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立陶宛歷史 (1219年—1295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立陶宛自明道加斯統治時期至當代的領土變遷概況

立陶宛1219年至1295年間歷史,是關於第一個立陶宛國家,立陶宛大公國的建立與早期歷史。立陶宛的史前時代於十三世紀初期畫下句點。從此以後,立陶宛歷史便以編年史、條約與其他文字記錄記載。1219年,二十一名立陶宛公爵加利西亞-沃里尼亞王國簽下了和平條約。此事件普遍被視為波羅的海族群的團結與統一的首次證明[1]。儘管利沃尼亞騎士團條頓騎士團二個基督騎士團之間不斷的交戰,立陶宛大公國最終仍順利建國,並掌管了黑俄羅斯波羅茲克明斯克等疆域,及其他當今立陶宛國土以東的疆土。現今的立陶宛在基輔羅斯崩潰後已逐漸衰弱。

首位冠上大公頭銜的統治者是明道加斯。他普遍被公認是建國者,統一波羅的海族群並建立了公國的人。然而,部分學者對此觀念提出異議,辯指在明道加斯之前,可能早在1183年[2],便存在了一個有系統的國家[3]。在與他的外甥一同平定了一場對內戰爭後,明道加斯於1251年受洗,並於1253年受加冕為立陶宛國王。然而,1261年,他打破了與利沃尼亞騎士團之間的和睦,可能甚至拋棄了基督教信仰。1263年,明道加斯遭突安尼歐塔(Treniota)暗殺,結束了立陶宛早期的基督教王國。接下來的120年,立陶宛成了非基督教的帝國,在北方十字軍企圖使他們的國土基督教化期間,抵抗著條頓與利沃尼亞騎士團。[4]

在明道加斯死後,由於七名大公在接着的三十二年間擁有頭銜,而導致立陶宛大公國進入了一段相對不穩定的時期。人們對此時期的了解甚少,僅知道幾丁米尼王朝(Gediminid)在1280年被發現。儘管國情不穩定,大公國並沒有瓦解。維加尼斯於1295年取得權力,並在接下來的二十年,為公國在幾迪米納斯(Gediminas)與其子歐爵達斯(Algirdas)領導下的拓展與強盛,打下了堅固基礎。大公國建立於1219年至1295年間,而1295年後則開始它向外擴張的時期。

建國

[編輯]

波羅的海的統一

[編輯]
波羅的海部落於約十三世紀的地圖。波羅的海東南岸地區的東部居民以棕色標明,西部居民則示以綠色。

波羅的海東南岸地區的居民,因受到來自德國宗教騎士團侵襲的外來威脅,而被迫使團結抵抗外敵[5]。1202年,里加主教亞伯特成立了聖劍兄弟騎士團,以促進基督教化,進而征服里加灣附近的利沃尼亞人庫洛尼亞人賽米加里人愛沙尼亞人。它打了幾場成功的戰役,並為立陶宛領土帶來了極大的威脅。騎士團的侵略在1236年撒羅戰役的挫敗後終止,在此戰役後騎士團幾近瓦解[5]。最後,它與條頓騎士團合併,並繼續它對波羅的海人民的侵略,其被稱作「Reisen」。

1226年,馬佐夫舍康拉德一世條頓騎士團提供齊姆諾做為作戰的基地,換取對他的國土的保衛與對普魯士人的征服。1230年,騎士團適應了齊姆諾,建了一座城堡,並開始侵襲普魯士人的領土。歷時四十四年,儘管期間普魯士人曾二度起義對抗他們,騎士團攻克了大部分的普魯士人部落。此後,騎士團花了九年的時間征服那杜魯維人(Nadruvian)、斯卡維人(Skalvian)與約特文基人(Yotvingian),而自1283年起,他們取得了絕佳的位置,從國境以西之處,威脅著初建國的立陶宛。[6]

已知的立陶宛軍事考察[5]
年分 對利沃尼亞 對俄羅斯 對波蘭 合計
1201–10 12 5 1 18
1211–20 7 6 2 15
1221–30 2 3 2 7
1231–40 - 4 1 5
1241–50 3 9 3 15
1251–60 - 6 3 9
1261–63 2 2 2 6
合計 26 35 14 75

參考資料

[編輯]
  1. ^ Jakštas, Juozas. Beginning of the State. Albertas Gerutis (ed.) (編). Lithuania: 700 Years. translated by Algirdas Budreckis 6th. New York: Manyland Books. 1984: 45–50. . ISBN 0-87141-028-1. 
  2. ^ (立陶宛文) Baranauskas, Tomas. Mindaugo karūnavimo ir Lietuvos karalystės problemos. Voruta. March 23, 2003, 6 (504) [2006-09-17]. ISSN 1392-06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31). 
  3. ^ Simas Sužiedėlis (編). Mindaugas. Encyclopedia Lituanica III. Boston, Massachusetts: Juozas Kapočius: 538. 1970–1978. 
  4. ^ Rowell, C. S. Lithuania Ascending: A Pagan Empire Within East-central Europe, 1295–1345.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06-24: 302–304 [2007-01-02]. ISBN 052145011X. 
  5. ^ 5.0 5.1 5.2 Kiaupa, Zigmantas; Jūratė Kiaupienė; Albinas Kunevičius. Establishment of the State. The History of Lithuania Before 1795 English. Vilnius: Lithuanian Institute of History. 2000: 45–72 [1995]. ISBN 9986-810-13-2. 
  6. ^ (立陶宛文) Kulikauskas, Gediminas. Ordinų raida XIII–XIV amžiuose. Gimtoji istorija. Nuo 7 iki 12 klasės. Vilnius: Elektroninės leidybos namai. 2002 [2006-12-31]. ISBN 9986-9216-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17). 

外部連結

[編輯]
  1. Gudavičius, Edvardas (1996). "Following the Tracks of a Myth". Lithuanian Historical Studies.
  2. Baranauskas, Tomas (2000). "The Formation of the Lithuanian State". Lietuvos.net
  3. Baranauskas, Tomas (2006). "Chronology: High Middle Ages (1183–1283)". Lietuvo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