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2022年乌鲁木齐抗议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疆乌鲁木齐抗议
白纸运动的一部分
示威者在抗议时高举及挥舞国旗,向乌鲁木齐市政府游行
日期2022年11月25日-26日
地点
起因
目标结束清零政策
方法示威、集会
结果
  • 乌鲁木齐民众攻入市政府
  • 乌鲁木齐市长向民众道歉
  • 引发全国大规模示威
  • 乌鲁木齐市政府宣布该市已实现社会面清零,将分阶段有序恢复低风险区居民生活秩序,但同时公布新增273个高风险区。
冲突方
示威者

2022年新疆乌鲁木齐抗议是因对2022年新疆乌鲁木齐高层住宅楼火灾及中国政府为因应2019冠状病毒病的“动态清零”政策不满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引发的群众示威[1][2]

背景

[编辑]

清零政策

[编辑]

2021年8月开始,中国大陆开始对2019冠状病毒病实行“动态清零”政策,[3]这一政策受到了世界上的大量批评,尤其在2021年年底毒性弱、传染性强的Omicron变异株开始流行之后。[4][5][6][7][8]2022年3-6月上海封城期间,上海市出现了大量次生灾害,引发对中国共产党防疫政策的广泛争议。2022年8月10日起,乌鲁木齐开始封城。[9]2022年10月底开始,河南郑州富士康工厂由于疫情爆发,使得大量工人从工厂中徒步逃离。[10]11月23日,因疫情影响导致的合约与薪资问题,富士康员工爆发大规模抗议[11]在此后的数日内,员工与前来镇压的警察发生冲突。[12]

乌鲁木齐火灾

[编辑]

2022年11月24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吉祥苑小区一高层住宅楼晚上7时49分发生火灾,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13]由于乌鲁木齐市自从8月10日以来就因2019冠状病毒病遭到封锁,消防车无法靠近现场,火灾救援受到阻碍。[14]此外有讯息称,住宅小区的通道门被锁死,导致困在火灾中的居民无法逃生。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在通报中称吉祥苑小区是低风险区的说法亦遭到网民质疑。众多网民对中共当局的做法表示愤怒。[15]

事件经过

[编辑]

11月25日,网传影片显示乌鲁木齐兵团第十二师104团连兴社区爆发打人事件,邻近一个社区居民集体上街抗议,要求政府解封。民众前往公安局、社区服务中心等地点,并与警察发生冲突。 事件迅速引发连锁反应,乌鲁木齐各个小区的民众都加入抗议,反对封城[16]

同日夜晚,示威者上街抗议,大量民众聚集在市政府广场,高举国旗并唱《义勇军进行曲》,抗议现场还出现了装甲车。深夜,网传民众已突破市政府大门,并且冲进市政府大楼[17]

其后乌鲁木齐市委副书记马志军与市委书记杨发森出来与民众对话[18][19],杨发森承诺低风险地区解封,并亲自前往各个小区解决居民问题,但是遭到质疑,民众要求立刻解封[20]

此外,城北中心农贸市场、龙海钻石广场等地点都有大批民众出现抗议[21]。另有影片显示现场有警方驱离、与民众冲突[22],并疑似屏蔽信号以控制舆论,相关影片已遭到官方删除[23]

官方回应

[编辑]

11月25日晚,乌鲁木齐市长买买提明·卡德就大火向全市人民道歉,表示已经成立联合调查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责,绝不姑息。[24]

11月26日,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召开发布会,表示乌鲁木齐社会面基本清零,将分阶段恢复低风险区生活秩序[25]。中共新疆自治区党委表示会严厉打击造谣传谣、煽动滋事、暴力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等行为。[26]

11月28日,乌鲁木齐市宣布开始逐步恢复包括航班在内的公共交通;11月29日,恢复了第一批“不跨区”运行的公交线路,并宣布采取措施,为群众提供生活补助等。[27][28]

也有民众表示原本离开新疆所需要填报的小程序“离疆证明”功能被取消,有流露出的基层通知表示无需填报任何资讯,持有核酸证明等即可离开新疆[29]

