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東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東郡
別名:靈昌郡、兗州滑州
 • 行政中心濮陽縣
歷史 
• 成立
前242年
• 廢除
618年
地望:河南省濮陽市
山東省聊城市一帶

東郡中國古代的。始立於秦王政時期,終於

沿革

[編輯]

秦漢

[編輯]

秦王政五年(前242年),將軍蒙驁,取二十城,初置東郡[1],後治濮陽(今河南省濮陽縣西南)。

漢高帝十一年(前196年),立皇子劉恢為梁王,廢東郡,以其領縣益梁國[2]高后八年(前180年),梁王呂產被誅,復置東郡[3]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東郡屬兗州刺史部。至漢成帝末,東郡領二十三縣:濮陽、畔、觀、聊城頓丘、發干、茌平、東武陽、博平、黎、清、東阿離狐臨邑、利苗、須昌、壽良、樂昌陽平白馬、南燕、廩丘[4]。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濮陽市山東省聊城市一帶,郡治在濮陽,都尉治在東阿。

新朝時,改東郡為治亭。新朝滅亡後,復稱東郡

東漢前期,改南燕縣為燕縣,分臨邑縣置穀城縣。漢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省併畔、黎、利苗、樂昌四縣。建武十三年(37年),徙封周承休公姬武為衛公[5],改觀縣為衛公國。約此前後,改壽良縣為壽張縣。漢明帝永平二年(59年),以須昌、壽張二縣益東平國漢章帝建初中,改清縣為樂平縣。建初四年(79年),以離狐縣益濟陰國漢和帝永元二年(90年),以茬平縣益濟北國。或此時,廩丘縣改屬濟陰郡。至此,東郡領十五縣(公國、侯國):濮陽、衛、聊城、頓丘、發干、范、東武陽、博平、樂平、東阿、臨邑、陽平、白馬、燕、穀城。[6]

漢獻帝建安十七年(212年),衛、頓丘、發干、東武陽四縣(公國)改屬魏郡[7]

魏晉南北朝

[編輯]

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分魏郡、東郡置陽平郡,陽平、樂平二縣改屬陽平郡曹魏前後,濟陰郡廩丘、鄄城二縣改屬東郡,聊城、博平二縣改屬平原國,范縣改屬東平國,東阿、臨邑、穀城三縣改屬濟北國。至此,東郡領五縣(公國):濮陽、白馬、燕[8]、廩丘、鄄城[9]

晉武帝咸寧三年(277年),立皇子司馬允為濮陽王[10],改東郡為濮陽國太康十年(289年),徙封濮陽王為淮南王,復濮陽國東郡[11]司馬倫建始元年(301年),廢皇太孫司馬臧為濮陽王[12],復改東郡為濮陽國[11]

北魏太武帝天興二年(399年),攻佔後燕東燕郡(前身為西晉末分濮陽郡所置的東燕國)。不久,即改東燕郡復置東郡,治白馬縣滑臺城(今河南省滑縣東南),領東燕(舊名燕)、白馬、涼城等縣。天興四年(401年),置兗州(治滑臺城),東郡屬之。

晉安帝義熙十二年(416年),破北魏軍隊於涼城,進而克滑臺,遂取東郡[13]。至此,東郡領三縣:東燕、白馬、涼城[14]宋少帝永初三年(422年),滑臺被北魏攻克[15],東郡復入北魏,後又收復。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滑臺再次被北魏攻克[16],東郡遂入北魏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東郡改屬司州;廢陳留郡,其部分領縣改屬東郡。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分白馬縣置平昌縣;復置陳留郡,部分領縣還屬陳留郡。武泰元年(528年),分涼城縣置長樂縣。至此,東郡領七縣:東燕、白馬、平昌、涼城、長樂、酸棗(舊屬陳留郡)、長垣(舊屬陳留郡)。[17]

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省併平昌、涼城、長樂、酸棗四縣。至此,東郡領三縣:東燕、白馬、長垣。北周北齊後,東郡改屬汴州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東郡,領縣直屬汴州[18]

