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百科全書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英百科全書

百科全書(英語:encyclopedia)是概要介紹人類全部知識或某一特定領域或學科的工具書或摘要(compendium)。百科全書按照字典順序或專題類別劃分條目[1]。百科全書條目比大多數詞典中的詞條更長、更詳細[1]。一般來說,不同於專注於詞彙語言學資訊(如其意思、發音、用法和語法形式)的詞典詞條,百科全書條目側重於條目標題中命名的主題的事實資訊[2][3][4][5]

百科全書已經存在了2,000年左右,自那時以來,百科全書的語言(用國際性主要語言編寫還是用本土語言)、規模(很小還是多卷)、意圖(呈現全球還是有限範圍的知識)、文化觀念(權威、意識形態、說教、功利)、編者群(資格、風格)、讀者群(教育程度、背景、興趣、能力)以及用於製作和分發的技術(手寫手稿、少量或大量印刷、互聯網製作)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作為專家組譯的可靠資訊的重要來源,可以在圖書館、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中的明顯位置找到。

20世紀數字和開源版本的出現大大擴充了可訪問性、作者群、讀者群和百科全書條目的多樣性,也引起了對百科全書是什麼,以及把傳統組裝、評價紙質百科全書的標準用於如今這種動態製作模式是否適當的質疑。

詞源

[編輯]

Encyclopædia」一詞最早出自希臘語ἐνκύκλιoς」(拉丁轉寫:enkyklios,意為「迴圈的,周期性,平常的」)和「παιδεία」(paideia,指「教育」)。含義是「普通教育,從字面上說就是一個想接受通才教育的人所應該學習的藝術和科學知識」[6]。古羅馬學者昆體良在其《演說術教程》(Institutio oratoria)中用該詞表示綜合教育[7]:40。在抄錄過程中謬傳為新拉丁語詞encyclopædia,隨後又進入英語,最先記載於1531年[6]。在新拉丁語中該詞被選中作為一本覆蓋各科知識的參考著作的書名。這個詞首次出現在一般文學作品的記錄見於1532年法國作家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巨人傳[8][9],仍然是教育之意[7]:40。1559年保羅·斯卡利傑巴塞爾出版的《百科全書,或神與世俗學科知識》(Encyclopaedia seu orbis disciplinarum tam sacrarum quam prophanarum epistemon)中首次使用「百科全書」作為書名[7]:40。但是這本書知者甚少,因此也有人認為是拿騷阿斯特德(Johann Heinrich Alsted)在1630年出版的《七卷本簡明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Septem Tomis Distincta)是第一個把「百科全書」用作書名[7]:40-41的書籍。

中國的百科全書是20世紀初由西方引進。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時的學者李煜瀛是最早進行西方百科全書研究之人。關於百科全書的名稱,他在《世界學典書例答問》中說:「四十年前煜首譯『encyclopedia』為『百科類典』,後中國因受《四庫全書》命名的影響,改譯為『百科全書』。近二世紀專科的encyclopedia出版頗多,在中文有《中國文學百科全書》等。文學本百科中之一科,固然其中亦可析為多科,然於一科之名下,復系以『百科』二字,終覺不甚妥當。且『全書』二字,在中文易與『四庫全書』之叢書式的全書相混,不足表示其為另一書體,故煜後又改譯為『學典』。『學典』,即拉丁文『encyclopædia』(英法文略同),有『所講的學術環繞在內』之意。後凡包括一切學術在內一呈顯知識世界且多系按辭典次序排列的書,每用此詞以構成其書名,於是此詞成為書體之一種。」[來源請求]

歷史

[編輯]

時間線

[編輯]

古代百科全書

[編輯]

百科全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最早把知識進行分類,並編寫了全面講述當時學問的講義,這些講義被認為是百科全書的萌芽。也由此被西方比較多的學者奉為「百科全書之父」。也有人認為亞里士多德的老師柏拉圖才是「百科全書之父」。還有人認為留下了記述各種學問的殘篇的斯彪西波是「百科全書之父」。俄國學者則認為德謨克利特是「百科全書之父」[7]:3

