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沽口战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战后的大沽口炮台
英军攻占大沽口炮台

大沽口战役清军英法联军大沽口附近发生的战役。前后共发生三次战斗,最终以大沽炮台被攻陷,清军失败而终结。

战役经过

[编辑]

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以6艘炮艇掩护陆战队近千人向炮台侧面登陆,清军发炮反击,杀伤近百位联军士兵。直隶总督谭廷襄却弃守逃亡,炮台守军孤立无援,清军大约300多人战死,南北炮台陆续被英法联军攻占。1858年5月26日,英法联军沿河到达天津城。1858年6月13日,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俄国特命全权大臣普提雅廷首先签订《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6月23日,桂良和花沙纳在天津海光寺与英、法、美三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1]

1859年6月20日,英、法、美三国公使到达大沽口外,清政府要求公使往北方北塘登陆并由清军保护到北京换约,但遭到拒绝。1859年6月25日,英法联军发兵进攻大沽口展开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英海军司令贺布亲带领12艘军舰于下午3时攻击大沽口炮台,清政府守军发炮反击使英法军舰遭受损伤,有4艘联军军舰被击沉。此后,英法联军屡屡遭受重创于当日夜间撤退。[2]

1860年8月1日,英法联军出动军舰30多艘和陆战队5000人在北塘附近顺利登陆展开第三次大沽口之战[3]之后英法联军从陆续攻下新河塘沽,接着从大沽炮台北侧进攻,清军在奋战后溃败,北炮台被联军攻下。之后僧格林沁咸丰帝命令放弃南炮台,剩余清军撤退到天津。自此大沽口完全落入联军控制。

注释

[编辑]
  1. ^ 抗击英法联军入侵大沽之战. [2010-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7). 
  2. ^ 晚清罕见的外战胜利:第二次大沽口大捷. [2015-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4). 
  3. ^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北塘之战. [2010-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31). 

參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