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寧錦防線
關寧錦防線是明朝晚期為抵禦後金(清朝前身)所構築的自山海關經寧遠至錦州的一道防線,其中以山海關為後盾、寧遠為中堅、錦州為先鋒,其間築有多個堡台作為聯防據點。
關寧錦防線分南北兩段,南段為關寧防線,長約100公里,自山海關到寧遠;北段為寧錦防線,亦長約100公里,自寧遠經松山、錦州,抵大凌河。
明天啟二年起,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孫承宗經略遼東四年,拓地400里,始築關寧錦防線,修復寧遠等大城9座、堡45座、練兵11萬。[1][2]天啟五年,高第經略遼東,盡撤遼東軍民,據清人所撰《明史》記載,僅袁崇煥孤守。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袁崇煥在寧遠之戰僅憑不足1萬明軍擊敗努爾哈赤親率的後金軍主力部隊後,恢復關寧錦防線,其中北段主要由趙率教負責修建。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明軍倚靠關寧錦防線,在寧錦之戰再次大勝後金軍。此後10餘年間,後金軍始終無法攻破關寧錦防線,直到明崇禎十五年(清崇德七年;1642年)四月的松錦之戰,明軍大敗,清軍佔領松山、錦州,從此北段的寧錦防線瓦解,明軍力量退縮至南段的關寧防線。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指揮大順軍進逼北京,遼東總兵吳三桂接詔放棄寧遠、入衛北京,清軍隨即佔領寧遠。四月,吳三桂率領山海關明軍聯合清軍打敗大順軍,清軍過山海關入主中原。
雖然關寧錦防線固若金湯,也確實遏止了後金向南擴張,但每年維護費用高達500萬兩左右,還不包含駐軍軍餉。而明末全國一年軍費理論上只有800餘萬兩,拖垮明朝財政。況且這類如馬其諾防線的靜態堡壘,敵軍久攻不下後往往選擇繞道,耗費巨資的堡壘最終僅剩震懾作用,兵力又過份集中於防線上,致使防線以外地帶相對空虛。如崇禎年間便發生多起後金軍繞道蒙古,以小股兵力攻打次要的長城關口,輕鬆入塞後劫掠城池、擄獲人口財物,對華北地區造成嚴重破壞,令明朝財政雪上加霜。同時,明廷為驅逐入侵的後金軍,只得調撥負責征剿流寇的部隊,讓李自成的大順軍得到喘息機會。因此亦有人認為,長期維持關寧錦防線反而使明朝陷入顧此失彼的兩難局面,加速了其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