百科全書型的作品在人類歷史上並不少見,古羅馬瓦洛學科要義九書》(Disciplinarum libri IX)和《聖俗事物古蹟》(Antiquitates rerum humanarum et divinarum)、羅馬時代老普林尼博物志》皆為西方具有百科性質之著作。

中世紀

[編輯]

中世紀時的百科全書大多是修道院的神父們編寫的教科書性質的大部頭作品。到了後期,百科全書的編纂受到培根科學分類法的影響,書的作者也逐漸演變成多人合作的形式[7]:21

中世紀有法國神學家歐坦的洪諾留英語Honorius of Autun編撰的《世界寶鑑》(Imago mundi)、聖依西多祿編著的《詞源》、博韋的樊尚Vincent de Beauvais)編著的《大寶鑑》(Speculum majus),其中大寶鑑是18世紀前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共有80卷。但直到16世紀的西方,才開始出現「百科全書」這個名詞。最早將「百科全書」用於書名的,是德國人斯卡利傑德語Paul Scalich,在巴塞爾出版。17-18世紀培根所著的《偉大的復興》(Instauratio magna)影響了後世百科全書的分類和編纂。

現代百科全書

[編輯]
狄德羅等人的《百科全書

古代的許多作家都曾經試圖全面地記錄人類的所有知識。但是,約翰·哈里斯才被認為是第一個創立了現代意義上的百科全書。

最著名的早期百科全書要屬法國的《百科全書,或科學、藝術和工藝詳解詞典》,由達朗貝爾狄德羅編寫,並於1772年完成,共28卷,71, 818條條目,2,885張插圖。也因此狄德羅被稱為現代百科全書之父[7]:3。而在此前比較受歡迎的一部百科全書——英國的伊弗雷姆·錢伯斯的《百科全書:或藝術與科學通用字典》則開創了百科全書的「參見」系統[7]:45。法國19世紀後出版的拉魯斯百科全書系列影響頗大[7]:149

18世紀法國學者阿萊茲Alletz)在1766年編纂出版了一部4.5x7.5英寸的袖珍本《小百科全書》(Petite Encyclopédie),是當時最小的百科全書[7]:39。《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最早時也十分樸素:從1768年到1771年只出版了三卷。

19世紀德國的布羅克豪斯開創了社交詞典派百科全書,其編纂方法影響了歐洲很多國家百科全書的編寫[7]:148。此外,德國比較有名的百科全書還有《邁耶百科詞典》和《赫德爾大百科全書[7]:148

俄國19世紀的百科全書受到德國布羅克豪斯的影響就很大。1891年加爾別爾出版公司出版了8卷本《布羅克豪斯百科全書》的俄文版《案頭百科詞典》,後幾經改變成為《格拉納特百科詞典》。1890-1907年俄國印刷業者艾弗隆與德國布羅克豪斯合作推出了《布羅克豪斯-艾弗隆百科詞典》,共82卷和4卷補編,由俄國學者撰寫。[7]:58-59

意大利的現代百科全書以《意大利百科全書》為代表。其他還有《UTET百科大詞典》和《伊諾第百科全書》。西班牙的百科全書歷史只有100多年,比較出名的有《歐美插圖大百科全書》,《薩爾瓦特百科詞典》、《拉沃爾百科全書》以及《里亞爾普百科全書[7]:151-153

隨着百科全書的發展,現代百科全書具有完備的檢索系統,包括索引、參見和分類系統等,條目內容更加趨向於圖文並茂,電腦的應用則使百科全書更加方便檢索和查閱。[7]:68-69

國家線

[編輯]

中國

[編輯]

