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聖斯泰法諾條約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根據條約所訂下的保加利亞邊界:把鄂圖曼帝國的領土分成三部分,亦即帝國本部、馬其頓與阿爾巴尼亞鄰近地區。

《聖斯泰法諾條約》(俄語:Сан-Стефанский мир土耳其語Ayastefanos Muahedesi)是俄羅斯鄂圖曼帝國俄土戰爭結束後,於1878年3月3日在聖斯泰法諾 (1925年前叫San Stefano,現在稱為Yeşilköy,亦即今土耳其伊斯坦堡西部的耶西勒廓伊英語Yeşilköy)簽署的條約。俄方代表是伊格那提耶夫伯爵與亞歷山大·涅利多夫,而土方的代表是外長薩菲特帕夏與駐德國大使薩杜拉貝伊。

儘管從沙俄簽署條約反映的官方想法來看,沙俄只想劃出臨時緩衝區來與列強達成最終解決方案[1],但這個條約卻成為保加利亞外交政策的核心,並導致了災難性的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和其後更為嚴重的參加一戰,直到1944年。

條約終結了鄂圖曼帝國對保加利亞近500年的統治,成立了保加利亞大公國,條約簽署的日期成為保加利亞的國慶日

影響

[編輯]

保加利亞

[編輯]
1877年由法國人桑韋繪製的巴爾幹民族分佈圖

除去俄羅斯,保加利亞為該條約的最大獲利者,近乎所有保族居住地都納入新生的保加利亞大公國

聖斯泰法諾條約允許保加利亞人建立擁有軍隊和東正教政府的保加利亞大公國但名義上仍然為鄂圖曼帝國的附庸,其領土囊括從多瑙河巴爾幹山脈支脈的平原地帶和索菲亞色雷斯東部一部分和北部,以及馬其頓大部(第6條)。

保加利亞大公將由全保加利亞人民進行選舉,當選者必須得到鄂圖曼帝國及列強認可,統治國家,貴族議事會制定憲法(第7條)。

第八條則剝奪鄂圖曼帝國在保加利亞的駐軍權。同時,在軍事,行政等部門建立之前,俄羅斯將於保進行最多為期兩年的駐軍。

俄國與鄂圖曼帝國

[編輯]
條約簽署地 (Simenoğlu 家族的房子)

割讓高加索地區的亞美尼亞格魯吉亞給俄國(第19條)。

鄂圖曼帝國承諾將在波黑(第14條)、克里特伊庇魯斯色薩利進行改革(第15條)。

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被宣佈對戰爭和和平時期的所有中立船隻開放(第 24 條)。(這條限制直接導致了俄國黑海艦隊被困黑海,無法增援日俄戰爭

其他國家

[編輯]

黑山從鄂土曼帝國獲得大量領土,使得面積增大超過兩倍,同時該國與塞爾維亞羅馬尼亞獲得法理上的獨立。

列強反應

[編輯]

歐洲列強不滿俄羅斯企圖擴張的行為,尤其是英國首相本傑明·迪斯雷利塞爾維亞希臘則恐懼大保加利亞的建立會減少他們可奪得的鄂圖曼領土。結果,德國首相俾斯麥主動邀請列強參與柏林會議,並最後簽署了《柏林條約》。羅馬尼亞在對土耳其戰爭前與俄國簽下密約,希望保證前者的領土完整。戰爭中,羅馬尼亞付出很大代價,但最後卻很失望。將南比薩拉比亞割讓給俄國,同時獲得北多布羅加作為補償。奧匈帝國因未能擴大其在波黑的影響力而對條約不滿。

圖像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Law, Thomas Erskine Holland, 2008, p.227

外部連結

[編輯]

地圖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