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
儒家經典 | |
---|---|
五經 | 傳 |
九經 | |
易 書 詩 禮(儀禮/周禮) 春秋 |
禮記 春秋左氏傳 春秋公羊傳 春秋穀梁傳 |
七經 | 十二經 |
論語 孝經 |
尔雅 |
十三经 | |
孟子 |
《尔雅》 | |||||||||||||||||||||||||||||
繁体字 | 爾雅 | ||||||||||||||||||||||||||||
---|---|---|---|---|---|---|---|---|---|---|---|---|---|---|---|---|---|---|---|---|---|---|---|---|---|---|---|---|---|
简化字 | 尔雅 | ||||||||||||||||||||||||||||
|
《尔雅》乃中国最早的一部訓詁書,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单语言词典[1]。至今《尔雅》仍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時會參考的一部著作。
《爾雅》原本只是純粹的一部詞典,與儒家並無關係,但後世儒家將其列入十三經中,使其成為儒家的經典著作。《汉书·艺文志》稱漢代重視經學,爾雅便是正宗的經學解釋書。作为儒家之经典。唐朝时,是学馆生徒必读书之一[2],後便归类为训诂书,列位於十三经之中。清四庫全書中為經部。
書名考
[编辑]歷來關於《爾雅》書名的來歷有不同的解釋。
傳統認為《爾雅》書名中“爾”通“邇”,是“近”的意思;“雅”為“正”之義,为官方语言,即“雅言”。“讀音尔雅”就是正確的、接近于故訓的语言。[3]例如刘熙《释名·释典艺》中说:“《尔雅》:尔,昵也;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另外,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说:“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
辛德勇認為“爾雅”不宜理解為述賓短語“近正”,其中“爾”通“薾”,是“美盛”的意思。援引《史記·儒林列传》“文章爾雅,訓辭深厚,恩施甚美”與《史記·三王世家》“稱引古今通義,國家大禮,文章爾雅”,認定“爾雅”實為漢代習語,意即“美麗典雅”[4]。以此為名,表明全書記載的是各類華辭雅言及其訓釋。
非但“尔”字可能通假,“雅”字也可能通假。黄侃《尔雅略说·论尔雅名义》:“雅、夏错见,明雅即夏之假借也。”“雅言”即是“夏言”,指称的是当时中原的官话。杨端志提到,上古时期,书名中有时会使用假借字,《尔雅》不是孤例,此外还有《尚书》的“尚”通“上”。[5]
“爾”“雅”二字上古聲紐也相近,亦有可能為一雙聲聯綿詞,與“咿呀/咿啞”“裊娜/嫋娜”類似。
历史
[编辑]它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相传《尔雅》为周公、孔子或其弟子所撰。《漢書》只記錄《爾雅》三卷二十篇,未有姓名;張輯《上廣雅表》中指出了幾種猜測:「周公著爾雅一篇⋯⋯今俗所傳三篇爾雅,或言仲尼(即孔子)所增,或言子夏所益,或言叔孫通所補,或言𨙶郡梁文所考,皆解家所說⋯⋯疑莫能名也。」[6]:17
也就是說,《爾雅》大可能是一種故訓彙編。但唯周公所作之說是完全無根據的,以其中文字考慮,最有可能是周秦之際[7]:141,漢武帝之前(即公元前二世紀之前),因為漢武時代已見《爾雅注》[6]。学者们认为,《尔雅》应是摘自对先秦文本,特别是《诗经》的注疏。李约瑟等(1986:191)将《尔雅》的成书年代置于公元前4世纪晚期到公元前2世纪早期之间,核心部分可能有部分可以追溯回公元前6世纪,后续补充可能持续到公元前1世纪。
首先试图对《尔雅》不同部分分别定年的尝试始于初唐经学家陆德明(556-627),他认为周公只参与编写了《尔雅·释诂》,剩余部分的年代要更晚些(Needham 1986):190。日本史学家、汉学家内藤湖南分析《尔雅》文本,推断其可能源自战国初期,稷下学宫自约325 BC开始掌握了大量资料,文本在秦汉年间被进一步扩充并稳定化。内藤湖南将《释诂》与儒家学派的第一代(450-400 BC)相关联,《釋親》至《釋天》是荀卿时代(300-230 BC)的产物,也有晚至90 BC的增补,地理内容《釋地》至《釋水》则是战国晚期至汉初的(300-200 BC),博物学内容《釋草》至《釋獸》则延续到文帝末年(300-160 BC)最后一章《釋畜》是汉文帝或汉景帝(180-140 BC)时期的。
《尔雅》是汉代中国古代经典中最有权威的词典学指南,宋代儒学家们将其归入十三经。目前唯一传世的早期注疏是郭璞(276–324)所作《爾雅注》(c. 310),其他已散佚注疏主要有劉歆《爾雅樊氏注》(1世纪初)、三国经学家孙炎作《爾雅音義》(3世纪晚期),其中用反切注音(Needham 1986):191。
上述《尔雅》注疏在唐朝大多还有保留,但到宋朝大都亡佚了,于是人们重振了对《尔雅》的兴趣(Needham 1986):192。北宋初学者邢昺著有《爾雅疏》(c. 1000),其被普通文学作品和医学本草经大量引用。一个世纪后,陸佃著《埤雅》(1096)和《爾雅新義》(1099)。南宋学者羅願著有(1174)《爾雅翼》。清朝学者邵晋涵(1743–1796)著有《爾雅正義》,博物学家郝懿行著有《爾雅義疏》(1808-1822)。