中國漢朝初年的《爾雅》,是中國百科全書性質著作的淵源。

中國古代的類書是一種百科全書式的資料組譯。第一部類書《皇覽》是西元220年魏文帝主編,已散失。歷代的類書還有杜公瞻編珠》、歐陽詢藝文類聚》(100卷)、虞世南北堂書鈔》、徐堅初學記》、李昉宋太宗之命而主編之《太平御覽》、1267年南宋王應麟編《玉海》,共240卷。明朝初期的《永樂大典》共有22937卷[10],另說22877卷,被認為是最早的接近現代意義上的百科全書,但大部分已散失。清朝康熙開始,由陳夢雷編《古今圖書整合》,到了雍正初年,又由蔣廷錫繼續。民國初年陸爾奎的《辭源》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的百科辭典。1930年,楊家駱編輯《中國學術百科全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78年至1993年耗時15年編寫了《中國大百科全書》,全套共分74冊,涵蓋66個學門領域,8萬多個條目。[11]其總編輯姜椿芳也被認為是中國現代百科全書的奠基人[7]:3-4。1981年,中華民國出版了《中華百科全書》,總計十冊,分三十八種類別,約一萬五千餘條條目。[12]

日本

[編輯]

日本受到唐朝文化的影響,平安時代開始也出現了類書。第一本是源順在934年編寫的《和名類聚抄》。1446年出版了《壒囊鈔》,匯集了日本和中國的佛教與世俗事物知識。江戶時代寺島良安模仿中國的《三才圖會》所撰的《和漢三才圖會[7]:29-30

19世紀編成的類書《古今要覽稿》已經具有近代百科性質,1914年完成的《古事類苑》則更加接近於百科全書[7]:29-30。1916年後有現代的百科出現,《廣文庫》可能是第一部,其後三省堂出版了《日本百科大辭典》10卷。此後還有《大百科事典》、《國民百科大辭典》(18卷)、《世界大百科事典》、《不列顛國際大百科事典》、《兒童世界百科》(17卷)、《阿波羅百科事典》(3卷) [13]和漢三才圖會(105卷81冊)[14]等。

阿拉伯

[編輯]
一套三冊的《波斯百科全書

阿拉伯世界的第一部百科全書是《傳統菁華》(阿拉伯語:كتاب عيون الاخبار‎,Kitāb ʿUyūn al-Akhbār),由伊拉克伊本·古泰拜أبو محمد بن قتيبة الدينوري‎,Ibn Qutaybah,826年-889年)主編,後由伊本·阿卜德改編為《珠練》。975年至997年,波斯學者花剌子模ابوعبدالله محمد بن احمد بن یوسف خوارزمی کاتب‎,Muhammad ibn Ahmad al-Khwārizmī)編了《科學之鑰》。其後一個宗教團體精誠兄弟會編著了一本《精誠兄弟會典》。13世紀時埃及歷史學家阿爾努韋利(al-Nuwairi)用20年時間編成《文化智能之的》。[7]:28

現代阿拉伯百科全書發端於19世紀黎巴嫩學者布斯塔尼بطرس البستاني‎,Butrus al-Bustani)與其兒子編寫的《百科全書[7]:28-29阿伯特·里哈尼的《阿拉伯百科全書》於1955年出版,單卷本。

體例

[編輯]

在古代,類似百科全書的著作可以由一個人全部編輯完成。但是到了現代,由於資訊爆炸,一個人或幾個人已經不可能完成一部規模浩大的百科全書的編纂工作。這樣就需要制定體例,確定編纂的準則,以解決眾多編纂者之間的矛盾[15]

百科全書的體例包括許多方面。包括條目名稱設計、條目編寫提綱、撰稿人書寫格式、配圖要求、外文書寫和翻譯規則、成書格式等。其中《蘇聯大百科全書》是現有百科全書中體例最為詳盡的一部,其第三版的編寫體例周詳而細緻,十分全面,總共折合漢字有20萬字上下。例如醫學大類下分疾病條目、病理學條目、治療方法條目、藥物類條目、藥劑類條目、醫療器械條目、療養地條目、醫療機械條目、醫學職業條目等[15]

現代百科全書的編纂受到弗蘭西斯·培根的《新工具論》的影響很深。框架設計按照知識體系結構進行分類。而中世紀時的百科全書則多是按照七藝或上帝創世的方式分類[7]:42

與其他工具書的區別

[編輯]

