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立陶宛
立陶宛
立陶宛共和國(立陶宛語:Lietuvos Respublika, 英語:Lithuania),通稱立陶宛(Lietuva; [ˈlʲɛtʲʊvaː]),位於歐洲東北部,是北歐波羅的海三國之一,首都與最大城市為維爾紐斯,另外還有考那斯與克萊佩達等城市。立陶宛全國人口約280萬,面積約6.5萬平方公里,北接拉脫維亞、東南接白俄羅斯、南接波蘭、西南接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西濱波羅的海。
波羅的海東南岸自古為許多支波羅的人部落居住地,1230年代明道加斯漸吞併其他公爵、王公的領土,統一了立陶宛全境並皈依天主教,於1253年接受教宗諾森四世加冕,建立立陶宛王國,1263年明道加斯被刺殺後立陶宛恢復成多神信仰的立陶宛大公國,14世紀時為歐洲最大的國家,領土範圍包括今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波蘭和俄羅斯的一部分。 1569年立陶宛與波蘭確立盧布林聯合,共組波蘭-立陶宛聯邦,18世紀晚期波蘭被列強瓜分,聯邦瓦解,立陶宛土地大部分被俄羅斯帝國併吞。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立陶宛共和國在1918年2月16日簽署立陶宛獨立法案宣佈獨立,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先後被蘇聯與納粹德國佔領,1944年德國敗退後再次被蘇聯佔領,立陶宛民眾以游擊隊對抗蘇聯,一直持續至1950年代。 1989年,立陶宛與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三國民眾進行了波羅的海之路人鏈示威活動,以抗議蘇聯對波羅的海三國的佔領。 1990年3月11日(蘇聯解體前一年),立陶宛通過復國法案,成為第一個自蘇聯獨立的加盟共和國。
立陶宛是北歐理事會、歐洲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委員會、聯合國、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北歐投資銀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神根公約及歐元區等國際機構組織的成員國,立陶宛屬於高收入經濟體並為高人類發展指數國家。
特色條目
立陶宛世界遺產列表: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2年制訂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世界遺產是指對全人類有重要文化或自然價值的遺產項目。 立陶宛於1992年3月31日接受公約,該國自然和文化遺跡因此有資格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截至2020年,該國共有四處遺產入選,均為文化遺產。首先是1994年列入的維爾紐斯歷史中心,此後又在2000、2004和2005年各有一項遺產入選。四項遺產中有半數是跨國遺產項目,分別是與俄羅斯分享的庫爾斯沙嘴,以及與其他九個國家共同擁有的斯特魯維地理探測弧線。
除已入選的四項世界遺產外,立陶宛還有兩項遺產列入預備名單。任何遺產提名《世界遺產名錄》前都必須入選預備名單。
精選傳記
塔達斯·伊瓦納斯卡斯(Tadas Ivanauskas,1882年-1970年)是立陶宛的一位動物學家,為立陶宛大學(今維陶塔斯·馬格努斯大學)的建立者之一,立陶宛科學院院士,並建立了塔達斯·伊瓦納斯卡斯動物學博物館、考那斯動物園(今立陶宛動物園)、考那斯植物園(今維陶塔斯·馬格努斯大學植物園)、文特角鳥類繫放站與祖文塔斯保護區等自然科學機構。
伊瓦納斯卡斯出生於維爾納省利德斯基縣(今屬白俄羅斯),靠近立陶宛、白俄羅斯與波蘭交界處,其父萊奧尼達斯·伊瓦納斯卡斯是講波蘭語的立陶宛人,且為業餘的博物學愛好者。1903年伊瓦納斯卡斯於聖彼得堡皇家大學(今聖彼得堡國立大學)修習自然科學,此時期從來自立陶宛的同學處習得立陶宛語。1918年與妻子霍諾拉塔回到立陶宛開設了一間學校,後擔任立陶宛農業部的顧問,參與創立立陶宛大學,1929年成為動物學系的系主任。1940年至1941年伊瓦納斯卡斯曾短暫任教於維爾紐斯大學,1945年至1950年任立陶宛科學院生物研究所所長,1946年至1956年再度到維爾紐斯大學擔任動物學系系主任,1954年至1970年於考那斯醫學院(今立陶宛醫學院)擔任教授。
1941年伊瓦納斯卡斯獲選為立陶宛科學院院士,1946年,伊瓦納斯卡斯獲頒1941-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中忘我勞動獎章。1982年,立陶宛科學院設立了塔達斯·伊瓦納斯卡斯獎以紀念他的貢獻。
分類
精選圖片
你知道嗎?
- 哪首歌曲代表立陶宛參戰2017年歐洲歌唱大賽?
- 哪位波蘭立陶宛聯邦軍事家曾率軍攻入莫斯科,並俘虜沙皇瓦西里四世?
- 哪位波蘭立陶宛貴族女性曾參與十一月起義,並被波蘭、立陶宛和白俄羅斯等國視為民族英雄?
- 哪位波蘭立陶宛聯邦貴族擁有綽號「雷維拉」?(圖)
- 伊凡三世曾利用過哪位波蘭王后的東正教信仰作戰爭藉口之一在1500年再挑起莫斯科-立陶宛戰爭?
- 哪一座博物館成立於1856年,是前立陶宛大公國境內第一座公共博物館?
歡迎參與
- 條目請求:
- 需要擴充或翻譯的條目:
- 需要專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