在汉语辞书学史上,几乎所有词典都以部首排序,此方法最早见于《说文解字》。以《尔雅》为首的“雅書”则是以语义类别来排序。明朝学者郎奎金分类并编篡了《五雅》:《尔雅》(c. 150 BC)、《小尔雅》(c. 200)、《佚雅》、《广雅》(c. 230)和《埤雅》(1125)。后期更重要的雅书是明代思想家方以智所编《通雅》(1579)、朱謀㙔《駢雅》(1587)、吴玉搢《別雅》(c. 1745)和史夢蘭《疊雅》(1864)(tr. Xue 1982):155。《永乐大典》(1408)等《类书》实际上也用的是语义排序法。
目錄構成
[编辑]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尔雅》3卷20篇。唐朝以後《爾雅》被列入「經部」,成為了儒家經典之一。现存《尔雅》为19篇,与班固所说的20篇不同。有人认为这主要是分篇的方法不同,而清朝的宋翔凤则认为原来有一篇“序”失落造成的。
現存十九篇為:
- 《释诂》——对古代同训词的解释
- 《释言》——对动词和形容词等常用詞的解释
- 《释训》——對联绵词和词组及形容词和副词等情貌描述詞的解释
- 《释亲》——對亲属的称呼的解释
- 《释宫》——对宫室建筑的解释
- 《释器》——对日常用具、饮食、衣服的解释
- 《释乐》——对乐器的解释
- 《释天》——对天文历法的解释
- 《释地》——对行政区划的解释
- 《释丘》——对丘陵、高地的解释
- 《释山》——对山脉的解释
- 《释水》——对河流的解释
- 《释草》——对草本植物的解释
- 《释木》——对木本植物的解释
- 《释虫》——对昆虫的解释
- 《释鱼》——对鱼类的解释
- 《释鸟》——对鸟类的解释
- 《释兽》——对动物的解释
- 《释畜》——对动物的解释
由于对古人的词语分类原则并不是很清楚,因此对前3篇诂、言、训之间的界限,现在并没有明确的认识,这3篇的解释也很模糊。13-19篇是对于生物的一些解释。但是其分类与现在很多地方差异很大,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時代的觀點有別之故。例如“鼯鼠”由于会飞行,便将它归到释鸟中。
注疏
[编辑]因爾雅解釋甚簡,其所涉及之許多語言知識不易為人理解,故之後出現許多注釋、考證爾雅之著作,如:
- 《爾雅註疏》——晉郭璞注《爾雅注》;北宋邢昺疏《爾雅疏》。十三經注疏之一。
- 《爾雅古注》——清馬國翰。
- 《爾雅正義》——清邵晉涵。
- 《爾雅義疏》——清郝懿行。
- 《爾雅匡名》——清嚴元照。
- 《爾雅草木蟲魚鳥獸釋例》——清王國維。
評價與影響
[编辑]批評略覽
[编辑]《爾雅》雖然於古代,是一本文人必讀經典,且是通往仕途之路上的必修課。但是如果從當代文字學之角度來評論,爾雅還是有缺點的,對於此點,歷代小學家皆有批評,在此引用王力之論點,為學者之參考[6]:
- 不明確多義,易誤解。比如《釋言》中有:「貽,遺也」,而《說文》中又有:「遺,亡也。」假使以貽字解釋亡,就將造成錯誤等。
- 不明確用處,易誤傳。比如恪、欽二字皆是「敬也」,而此詞性則不同,卻被一同羅列。諸如此類,還有同字多義也會造成誤會。
- 不明確定義,多訛合。
故而後人作書時,常常注意到這些點,進而有了改進,見朱駿聲之《說雅》、陳奐之《毛詩傳義類》等書。 《爾雅》被視為中國名物的不祧之祖。[8]而其對「名物訓釋方式和分類方式影響了後世訓詁學著作的編纂,從而形成了中國古代以爾雅及其嫡傳諸書為中心,旁及《方言》《釋名》及其各種專業書、類書等的名物研究系統。」[8]
對周邊國家之影響
[编辑]在律令制下的日本(公元7世紀至10世紀),大學寮制度中將其作為與《昭明文選》和正史並列的文章道(紀伝道)之教科書。平安朝中期源順還受其影響編撰了和名類聚抄一書,至今仍是研究和訓和古漢語的重要材料。而到了江戶時代,又有仿者貝原好古作《和爾雅》(1694年)和新井白石作《東雅》(1719年,「東瀛爾雅」之意)。
群雅之象
[编辑]后世还出了许多依假《尔雅》而写的著作,其謂「群雅」。大有:
- 託名孔鮒之《小尔雅》(抽自偽書《孔叢子》第十一篇)
- 三國魏張揖《廣雅》
- 宋朝陸佃《埤雅》
- 宋朝羅願《爾雅翼》,共三十二卷。[9]
- 明朝萬歷年間朱謀《駢雅》
- 明朝方以智《通雅》
- 清朝胡世琦 《小尔雅义证》[10]
- 清朝胡承珙 《小尔雅义证》
- 清朝王煦《小爾雅疏》[11]
- 清朝吴玉搢《別雅》
- 清朝洪亮吉《比雅》
- 清朝史夢蘭《疊雅》
- 清朝葛其仁《小爾雅疏證》[12]
- 清朝光緒十六年(1890年)宋翔鳳《小爾雅訓纂》[13]
- 清朝《小尔雅校证》
相關論著
[编辑]以下是相關參考論著資料書目[註 1](更多后世参考文献见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爾雅》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相關
[编辑]註釋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引用
[编辑]- ^ 金常政. 百科全书的故事.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5-03: 9. ISBN 7501326231.
- ^ 《新唐书·选举志》
- ^ 夏, 傳才. 《十三經概論》. 三民書局.
- ^ 辛德勇:“文章尔雅”与笺经释义的《薾雅》. [2021-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9).