百科全書不同於詞典等其他的工具書。詞典等是對詞語條目進行釋義,而百科全書是對條目作知識的介紹。因此百科全書比其他工具書使用更多的圖像來輔助知識的介紹。而且百科全書對條目的闡釋也比其他工具書詳細,常需要分成許多的小標題[15]

種類

[編輯]
  • 大百科全書(20卷以上)
  • 小百科全書[7]:38-39
    • 小開本的袖珍百科全書
    • 單卷本的百科全書
    • 兒童百科全書
  • 百科詞典
  • 綜合性百科全書:主要以非專業讀者為對象
  • 專業性百科全書

編排方式

[編輯]

西方現代百科全書大多按字母順序編排。注重檢索功能的話,一般採用小條目的編纂思想。注重百科全書教育功能的則採用大條目的方式。修訂的方式有再版制、補卷制、出版年鑑和連續修訂製4種[15]

百科全書中常見的一些編排方式[15]

  • 字順編排
  • 分類編排
  • 大類編排,條目按字順編排

百科全書的條目

[編輯]

百科全書的條目包括標題、正文內容和圖表等。在百科全書的編纂中,條目的命名非常重要。好的命名應該便於檢索,有學者認為條目應該都是獨立的主題,應以方便讀者的檢索為準則。另外,條目的主題應該是客觀形成的,而不是人為擬定的。例如海灣戰爭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而「狗的神話」則是人為擬定的主題[16]

條目的命名應該清晰明確,不能含糊不清。例如「新型武器」,很難界定「新型」的劃分[16]

百科全書條目的選擇有一些共通性的原則[16]

  1. 獨立主體原則:主體應該是相對獨立的,就像我們去一個公司辦事,我們先想到的是公司的名稱、地址,而不是其中的某個部門。
  2. 客觀形成原則:這個主題應該是人們在了解,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客觀形成,為人所熟知,而不是人為擬定的。如創世神話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神話題材類型,但是「狗的神話」就是一個人為概括的主題。因此缺少公認的規範性確定性
  3. 單一主題原則:如「時間和空間」是兩個主題,應該分設。
  4. 準確性原則:條目的名稱應該準確的表明條目的主題。
  5. 通用性原則:應該使用規範的或約定俗成的名稱。
  6. 名詞性原則:條目名稱應該是名詞性的,靜止的。如「解放海南島」應該改成「海南島戰役」
  7. 簡要性原則:如使用「唐詩」,而不用「唐代詩歌」。
  8. 非研究原則:百科全書不是研究論文。
  9. 非應用原則:百科全書不是為了指導具體的應用。

電子化百科全書

[編輯]

百科全書的分類結構以及不斷更新的特點使它非常適合線上或離線的電腦格式。隨着資訊科技的發展,大多數主要的百科全書現在都已經不同程度的電子化了。基於光碟CDDVD等)出版物擁有攜帶方便、成本低廉的優點,同時電子百科全書還可以包含各種傳統媒體無法承載的多媒體格式,例如動畫、音像或視像。概念有關聯的文章之間的相互連結也是一個重要的優勢。線上的百科全書則擁有動態的優點:新的資訊幾乎可以立即被呈現,而不用等到下一次的出版。

歷史

[編輯]

使用一台自動機器來編寫一部百科全書的想法可以追溯到H·G·威爾斯(H. G. Wells)的短篇小說大腦世界》(World Brain,1937年)以及萬尼瓦爾·布什(Vannevar Bush)的科學文章《我們也許會想》(As We May Think,1945年)。之後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泰德·尼爾森世外桃源計劃(1960年)。

利用互聯網來編寫一部免費百科全書的構想則在20世紀90年代初被提出。這些活動的一個分支是舊版本的百科全書的電子化。1995年1月,古登堡計劃開始出版《大不列顛百科全書》1911年第11版的ASCII版本,但是由於方法上的分歧,在第一卷出版後整個計劃就終止了。2002年,另一方出版了整套28卷的1911年版《大不列顛百科全書》電子版,發表在1911 Encyclopedia Britannica網站上[17];版本中加入了版權聲明,但是該聲明應無法律效力。其他的電子化計劃則出版了許多其他的百科全書,例如由基督教經典圖書館出版的電子Easton聖經辭典(1981年)。

