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通泊之戰
和通泊之戰 | |||||||
---|---|---|---|---|---|---|---|
準噶爾之役的一部分 | |||||||
| |||||||
參戰方 | |||||||
清朝 | 準噶爾汗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奉恩輔國公、副將軍) (一等超武公、參贊大臣) (雲騎尉、內大臣兼參贊大臣) |
(第六代準噶爾渾台吉) | ||||||
兵力 | |||||||
23,800 | 30,000 | ||||||
傷亡與損失 | |||||||
7000 | 不明 |
和通泊之戰是雍正九年(1731年),準噶爾汗國首領噶爾丹策零與清朝在和通泊地區(今新疆阿勒泰北與蒙古國邊界地區)展開的一場戰鬥。
戰爭中,準噶爾首領噶爾丹策零正確使用了詐降、誘敵深入、誘敵野戰等兵法,並抓住了北路清軍統帥傅爾丹立功心切的弱點,成功地利用智謀和兵法戰勝了清軍。戰爭以清軍幾乎全軍覆沒、敗陣而逃告終。
因為蒙古語稱湖泊為「淖爾」,所以和通泊之戰又稱和通淖爾之戰。
戰爭起源
[編輯]雍正七年十月,清廷定議出動北、西兩路清軍,堵御準噶爾軍。傅爾丹率部至北線後,駐於阿爾泰。
雍正八年,噶爾丹策零請執叛首和碩特蒙古親王羅卜藏丹津以獻,雍正帝遂命暫緩進兵準噶爾。
雍正八年秋,準噶爾部首先挑釁,遣兵襲擊清朝科舍圖卡倫。再一次點燃清朝與准部的戰爭。
戰爭經過
[編輯]預備階段
[編輯]雍正九年(1731年)四月,為了防範準噶爾軍隊進入喀爾喀蒙古,靖邊大將軍傅爾丹上疏言,科布多(今蒙古吉爾格朗圖)為進兵孔道,請求於此築城,得到批准。清軍在科布多築城。傅爾丹率北路清軍進攻準噶爾。準噶爾以三萬軍隊迎擊。
軍前詐降
[編輯]噶爾丹策零見北路清軍比西路稍疏,遂決意集中兵力,進攻北路,進而劫掠喀爾喀蒙古。因清軍憑城固守,準噶爾騎兵長於野戰而短於攻堅,噶爾丹策零便用計誘清軍出而野戰。噶爾丹策零遣大小策零敦多布於額爾齊斯河上游駐兵,派兩萬兵馬設伏於博克托嶺山谷中。
噶爾丹策零派塔蘇爾海丹巴為諜,故意讓守卡清軍所獲。並詐稱:噶爾丹策零發兵3萬,派大策零敦多布、小策零敦多布分別率領來犯北路。小策零敦多布率駝馬兵兩萬來攻,先鋒軍一千兵馬已至察罕哈達,主力軍在博克托嶺,距離清軍三日路程。噶爾丹策零與其妹夫羅卜藏車凌不睦,令其率兵一萬,駐防於阿里瑪圖沙喇伯勒,以防哈薩克。羅卜藏車凌拒不從命,率其眾奔往噶斯,是以大策零敦多布未至。
貿然發兵
[編輯] 清軍靖邊大將軍傅爾丹不審虛實,貿然發兵一萬,沿科布多河谷西前進,企圖先發制人。
當參贊素圖率領前鋒兵四千人到達和通淖爾附近時,准軍伏兵四出,將清軍包圍。傅爾丹急令後軍增援,均為所敗。
- 前鋒將領:定壽
- 車騎營將領:魏麟、閃文繡
- 奉天兵將領:納秦
- 索倫兵將領:塔爾岱、西彌賴
- 寧古塔兵將領:費雅思哈
- 右衛兵將領:阿三
- 寧夏兵將領:素圖
- 察哈爾兵將領:承保、常祿
- 土默特兵將領:馬爾齊、兗布
- 喀喇沁、土默特兵將領:丹巴、沙津達賴
- 軍餉:法敏、伊都立、巴泰、西琳、傅德
- 護印:內務府正黃旗滿洲、理藩院侍郎永國(字纘侯,巴岳特氏,漢姓伊氏),殉難,授騎都尉世職(載《欽定八旗通志:忠義傳》卷218),入祀功臣廟,友文淵閣大學士高斌作悼亡詩。
戰爭過程
[編輯]六月初九
[編輯]定壽所率第一隊進至扎克賽河,抓獲準噶爾巡邏兵,據言此處距察罕哈達僅 3日路程。準噶爾兵不超過千人,尚未立營。傅爾丹命乘夜速進,行軍數日,並不見敵人。
六月十七
[編輯]清軍又抓獲一名準噶爾兵,言准軍2000屯於博克托嶺。傅爾丹遣素圖、岱豪將3000人前往攻擊。准軍用弱兵佯敗,引誘清軍,而主力2萬已埋伏於山上。
六月十八
[編輯]寶壽之第一隊進至庫列圖嶺,遇准軍,斬 400餘人,准軍驅趕駝馬,翻越山嶺遁。
六月十九
[編輯]傅爾丹大軍至,與前鋒等部會合。
六月二十
[編輯]清軍追敵,進入博克托嶺。遇伏兵四起,據高阜衝擊。傅爾丹督戰,殺敵千餘。塔爾岱、馬爾齊督兵攻奪西山制高點,准軍據險防守,清軍仰攻不利,未能攻下。
六月廿一
[編輯]清軍按以上部署突圍。準噶爾軍發現清軍意圖後,便全力進攻山樑東、西兩軍,時雨雹突至,更給清軍突圍增加困難。傅爾丹派兵援西路,令承保援東路,戰至日暮,未能解圍。
六月廿二
[編輯]覺羅海蘭突圍出,定壽、素圖、馬爾齊皆自殺。西彌賴令索倫兵赴援,兵潰,亦自殺。東、西兩隊清軍全軍覆沒。
六月廿三
[編輯]準噶爾軍乘清軍突圍,立足未穩,又包圍了在和通泊邊水草地集結的清軍大營。傅爾丹親自督兵抵禦,殺叛軍 500人。
樹紅纛之科爾沁蒙古兵被兵擊。樹白纛之土默特蒙古兵在沙津達賴指揮下,奮力拚殺。其餘清軍望見白纛在敵陣中,誤呼「土默特兵陷入敵陣了」遂大潰。
六月廿四
[編輯]永國、覺羅海蘭、岱豪皆自殺。查弼納、巴賽、達福、馬爾薩、舒楞額等將領皆戰死。
傅爾丹雜於士伍中突出包圍圈。傅爾丹率殘兵渡過哈爾噶納河,退往科布多方向。准軍迫至,被擊殺 500餘人。
七月初一
[編輯]戰爭結果
[編輯]副將軍巴賽、查弼納、前鋒統領丁壽等皆戰死,副都統塔爾岱負重傷。
清軍傷亡兩萬餘人,退回科布多時,僅剩兩千人。這是清、准戰爭中清軍損失最嚴重的一次戰役。准部大獲全勝,清軍(幾乎)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