- ^ 杨, 端志. 训诂学. 山东文艺. : 455.
- ^ 6.0 6.1 6.2 王, 力. 《中國語言學史》. 香港: 中國圖書刊行社. 1984. ISBN 9620403282.
- ^ 郭, 沫若. 《甲骨文文字研究》.
- ^ 8.0 8.1 钱慧真,2006。《尔雅》的名物训释方式研究。现代语文 2006年 第12期。
- ^ 爾雅翼.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2008-08-25] (中文(臺灣)).[永久失效連結]
- ^ 小爾雅義證. 數位典藏聯合目錄. [2008-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6) (中文(臺灣)).
- ^ 查詢結果. 香港科技大學圖書館. [2008-08-25] (中文(臺灣)).[永久失效連結]
- ^ 台灣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台灣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2008-08-25] (中文(臺灣)).[永久失效連結]
- ^ 小爾雅訓纂. 中國古籍目錄. [2008-08-25] (中文(臺灣)).[永久失效連結]
著作
[编辑]- Coblin, W. South. Erh ya 爾雅. Loewe, Michael (编). Early Chinese Texts: A Bibliographical Guide. Berkeley: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arly China;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93: 94–99. ISBN 1-55729-043-1.
- Creamer, Thomas B. I. Lexicography and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Ladislav Zgusta (编). History, Languages, and Lexicographers. Niemeyer. 1992: 105–135.
- Karlgren, Bernhard.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Chou Li and Tso Chuan Texts.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1931, (3): 1–59.
- Mair, Victor H. Tzu-shu 字書 or tzu-tien 字典 (dictionaries). William H. Nienhauser, Jr. (编). The Indiana Companion to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2. SMC Publishing. 1998: 165–172. ISBN 978-0253334565.
- Needham, Joseph; Lu, Gwei-djen; Huang, Hsing-Tsung.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ume 6 Biology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Part 1 Botany [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6卷, 生物学及相关技术. 第1分册, 植物学].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ISBN 978-0521087315.
- Von Rosthorn, A. The Erh-ya and Other Synonymicons.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1975, 10 (3): 137–145.
- Xue, Shiqi. Chinese Lexicography Past and Present. Dictionaries. 1982, 4: 151–169. doi:10.1353/dic.1982.0009.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 在维基文库阅读本作品原文( 在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 《爾雅 (四部叢刊本)》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爾雅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汉小学四种 |
---|
无名氏《尔雅》 | 扬雄《方言》 | 许慎《说文解字》 | 刘熙《釋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