另一個更有趣的分支則是編寫全新的、自由免費的百科全書。1991年,討論群組alt.fan.douglas-adams的參與者開始了一個以出版真正的《銀河系漫遊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Galaxy)百科全書的計劃。該百科全書是出現在道格拉斯·亞當斯(Douglas Adams)的小說中的一個虛構的百科全書。該計劃就是星係指導計劃(Project Galactic Guide)。儘管最初的宗旨是百科全書只能包括真實的條目,但之後政策改變,允許並鼓勵半真實及虛構的條目出現。星係指導計劃包含了超過1700條條目,但從2000年起就沒有新條目加入。

1993年,一個叫做Interpedia的計劃開始被廣泛討論;它的計劃是編寫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互聯網百科全書。但該計劃為還未開始就夭折,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使得建立一個有效的搜尋引擎似乎成為更緊迫的任務。

2001年初,基於Wiki技術的互聯網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上線,這是一個自由、多語言的百科全書協同運作計劃。維基百科創立之後,取得了迅猛的發展,目前已躋身世界流量前十大網站之列,是當前最為成功的網絡百科全書計劃。同時Wiki技術亦為人熟知,並為其他網絡百科全書計劃所使用和借鑑。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Hartmann, R. R. K.; James, Gregory; James, Gregory. Dictionary of Lexicography. Routledge. 1998: 48 [2010-07-27]. ISBN 0-415-14143-5. 
  2. ^ Béjoint, Henri (2000). Modern Lexicograph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p. 30–3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829951-6
  3. ^ Encyclopaedi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0-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6). An English speakinglexicographer, H.W. Fowler, wrote in the preface to the first edition (1911) of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language that a dictionary is concerned with the uses of words and phrases and with giv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things for which they stand only so far as current use of the words depends upon knowledge of those things. The emphasis in an encyclopedia is much more on the nature of the things for which the words and phrases stand. 
  4. ^ Hartmann, R. R. K.; Gregory, James. Dictionary of Lexicography. Routledge. 1998: 49 [2010-07-27]. ISBN 0-415-14143-5. In contrast with linguistic information, encyclopedia material is more concerned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objective realities than the words or phrases that refer to them. In practice, however, there is no hard and fast boundary between factual and lexical knowledge. 
  5. ^ Cowie, Anthony Paul. The Oxford History of English Lexicography, Volume 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22 [2010-08-17]. ISBN 0-415-14143-5. An 'encyclopedia' (encyclopaedia) usually gives more information than a dictionary; it explains not only the words but also the things and concepts referred to by the words. 
  6. ^ 6.0 6.1 encyclopedia. Dictionary.com. [2011-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26).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金常政. 百科全书的故事. 北京: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5-03. ISBN 7501326231. 
  8. ^ Bert Roest. Compilation as Theme and Praxis in Franciscan Universal Chronicles. Peter Binkley (編). Pre-Modern Encyclopaedic Texts: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Comers Congress, Groningen, 1–4 July 1996. BRILL: 213. 1997. ISBN 978-90-04-10830-1. 
  9. ^ Sorcha Carey. Two Strategies of Encyclopaedism. Pliny's Catalogue of Culture: Art and Empire in the Natural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17. ISBN 978-0-19-925913-7. 
  10. ^ 大英百科Q&A. [2006-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2). 
  11. ^ 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資料庫簡介. Wordpedia 智能藏 - 百科知識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8). 
  12. ^ 中華百科全書特色. 中國文化大學.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9). 
  13. ^ 《中國大百科》,《平凡社》
  14. ^ 和漢三才図會(本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長野電波技術研究所附屬図書館)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孫關龍,百科全書從體例開始,編輯學刊.2002(5).53-55
  16. ^ 16.0 16.1 16.2 胡人瑞]],百科全書選條的幾個問題,編輯之友.2001(4).-36-39
  17. ^ 網址:http://1911encyclopedia.org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7-1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