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专题讨论:太平洋台风季/存档/无结论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台风基础资讯模板列出所有部门对该热带气旋之评级

R96340他的用户对话页提出只保留日本气象厅、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该热带气旋影响的地方的气象台的评级。

知道吗?“台风基础资讯”没办法设定路径图的长宽尺寸,因此会排挤到其他图片的摆放位置,使用飓风模板虽然要在“气象历史”章节上放置路径图,但至少还能调尺寸,甚至能自由选择摆放位置或左或右,排版和阅读会较为方便。最糟的情况是,使用“台风基础资讯”的时候要是“发展过程”章节篇幅过小(有的台风强度较轻微,其发展过程较为纯粹时,就可能会有这样的状况出现),甚至还会压缩“影响”章节的空间。
所以薇子在此阐述主张,就是如果要使用“台风基础资讯”模板,在热带气旋活跃时可以摆上所有机构的评级,但是消亡后就只能摆区域专责气象中心、美国气象机构以及影响地区的气象机构强度评级,剩余的气象机构强度评级以撤除论。--  天秤P  留言  2017年5月13日 (六) 09:41 (UTC)
个人认为二十个太多了,但只有区域专责气象中心、美国气象机构以及影响地区的气象机构强度评级就太少了,现在的状况就好了,另外路径图珼在的尺寸刚好,不用改。——Morgan Siu对话贡献2017年5月14日 (日) 05:00 (UTC)
模板的内容不是刻在石头上的。如果认为有需要,大可以在模板加入修改图像尺寸功能,甚或在“飓风模板”补上实用功能。另外,善用折叠功能,将部分气象机构的资料隐藏,值得考虑吗?—HW讨论 贡献2017年5月14日 (日) 08:46 (UTC)
十个罢了,不用隐藏吧。——Morgan Siu对话贡献2017年5月18日 (四) 06:50 (UTC)

坦白说,小弟也不倾向连我们都不多看的部门也列出,但只列JMA和JTWC,又未免太过分,把不在模板列出的数据转至“影响”章节又非上策。天文台、CWB、NMC在热带气旋方面公信力不错,小弟认为可以保留,其余的若没受影响便不用列出。SMG、PAGASA的公信力向来存疑,至于越南、泰国等,小弟很少看到港澳的气象爱好者会拿来讨论。当然若模板数据可增设折叠功能会是好事,但这方面牵涉到的改动较麻烦,不是谁也懂得弄。——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2017年6月11日 (日) 08:33 (UTC)

这个问题用上一点时间可以处理的。另外,可有考虑台风南修_(2016年)这类条目,台风强度在菲律宾之后才达巅峰,但当地气象机构没有再作评级,引致分级有明显差异的情况,是否应该一并跟进?—HW讨论 贡献2017年6月11日 (日) 10:24 (UTC)

各年度台风季条目介绍热带气旋部分弃用连结

考虑到很多读者都只是看某一部分,为免过度连结,应该全部弃用连结。--Morgan Siu对话贡献2017年4月15日 (六) 08:09 (UTC)


地区词转换

台湾才是官方用词,可是很多人都看惯台湾,于是在地区词转换解决,不过这样一来,香港天文台就会变成香港天文台。建议在地区词转换输入台湾和台湾,不要输入台和台。--Morgan Siu留言2017年4月6日 (四) 05:42 (UTC)

  • ( ✓ )同意:早晚要解决的问题。—以上有签名的留言由R96340对话)于 加入。 2017年4月6日 (四) 08:36 (UTC)
  • 编写时使用“台湾”,但是港澳繁体转换时使用“台湾”,另外台湾正体版本应克制转换以避免出现“香港天文臺”、“浙江臺州”等。除此之外,还有几个问题仍待解决:
    • 编写当地影响时应使用当地用语编写,惟注意不得口语叙述
    • 避免过度转换,避免如“彩虹邨”在台湾正体被转换为“莫吉给邨”的情形发生。
    • 台湾习惯上是“当(台风名称)位于(某地)时,(台风动态)”,但香港习惯上是“(台风动态),当时(台风名称)位于(某地)”,应留意句式习惯问题。
    • 若热带气旋有编号却无名称,以编号称呼之,否则使用习惯称呼。
    • 中国国家气象中心不承认第一至第五世代(1945年—1999年)名称,转换时将大陆简体转换为中国大陆之台风编号。
    • 香港天文台不承认第一世代名称(1945年—1948年),但港澳繁体仍须以台湾译名称之(如:台风英格瑞 (1946年))。
    • 台湾有时会出现“一名两译”现象(例如Hope或译“贺璞”或译“贺普”),转换时须注意。--  天秤P  留言  2017年5月8日 (一) 22:23 (UTC)

