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黄大仙祠 (香港)

坐标22°20′33″N 114°11′37″E / 22.342572°N 114.193649°E / 22.342572; 114.193649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黄大仙祠
2007黄大仙祠正殿
基本信息
位置香港九龙黄大仙竹园道2号
坐标22°20′33″N 114°11′37″E / 22.342572°N 114.193649°E / 22.342572; 114.193649
宗教道教
竣工1921年,​103年前​(1921
地图
黄大仙祠 (香港)在香港的位置
黄大仙祠 (香港)
香港的位置
地图
东华三院黄大仙签品哲理中心
祠内的九龙壁
1991年建成的从心苑
地图
地图

黄大仙祠(英语:Wong Tai Sin Temple),全称赤松黄大仙祠啬色园黄大仙祠,是香港的一座著名庙宇,位于九龙东黄大仙,占地约18,000平方米,由非牟利宗教慈善团体啬色园管理。庙宇主要供奉东晋南中国道教著名神祇黄初平,另亦有供奉儒、佛两教的神祇如孔子观音等,故三教融合为香港黄大仙祠一大特色。该建筑现列作香港一级历史建筑

历史

[编辑]

1897年间,梁仁庵联同友好在广东番禺扶乩遣兴,偶然得到黄初平(黄大仙)降乩教导“普济劝善”,自此就成为黄大仙的信仰者,奉黄大仙为仙师,入道成为道侣,获赐道号“传道”。根据史料,1898年农历八月廿三日,即黄大仙的宝诞,菩山道侣就开乩请求择地建观,普救百姓,在黄大仙“同意及指引”下,广东第一间供奉黄大仙的祠观,在翌年农历的五、六月间,在广州花埭(花地,位于芳村)落成。当时据说,只有梁仁庵道长能得到仙佛的感应,使箕笔移动和辨认沙上的箕字,所以成为普济坛的主持。清末民初时期,黄大仙祠成为广州著名宗教胜地,吸引广州及珠江三角洲等善信到来参拜。

梁仁庵后得黄大仙乩示,指广州必有动乱,于是在1901年返回故乡广东省南海县西樵山稔冈村,再成立“普庆”坛,并出钱出力,该祠约在1903年竣工。

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宣统退位,在破旧立新、彻底破除封建迷信的浪潮下,广州市内许多庙宇寺观都遭受破坏,普济坛的广州黄大仙祠亦不例外。由于中国政局动荡,社会稳定受到威胁,梁氏返回南海故乡,但得黄大仙降乩指示“此地不宜久留,必须向南迁移” 。1915年,梁仁庵道长父子两人,携带黄大仙画像至香港继续弘道,并在1921年于九龙竹园村创立普宜坛(啬色园)。黄大仙信仰自此在香港有蓬勃的发展,甚至传播至东南亚及美加等一带。而广州黄大仙祠普济坛在1919年就被国民政府充公,改建为孤儿院

梁仁庵到香港后,先在乍畏街及大笪地开坛阐教,再于湾仔大道东设坛安奉黄大仙师及开设药店,两年后该处被火烧毁,又把坛迁移往湾仔海傍东。其后于1921年黄大仙师降乩启示,命当时梁仁庵道长 往九龙城一带相地建殿,道侣到竹园村附近一山,见灵秀独钟,便再扶乩请示仙师,得乩示“此乃凤翼吉地”,适合开坛阐教,遂决定于现址建祠,并于同年7月落成启用。1921年8月,啬色园正式成立,负责管理祠庙。黄大仙祠建成之初,原为私人道场,只供道侣及家属入内参拜。后来参拜善信渐多,及至1934年,园方碍于当时的庙宇条例及租地批约所限,不能再让民众入内,后经当时华人庙宇委员会委员周峻年华民政务司请准,才特许于每年正月初一开放让善信入内参拜。至1956年8月21日,黄大仙祠才正式获政府批准全面开放予善信参拜。

祠内建筑

[编辑]

黄大仙祠共占地18,000多平方米,除主殿外、还有三圣堂、从心苑、九龙壁等,各具建筑特色,祠内的牌坊亦充分表现中国传统文化。除个别建筑物显现中国传统寺庙建筑特色外,祠内建筑又按左龙右凤、五行属性而兴建,令整座建筑群组更见特色。[1]黄大仙祠于2010年5月被确定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

主殿红柱金顶、蓝楣黄格的外观,可视为中国传统寺庙建筑的典型。主祭坛中央供奉黄大仙师之画像,殿内亦供奉了护法神齐天大圣地主。主祭坛背后刻有一幅木雕,载述了黄大仙师得道成仙之事迹。殿内墙壁更装上儒、释、道三教的木刻经文和图画,饶富意义。[2]

位于大殿旁的三圣堂,供奉吕祖先师、观音菩萨关圣帝君。吕祖(即吕洞宾)是道教的神仙,观音是佛教的菩萨,加上麟阁供奉儒家先师孔子,盂香亭供奉佛教燃灯佛。集三教神祇,故说三教合流为香港黄大仙祠一大特色。三圣堂内有楹联以“啬色” 二字为联首:“啬节有余三教同源承一脉,色空虽幻众生乐善自千秋”[3]

祠内九龙壁于1981年按照中国北京北海公园的九龙壁实物仿制,石刻九龙,戏珠于波涛云雾之中,蟠踞于花苑之上,栩栩如生。石壁背后刻有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献写的“九龙壁”三字及题诗一首。左龙右凤,与九龙壁相遥呼应的凤鸣楼位于整个建筑群组最右方,楼高两层,为园方的行政会议室及活动礼堂,以中国宫殿式设计,屋顶盖绿琉璃瓦,别具特色。

