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筛虾属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古生物学专题 (获评乙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古生物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古生物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乙级
   根据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节肢动物专题 (获评乙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中文维基百科节肢动物专题的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本站所有和节肢动物相关的内容。您若愿意参与其中,请勇于更新该专题之下的页面,也欢迎访问专题讨论页,针对条目编写和专题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宝贵建议。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海洋生物专题 (获评乙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海洋生物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海洋生物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乙级
   根据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24年6月23日同行评审已评审
同行评审本条目已经由维基百科社群同行评审并已存档,当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条目的资讯。

同行评审[编辑]

筛虾属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评审期:2024年5月24日 (五) 10:07 (UTC)至2024年6月23日 (日) 10:07 (UTC)
下次可评审时间:2024年6月30日 (日) 10:08 (UTC)起

希望可以评选GA,请各位大师们帮忙改善这篇条目哪里不足的地方--我是一只北极熊 北极熊的皮肤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5月24日 (五) 10:07 (UTC)[回复]

  • 顺便问一下大师,毫米跟毫米台湾都是通用的,并且教科书也都是标示毫米。那可能会有读者不习惯,请问该如何改善?
  • (!)意见
  • 北方筛虾(学名:Tamisiocaris borealis)是筛虾属(学名:Tamisiocaris)的唯一一个物种—唯一物种便可
  • 有可能生存到第四期的美国—意思不清楚,寒武纪第四期有美国?
  • 2010年时,仅用一个标本来发表一个新物种—不是中文应有的写法,谁发表新物种?
  • 艾莉森·C·戴利和约翰·S·皮尔发表在他们在2009年挖掘到格陵兰北部布恩地层的西里斯帕斯特生物群发现筛虾的化石—句子过长,建议拆分
  • 在最一开始的研究基于一个编号为MGUH 29154的标本—早期研究聚焦于编号为MGUH 29154的标本?
  • 只破碎的保存了头部的前附肢(frontal appendage),与头部连接的部分为断点且边缘破损,保存不良—标本状态不良,只破碎的保存了头部的前附肢,与头部连接的部分为断点且边缘破损
  • 2019年,史蒂芬·帕茨和艾莉森·C·戴利两人将原本在美国金泽斯地层发现编号为USNM 90827/PA 388的标本,一开始将此标本定为宾州奇虾—2019年,史蒂芬·帕茨和艾莉森·C·戴利将在美国金泽斯地层发现、编号为USNM 90827/PA 388的标本,定为宾州奇虾
  • 另外在noteTA补上全域转换“G1=长度单位”便可解决公厘和毫米的转换问题。
先这样吧。--银の死神走马灯剧场转转心情人又照旧 2024年5月25日 (六) 03:01 (UTC)[回复]
  • @SilverReaper,首先我非常感谢阁下愿意来矫正错误。我已经改善许多的语病问题,非常谢谢。“早期研究聚焦于编号为MGUH 29154的标本”这一点是没错,还有关于noteTA的转换有点不大清楚,请问是否可以再更详细说明呢?如果可以,那谢谢您。--我是一只北极熊 北极熊的皮肤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5月25日 (六) 12:03 (UTC)[回复]
Wikipedia:字词转换处理/公共转换组。加上后可将相关字词改成各地惯常用字。--银の死神走马灯剧场转转心情人又照旧 2024年5月29日 (三) 12:14 (UTC)[回复]
Dewadipper的意见
序言
  • “筛虾与宣扬爪虫属(Kerygmachela)和厌恶虫属(Pambdelurion)生活在寒武世第三期的格陵兰海里”:似乎另外两属和筛虾属关系不大,建议移除,“生活在。。。海里”建议改成“为分布于寒武纪第三期格陵兰的海生动物”;
  • “有可能存活到第四期的美国”建议改成“在美国第四期的地层中亦有疑似该属的化石”;
  • “类似现今的须鲸、部分鲨鱼和𫚉鱼”,前面宜加上“生态位”以避免误解,另外据我所知𫚉鱼中没有滤食性物种,你可能指的是
  • “2010年时,艾莉森·C·戴利(Allison C. Daley)和约翰·S·皮尔(John S. Peel)仅用一个标本来发表一个新物种,直到2014年的更深入研究且发现新的标本,才证实是一个新的物种,也为此种增加新科”,这段读起来相当别扭,我的建议是这样写:“筛虾属由古生物学家戴利和皮尔于2010年基于单一化石描述,至2014年英国和丹麦的研究团队基于新出土的化石确认该属有效,并将其划入新命名的筛虾科。”;
  • “到2021年与2023年发表新的两属,它们的前附肢与筛虾类似型态的奇虾也可能都是筛虾科的一员”问题同上,我的建议是“此外,有两属分别于2021年和2023年描述的奇虾前附肢形态与筛虾相似,因此可能是属于同一科”
发现
  • 应该介绍一下戴利和皮尔都是谁,二者分别是洛桑大学乌普萨拉大学的古生物学家;
  • “2010年,艾莉森·C·戴利和约翰·S·皮尔发表他们在2009年所挖掘到的筛虾的化石。是在格陵兰北部布恩组的西里斯帕斯特生物群(Sirius Passet)被发现的。”,发表化石是相当奇异的用法,建议改成“XXX和YYY在发表的论文中描述了他们去年挖掘到的筛虾化石,其产地为XXXX”;
  • “在最一开始的研究基于一个编号为MGUH 29154的标本”,这个应该就是原作者描述的化石吧?那么“最一开始的研究”就啰嗦了,直接说“该化石编号为XXXX,状态如何如何”就行了;
  • 最后一段内容相当凌乱,我会这么写:“2019年,古生物学家发现在美国国立自然史博物馆的馆藏中发现一具1935年产自金泽斯组的化石实际上系北方筛虾的前肢,而非原先鉴定的宾州奇虾”。