强度升格相关的来源

香港天文台的升格的来源使用实时天气稿,例如[1],可改变网址的年月日,而日本气象厅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升格时间及来源可从英文板寻找,不过在下看不懂[2]。--Morgan Siu留言2017年4月6日 (四) 05:42 (UTC)

  • (:)回应:此为东京区域专责气象中心(RSMC-Tokyo)所建立的Weather Information System。这个系统有其他的资料来源,阁下目前在该系统所看到的预设资料是来自于日本气象厅(JMA),而该资料为日本气象厅绘制天气图所公布的基本资料,也就是该资料发布通常会让气象资料使用者得知日本气象厅针对哪些热带系统进行升格与降格,或是针对哪些区域发布[W]、[GW]、[SW]、[TW],同时该资料亦可佐证日本气象厅实时对于温带气旋热带气旋的观测。  Karta0800900  留言  2017年5月6日 (六) 22:21 (UTC)


地域中心问题

(*)提醒:应避免非主要影响地区比主要影响地区的篇幅更大,若影响重大而须详写灾害,则应独立出一个条目以专门编写之。另外不得使用“全省”、“全国”、“本港”、“本澳”等具地域中心意味之词。--  天秤P  留言  2017年5月8日 (一) 22:23 (UTC)

  • 速率单位不一致——日本气象厅、中国国家气象中心(二分钟)、台湾中央气象局、大韩民国气象厅使用米每秒,惟香港天文台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使用千米每小时,应以强势机构为准。
  • 各机构风力形容用语皆异,因此应统一以级数称之(有必要情况可用十三级以上的标准)。--  天秤P  留言  2017年5月8日 (一) 22:23 (UTC)
    • 今年中、港、澳的“初旋”都快来了,这么晚才回应,真对不起。个人认为在影响章节用当地的用词并无不妥,这在其它地区词也是如此(停工/停班),只要不强行套在其余地区便可。由于日本气象厅有“Gale/Storm Warning”之类,因此日本章节如香港般用烈风或暴风等没问题,澳门、台湾则要小心处理,只能说是有错时请不吝指正了。至于“发展过程”,除了“烈风警报”(Gale Warning)外,不建议使用,也该没怎样用过(除了说天文台派飞行服务队定翼机/喷射机取数据,但可以改掉)。蒲福氏风级方面,最大的问题是有些部门在12级(飓风,澳门则叫“台风”)之上另设13至17级,这些只能在那些地区的影响章节使用了,发展过程应该12级封顶。——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2017年6月11日 (日) 08:44 (UTC)

模板统一置底

(+)支持:应统一置于条目最底端。--  天秤P  留言  2017年5月8日 (一) 22:23 (UTC)

来源问题

(*)提醒:每段须有来源,不得使用论坛资讯、封闭资料(close data)作为来源,另外基于隐私原则,除公开访谈或报导采访之外,任何私人对话亦不得作为来源。新闻报导之当地影响或灾害,须获得联合国相关单位或当地政府机构承认,方可采纳,公共建设所发出之新闻稿则不在此限。--  天秤P  留言  2017年5月8日 (一) 22:23 (UTC)

热带气旋实测的章节归属

关于热带气旋实测的章节归属,应进行分类。

留意当时的政权和机构名称

(*)提醒:留意热带气旋活跃当时的政权及机构名称(如英属香港、台湾省气象所)。--  天秤P  留言  2017年5月8日 (一) 22:23 (UTC)

风暴条目编写与合并

风季条目应叙述其概况,且不应只有各机构评级升降格,风暴条目亦然。若风暴条目篇幅不大(如内文只有发展过程),则应与风季条目合并。--  天秤P  留言  2017年5月8日 (一) 22:23 (UTC)

失效来源连结问题

(*)提醒:应留意过往条目是否出现失效来源连结,并多加善用web cite网页存档功能。--  天秤P  留言  2017年5月8日 (一) 22:23 (UTC)

量质并重

(*)提醒:应增加风暴条目的数量并兼顾其内容品质,除了可译自英文维基百科热带气旋条目之外,更应当鼓励亲自编写内容。--  天秤P  留言  2017年5月8日 (一) 22:23 (UTC)

有关台风条目中发展过程章节的问题

刚刚在编辑超强台风苏迪罗 (2015年)条目时,发现其发展过程章节中相当部分是在按时间顺序描述当时机构对其评级的更动。虽然对于大部分热带气旋条目来说这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实时报告值与事后修正值有偏离的情况下,这会导致些奇怪的情况。例如说,如果某热带气旋在某日上午被某机构升为STS,但在年鉴中机构改成了在该日下午才升为STS,这样的话在条目内无论写上午还是下午都很奇怪。因为该章节写的是发展过程而年鉴值比当日准确,因此应视为该热带气旋在当日下午才达到该机构认定的STS标准,所以不应该写上午,但如果写下午的话,当天下午该气象机构并没有宣告其升格,所以也不能说是该机构再下午将之升格成STS。应该怎样写才好?——C933103(留言) 2017年5月9日 (二) 09:36 (UTC)

