Diane Vancea. Post-Communist Romania at Twenty-Five: Linkin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Lexington Books. 24 June 2015: 46. ISBN 978-1-4985-0110-1.
前任: 扬·格奥尔基·毛雷尔 |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 1961年-1965年 |
继任: 基伏·斯托伊卡 |
前任: 格奥尔基·阿波斯托尔 |
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55年-1965年 |
继任: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 |
前任: 佩特鲁·格罗查 |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 1952年-1955年 |
继任: 基伏·斯托伊卡 |
前任: 斯特凡·福里什 |
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44年-1954年 |
继任: 格奥尔基·阿波斯托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