隋朝

[編輯]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分汴州杞州,開皇十六年(596年)改為滑州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改為兗州。大業三年(606年),改兗州為東郡,治白馬縣滑臺城(今河南省滑縣東南),領九縣:白馬、靈昌、衛南、濮陽、封丘、匡城(舊名長垣)、胙城(舊名東燕)、韋城、離狐。[19]

永平二年(618年),取隋東郡,改為滑州[20],東郡之名不再作為行政區劃名稱。

人口

[編輯]

太守

[編輯]

註釋及徵引文獻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1. ^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2. ^ 《漢書·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
  3. ^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
  4. ^ 4.0 4.1 《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
  5. ^ 《後漢書·卷一下·光武帝紀第一下》
  6. ^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
  7. ^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
  8. ^ 《晉書·地理志》脫漏燕,參見《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等。
  9. ^ 《晉書·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10. ^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
  11. ^ 11.0 11.1 《宋書·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12. ^ 《晉書·卷四·帝紀第四》
  13. ^ 《宋書·卷二·本紀第二》
  14. ^ 《宋書·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15. ^ 《宋書·卷四·本紀第四》
  16. ^ 16.0 16.1 《魏書·卷四上·世祖紀第四上》
  17. ^ 17.0 17.1 《魏書·卷一百六上·地形志二上第五》
  18.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19. ^ 19.0 19.1 《隋書·卷三十·志第二十五》
  20.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21. ^ 《續漢書·志第二十一·郡國三》
  22. ^ 22.0 22.1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23. ^ 《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傳第五十八》
  24. ^ 《漢書·卷六十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第三十六》
  25. ^ 《漢書·卷七十六·趙尹韓張兩王傳第四十六》
  26. ^ 《漢書·卷十五下·王子侯表第三下》
  27. ^ 《後漢書·卷十二·王劉張李彭盧列傳第二》
  28. ^ 《後漢書·卷二十一·任李萬邳劉耿列傳第十一》
  29. ^ 《後漢書·卷七十九下·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下》
  30. ^ 30.0 30.1 《後漢書·卷四十五·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
  31. ^ 《後漢書·卷二十五·卓魯魏劉列傳第十五》
  32. ^ 《後漢書·卷五十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第四十七》
  33. ^ 33.0 33.1 33.2 33.3 33.4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
  34. ^ 《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
  35. ^ 《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
  36. ^ 《後漢書·卷五十八·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
  37. ^ 《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章懷註引袁宏紀
  38. ^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裴註引別傳
  39. ^ 《三國志·卷二十三·魏書二十三·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裴註引《文章敘錄》
  40. ^ 《三國志·卷十六·魏書十六·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裴註引杜氏新書
  41. ^ 《晉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九》
  42. ^ 《晉書·卷四十四·列傳第十四》
  43. ^ 《晉書·卷六十七·列傳第三十七》
  44. ^ 《宋書·卷九十五·列傳第五十五》
  45. ^ 《魏書·卷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六》
  46. ^ 《魏書·卷四十六·列傳第三十四》
  47. ^ 《北齊書·卷二十二·列傳第十四》
  48. ^ 48.0 48.1 《魏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七》
  49. ^ 49.0 49.1 《魏書·卷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
  50. ^ 《魏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六十七》
  51. ^ 《魏書·卷六十一·列傳第四十九》
  52. ^ 《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
  53. ^ 《魏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四》
  54. ^ 《魏書·卷十六·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55. ^ 《魏書·卷十·孝莊紀第十》
  56. ^ 《魏書·卷六十七·列傳第五十五》
  57. ^ 《周書·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七》
  58. ^ 《北齊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
  59. ^ 《周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五》
  60. ^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齊故儀同堯公墓誌銘
  61. ^ 《北齊書·卷二十九·列傳第二十一》
  62. ^ 《北齊書·卷四十二·列傳第三十四》
  63. ^ 63.0 63.1 《北齊書·卷四十六·列傳第三十八》
  64. ^ 《北齊書·卷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九》
  65. ^ 《周書·卷六十·列傳第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