从心苑则是于1991年园方为庆祝70周年纪庆而建,取名自孔子曰“70而从心所欲”。苑内的长廊参照北京颐和园长廊兴建;另有小桥、水榭、瀑布流水、人工湖两个及各式各样的小亭如方亭、圆亭、八角亭、扇亭等,别有特色。

代表五行属性的建筑群组则分别为飞鸾台“金”形,经堂“木”形,玉液池“水”形,盂香亭“火”形,照壁“土”形,据说是道侣得仙师乩示建筑须配合五行,庙宇方可永垂久远。

大殿扩建

[编辑]

2008年4月,园方宣布斥资港币1亿4000万元,进行35年来最大规划的扩建工程,包括翻新现时供奉黄大仙师的大殿、重整大殿前之参神平台、及在大殿底部兴建一座供奉太岁的地下宫殿“元辰殿”。扩建工程历时近三年,工程于2011年1月完成[4][5]

“太岁元辰殿”于2011年1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全殿分为前厅及主殿,整体设计融合中国传统道教及现代色彩,主殿横额由国学大师饶宗颐亲题。殿内设有众星之母斗姆元君、六十太岁及六十元辰,并提供电子感应“上表”祈福系统及LED星象天幕,入场费为100港元,65岁或以上长者及伤残人士半价。此外,殿内提供“上表”服务,由道士代为“摄太岁”,收费300港元,完成“上表”后,善信所属的太岁的头顶上会放出烟霞及射出红光[6]。祠方稍后会再将善信的上表烧予太岁。其他工程包括新建的药王殿、财神殿、王灵官殿等三个殿宇及扩建福德祠。黄大仙祠内亦新置了月老铜像,以应不同善信的需要。

祈福

[编辑]
每年除夕晚上,黄大仙祠有大量善信等候年初一子时上“头炷香”

黄大仙祠外设有解签档,让善信占卜,趋吉避凶。

另外每年除夕晚上,都会有大量善信到黄大仙祠,以便在年初一子时上头炷香[7]

2021年,因应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啬色园取消除夕上头炷香活动,改为在Facebook和港台电视31直播仪式,为建园99年以来首次。[8]黄大仙祠亦要求年初一至正月十五期间进入的善信,需扫“安心出行”二维码、拍八达通并输入电话号码,或登记个人资料后,才可得到只限当日使用的“入园特许证”,并只容纳1000人。[9]

2022年,因应疫情严峻,年初一至年初三暂停开放,是超过60年来首次。[10]

网上祈福

[编辑]

2008年12月起园方推出网上祈福及网上直播[11]。提供网上祈福是希望让海外善信不用亲临黄大仙祠仍可祷告祈福,善信登入网页[12],输入姓名及祈愿内容后,园方定期将祈福人士名字及祈愿资料由数据处理库打印出来,交由道长会举行仪式,诵经及祷告,代为祈福。网上直播则每天实时直插祠内善信参神情况,希望让海外善信可透过网络感受参神的气氛。

开放时间

[编辑]
  • 黄大仙祠:每日07:00至16:30(年初一将提早开放时间)
  • 从心苑:每日09:00至16:30(星期一休息)
  • 黄大仙签品哲理中心:每日07:00至18:00

交通

[编辑]
接驳交通列表
港铁
巴士
专线小巴

图集

[编辑]

取景

[编辑]
美国真人秀节目《惊险大挑战2》曾安排参赛者到庙中看掌相及脸相

美国真人秀节目《惊险大挑战》(The Amazing Race第2季曾于本庙设快进关卡;参赛者要到签品哲理中心第44号档“上海一枝梅”,并由Amelia Chow看掌相及脸相以过关。
韩国真人秀节目《Running Man》(런닝맨 )第73集亦曾于本庙取景,其中CNBLUE成员郑容和为该特辑嘉宾之一。郑容和于下塌的香港朗豪酒店退房时抽中前往本庙附属的签品哲理中心进行个人任务以取得下一目的地线索,经过解签师父为其看掌相分析其事业、姻缘以及该集赛果之运程,并在3次抽签游戏中抽中1份写有“大吉”字样的纸签后得到下一目的地(昂坪360)之提示。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黃大仙祠虛擬遊覽. [2008-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3). 
  2. ^ 殿內雕刻. [2008-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3. ^ 3.0 3.1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 考察香港-文化歷史個案研究. 香港: 三联. 2005年8月1日: 第36页. ISBN 9789620424717 (中文). “啬色”二字为致虚静和寡物欲之意思。 
  4. ^ 嗇色園黃大仙祠大殿擴建及元辰殿建設計劃新聞發佈. [2010-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5. ^ 黃大仙祠挖建太歲地宮. 星岛日报. 2008-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5) (中文). 
  6. ^ 太歲殿周日揭幕 一百元入殿攝太歲收三百. AM730. 2010-01-06 [2011-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7. ^ 啬色园 - 除夕祈福科仪 (头炷香)[永久失效链接]
  8. ^ 黃大仙祠農曆年三十晚取消頭炷香 為99年來首次. 东网. 2021-02-01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9. ^ 99年首次:黃大仙頭炷香取消. 明报. 2021-02-02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10. ^ 黃大仙初一至初三「放假」 逾60年來首次 - 香港文匯報. 香港文汇网 www.wenweipo.com. [2022-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7). 
  11. ^ 黃大仙推直播網上祈福. 星岛日报. 2008-12-17 [2018-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7 (中文). 
  12. ^ 網上祈福. [2024-11-05].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