先看到这里,后面的内容有空再来。——Aggie Dewadipper 2024年6月3日 (一) 20:55 (UTC)[回复]

  • 大部分已改善不通顺的语句,而有一些问题是我不知情的:
  • 序言中的“英国和丹麦的研究团队”这一点我并不知道,我只知道作者为雅各布·温瑟尔(Jakob Vinther)等人,但我并不知有团队,如果阁下您有来源谢谢提供。
  • 也是序言“系”这个词,在为继承或悬挂系结之意,还是阁下您是否为其他意思?[1]
  • 类似现今的须鲸、部分鲨鱼和𫚉鱼,前面宜加上“生态位”以避免误解,另外据我所知𫚉鱼中没有滤食性物种,你可能指的是鲼”,须鲸、部分鲨鱼和𫚉鱼是相似的特点,例如会游泳、大、滤食性。而第二点是资料写的是“rays”而不是“manta、manta ray”[2],所以可能有滤食性的𫚉鱼?(毕竟我不是这个领域专家,不好意思问一下,蝠鲼不是𫚉鱼吗?)生态位这点我好像也没有写进序言里。
  • 专家如何介绍?请问是否可以请教一下呢?或是在人名后面放置括号呢?
以上--我是一只北极熊 北极熊的皮肤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6月6日 (四) 12:52 (UTC)[回复]
  • “英国和丹麦的研究团队”,抱歉混淆,这里确实是我用词不当,改成“英国和丹麦的学者”或许更妥当;
  • “系”,在这里是“是”的意思[1]
  • 关于𫚉鱼的问题,目前汉语中似乎不是指一个准确的分类群,但据我所知英文中的“rays”指的是鳐总目,比𫚉鱼这个概念大得多;
  • 介绍专家的话,我建议是直接放在名字前面,如“XX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某某”;
以下是新的意见:
描述
  • “会被三角形节模(arthrodial membrane)”不知所云;
  • “第一节最长,且长度最长比后面三节加起来还要”粗体字的部分意思重合了,改成“第一节比后面三节相加还要长”即可;
  • “形成倒V形上的两对刺”不知所云;
生态
  • “在现存种也有一些与筛虾都是以浮游生物为食的甲壳类,例如:藤壶、双甲类、匙指虾和磷虾”翻译腔,建议改成“现存物种中有藤壶、磷虾等同样以浮游生物为食的甲壳类”;
  • “筛虾可能是用两个前附肢在水中挥并从水中过滤比筛孔还要大的生物”粗体字的部分意思重合了,建议改成“筛虾可能是用两个前附肢在水中挥动并滤食大于筛孔的生物”;
  • “海洋食物链的中上层才逐渐演化出来”,不知道原始文献是怎么说的,但我认为有点矛盾:筛虾作为滤食者,理论上营养级应该很低,不能算是食物链的“中上层”,可能指的是海洋中上层而非食物链的中上层?
其他没有什么意见了。——Aggie Dewadipper 2024年6月8日 (六) 04:14 (UTC)[回复]
  • @Dewadipper首先,您提出的大量句子皆以改善,还有原始文献提出的是 “pelagic food web”这个词,pelagic的意思为远洋的, (海洋生物)栖居于中上水层的,浮游的等[3],但是我误会成中上层,原意应该为“浮游性的”[4],我也一并改掉了。--我是一只北极熊 北极熊的皮肤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4年6月8日 (六) 09:14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