有关于2000年热带低气压618的情况

在这热带低气压条目内,其描述声称只有香港天文台曾经把该热带低气压升格。可是,该条目内的路径图却是来是IBTrACS中,中国气象局编号的当年第五号热带低气压,而在查看相关数据后个人认为该第五号热带气旋与热带低气压618是同一个气旋,同时,在翻查2000年6月18日日本气象厅的天气图,亦看到在该位置存在着热带低气压标识。因此,个人认为事实上该热带低气压曾被复数机构升格。但要怎样才能以来源资料来证明这一点并修改该条目呢?——C933103(留言) 2017年5月9日 (二) 10:04 (UTC)

保留强度比较表及把它们做成模板

先前Antigng2016年台风尼伯特的第二次优良条目评选提出应该删除,原因是原创研究。

最强烈的大西洋飓风
排名 飓风 飓风季 气压
百帕 英寸汞柱
1 威尔玛 2005 882 26.05
2 吉尔伯特 1988 888 26.23
3 “劳动节” 1935 892 26.34
4 丽塔 2005 895 26.43
5 米尔顿 2024 897 26.50
6 艾伦 1980 899 26.55
7 卡米尔 1969 900 26.58
8 卡特里娜 2005 902 26.64
9 米奇 1998 905 26.73
迪安 2007
来源:大西洋飓风数据库[1]

太平洋也应如此,并列出所有机构的评级,理由(▲)同上——Morgan Siu对话贡献2017年5月9日 (二) 04:09 (UTC)


总结:1保留,3删除:删除当年度最强热带气旋比较表。

  • (※)注意:此结论并不适用于该洋面史上最强热带气旋,仅适用于该洋面当年度最强热带气旋--  Karta0800900  留言  2017年5月9日 (二) 09:15 (UTC)
  • (?)疑问:为何这么快便断定讨论完结?史上最强热带气旋与当年度最强热带气旋有何分别?为何仅保留史上最强热带气旋,坚决认为有助提升条目质量。——Morgan Siu对话贡献2017年5月10日 (三) 07:09 (UTC)
  • (:)回应:当然有差别,因为“史上最强热带气旋”只会列出区域专责气象中心的强度评级,但“当年度最强热带气旋”却是要凡举该洋域所有气象机构,如果西北太平洋风暴条目是这么做的,难道其他洋域编写时也得这样做?明明都是热带气旋条目,毋需应用二套规范。而且保留“史上最强热带气旋”的用意是在史上纪录寻得历史定位,凸显该热带气旋的特色,但“该年度最强热带气旋”只是在和该年度风暴进行强度比较,不但在宏观历史纪录上没有实质意义,而且凡举这么多机构的强度评级也没有让条目的内容完整性达到提高效果,不是放置的机构评级愈多就愈好。--  天秤P  留言  2017年5月13日 (六) 09:10 (UTC)

使用“肆虐”、“大肆破坏”等用词

“肆”一字有恣意、放纵的意思,但热带气旋并无意识,而且亦几乎没有政府报告会用这个字来形容灾况,是否应避免使用这个词?个人认为可以改成“大举破坏”会较为适宜。--  天秤P  留言  2017年5月13日 (六) 09:49 (UTC)

强烈建议报文资料进行备份

近期发现过去的热带气旋条目有连结失效的情况,发现是服务器后台将报文内容移除或是报章杂志将旧文章移动至付费后台。因此强烈中文维基的热带气旋条目可以按照英语维基百科的方式将热带气旋的官方报文或是部分文章内容进行相关备份。具有网页备份功能的有这两项服务可供参考:Internet ArchiveWebCite,提出此建议是希望可以达成实质上的连结与内容保存,并在外部链接的部分进行有效的备份以防止连结失效、查无来源。而提出此建议并不强迫备份方式,能有效保护资料来源达到验证即可。——  Karta0800900  留言  2017年6月12日 (一) 14:54 (UTC)

风速及气压数据之去留

不少条目(如强烈热带风暴约克台风温黛 (1962年))皆列出“风速及气压数据”,但小妹认为这些数据过于冗长而不重要,无助于改善条目质量,是否应把其删除?--Win. M. 2017年10月3日 (二) 15:24 (UTC)

台风季条目之亚热带气旋认定

关于部分台风季条目有美式机构如NOAA会在相关报告会做追认,而JTWC也会在路径追踪或是在报文当中提及认定内容或是直接采取NOAA的相关评级(因同属NWS),故在此提出台风季条目应该要采纳亚热带气旋认定,而非直接否认相关评级。