民间反响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新疆烏魯木齊大量民眾走上街頭抗議封城,警民雙方爆發衝突|新聞現場|端傳媒, [2022-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5) (中文(中国大陆)) 
  2. ^ 烏市樓火10死 官否認封區礙灌救 近3小時撲熄 網片:民眾示威求解封. 明报. 2022-11-26 [2022-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5). 
  3. ^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动态清零”策略. 中华医学杂志. 2022: 239–242 [2022-04-02].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11205-02710. 
  4. ^ 中国坚持动态清零 网民抱怨:越清越不灵. 德国之声. 2022-04-02 [2022-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2). 
  5. ^ 新冠疫情:奥密克戎重击上海深圳,中国坚持清零的经济成本有多高. BBC News 中文. 2022-04-01 [2022-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6). 
  6. ^ 陈破空:上海突然封城,习近平动态清零政策是否还灵验?.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22-04-01 [2022-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2). 
  7. ^ 许波. 时事大家谈:精准防疫难撼动态清零,上海封城意味着什么?. 美国之音. 2022-03-31 [2022-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2). 
  8. ^ 金哲. 中国网络观察:“一尊”与防疫不惜一切代价. 美国之音. 2022-04-05 [2022-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9). 
  9. ^ 救火还要查核酸? 乌鲁木齐大火十死九伤谁之责?. [2022-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5). 
  10. ^ 郑州富士康工厂为何大批工人出走“徒步返乡”. BBC News 中文. 2022-10-31 [2022-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 (中文(简体)). 
  11. ^ 经纬; 郑崇生; 洪伟. 从大逃亡到大暴动 "富士康2.0"第二晚骚乱难平. 自由亚洲电台. 2022-11-23 [2022-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4) (中文(中国大陆)). 
  12. ^ 郑州富士康员工暴动遭镇压 鸿海证实有暴力行为. 德国之声. 2022-11-23 [2022-11-26] (中文(中国大陆)). 
  13. ^ 朱加樟. 新疆烏魯木齊高層住宅大火 釀10死9傷慘劇. 香港01. 2022-11-26 [2022-11-27] (中文(香港)). 
  14. ^ 新疆乌鲁木齐高楼火灾导致十人死亡 网民质疑防疫措施. BBC News 中文. 2022-11-26 [2022-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 (中文(简体)). 
  15. ^ 新疆乌鲁木齐高楼火灾导致十人死亡 网民质疑防疫措施. BBC News 中文. 2022-11-25 [2022-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 (中文(简体)). 
  16. ^ 拒絕防疫政策,火災後的烏魯木齊及多地民衆上街抗議封控. 端传媒. 2022-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 
  17. ^ 新疆居民樓致命火災後爆發大規模民眾反封控示威. 美国之音. [2022-11-26]. 
  18. ^ 市委书记杨发森twitter@whyyoutouzhele. Twitter. [2022-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 (中文). 
  19. ^ 乌鲁木齐市委副书记马志军出来与民众对话 twitter@whyyoutouzhele. Twitter. [2022-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5) (中文). 
  20. ^ 過度防疫!烏魯木齊大火網傳44死 人群包圍政府大樓槓市委書記 - 國際. 自由时报. 2022-11-26 [2022-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 (中文(台湾)). 
  21. ^ 火災後烏魯木齊民衆上街抗議 揮舞五星紅旗高喊「解封」. 星岛日报. 2022-11-26 [2022-11-26] (中文(台湾)). 
  22. ^ 武警集结与民众对峙 twitter@whyyoutouzhele. Twitter. [2022-11-25] (中文). 
  23. ^ 社媒不停刪 網民不斷發:烏魯木齊致命大火引眾怒. 美国之音. 2022-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 
  24. ^ 烏魯木齊市長就大火向全市人民道歉 將依法嚴肅追責. 香港电台. 2022-11-26 [2022-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 (中文(香港)). 
  25. ^ 乌鲁木齐:社会面基本清零 将分阶段恢复低风险区生活秩序. 早报. 2022-11-26 [2022-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 
  26. ^ 民众上街抗议封控后 新疆:严厉打击暴力抗拒防疫等行为. 
  27. ^ 乌鲁木齐公布最新措施. 微信公众平台. [2022-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28. ^ 中共一手挥大棒遏止抗议,一手施小惠舒缓民众积怨. 美国之音. 2022-11-30 [2022-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 
  29. ^ 小红书. www.xiaohongshu.com. [2022-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