据了解,在{{Infobox hurricane small}}模板之中也有纳入亚热带气旋认定,因此在此提出讨论。--🍫📖留言 2017年10月3日 (二) 06:02 (UTC)

关于亚热带气旋认定

先前已提出讨论,但并没有共识与结果,故在此再次提出讨论。关于部分台风季条目有美式机构如NOAA会在相关报告会做“亚热带气旋”的性质追认,JTWC亦会在定位追踪或是在预报理由当中提及性质认定,故在此提出台风季条目应该要采纳亚热带气旋认定,而非直接否认相关评级。

据了解,在Template:Infobox hurricane small模板之中也有纳入亚热带气旋的资讯栏,因此在此提出讨论。恳请台风季专题参与者user:Tenbeensuser:R96340user:林天蓬user:TYKENNETHuser:Weather Synchronizeuser:Winter Momentuser:AndyAndyAndyAlbertuser:B dashuser:Typhoon Lionrockuser:CHING WAI KONGuser:Cyclone2017 2.0user:Train Controller Brian Lee等用户协助发表相关编辑建议,感谢。--🍫📖留言 2017年11月4日 (六) 08:48 (UTC)

协助各区气象中心资讯完善

由于敝人先前撰写“中央气象局台风警报”及User:Jyxyl9撰写“日本防灾警报列表”,使警报内容趋于完善,但周边国家如越南及韩国之资料上不完整,故提出编辑讨论以完善警报资料。恳请台风季专题参与者user:Tenbeensuser:R96340user:林天蓬user:TYKENNETHuser:Weather Synchronizeuser:Winter Momentuser:AndyAndyAndyAlbertuser:B dashuser:Typhoon Lionrockuser:CHING WAI KONGuser:Cyclone2017 2.0user:Train Controller Brian Lee等用户,对此发表建言,谢谢!--🍫📖留言 2017年11月4日 (六) 08:24 (UTC)

  • (+)支持:补充各国的警报资料有助诠释影响。顺带一提,维基百科好像有两套截然不同的越南台风警报,阁下对其资料是否了解?--Win. M. 2017年11月4日 (六) 11:20 (UTC)
    • 这部分要越南专题的维基人协助编译,故若此资讯受肯定之后会协请越南专题的维基人协助太平洋台风季专题的维基人进行相关资料的探讨。--🍫📖留言 2017年11月11日 (六) 09:19 (UTC)
    • 哪两套?[4]这个2014年8月颁布的法案提到越南现在的灾害系统有五级,热带气旋只会用较高的3/4/5级,发出条件(参照机械翻译)是:
当热带气旋风力达到相应等级时,发出相应警报,如果同时遇到东北季候风或强烈西南季候风,或伴随强毫雨洪水或者高潮位的话则上调一级但最高还是五级
级别 影响越南东海(南中国海),含黄沙群岛长沙群岛 影响越南沿岸和北中部内陆 影响越南南部内陆
3级/橙色 TD
8-9级风暴
10-11级强风暴
12-15级非常强风暴
TD
8-9级风暴
10-11级强风暴
TD
8-9级风暴
4级/红色 16+级超级风暴 12-15级非常强风暴 10-11级强风暴
5级/紫色 N/A 16+级超级风暴 12-15级非常强风暴

有关越南的风级表和热带气旋等级

有关越南水文气象局对海燕风暴编号争议的文章中,里面提到在越南,风力6-7级的热带气旋算ap thap nhiet doi,8级以上算bao,14级以上算sieu bao。但有几个问题:

  • 这是越南谁订的分级?越南气象局NCHMF的网站上好像没有sieu bao这说法
  • 越南对于超过12级的蒲福氏风力表是怎样处理的?按照越南文版的维基百科相应条目,在2010年风力表被伸延到15级,并在2014年按总理命令伸延到16级。也就是说中英文版维基百科蒲福氏风力条目中所提及的只有中国大陆和台湾采用伸延风力表的描述不确实?但是也就是说越南没有用到17级?
  • 另外,在越南维基百科的蒲福氏风级条目,里面提到一个说是经咨询的草案把蒲福氏风级表伸延到30级是什么回事?而且好像还有实际用例?还有条目里面说按越南标准把12级或以下的风力减1km/h和23级以上风力加1km/h是什么回事?
  • 另外有个和越南有关但热带气旋无关的点也顺便问一下,越南一斤有多少克?

有人懂越南的情况吗?——C933103(留言) 2017年11月15日 (三) 15:49 (UTC)


外部资料

  1. ^ Atlantic hurricane best track (HURDAT version 2) (Databas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22-04-19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