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愛因斯坦的政治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平主義者人道主義者,晚年成為民主社會主義者。他曾經說:「我認為甘地的觀點是我們這個時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人類應該朝此方向努力:不通過暴力達到目的,而是不與你認為邪惡的勢力結盟。愛因斯坦反對麥卡錫主義種族主義[1]:33, 127, 135,他還是德國自由民主黨的建立者之一。[2]:83美國聯邦調查局保存的關於愛因斯坦的檔案中記錄他曾被拒絕以難民條款(Alien Exclusion Act)移民美國,其中一條理由是愛因斯坦信奉、主張、宣揚無政府主義,從而使政府名存實亡。他還被指責為「1937年-1954年34個共產主義運動的參與者和支持者。」不過這些檔案是其他部門提交給美國聯邦調查局的,而不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正式文件。

概述

[編輯]

愛因斯坦反對殘暴的獨裁政府,同時因為自己是猶太人,他反對納粹政府並在希特勒掌權後不久就離開了德國。在其他人的影響下,愛因斯坦開始支持研製原子彈,以防止希特勒搶先研製成功,為此他與西拉德在1939年8月2日上書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愛因斯坦—齊拉德信),建議開始研製核武器。羅斯福接受了這個建議,成立了一個小組負責研究作為武器的可行性,幾年之後這個小組被曼哈頓計劃取代。戰後,因為日本已經無條件投降,所以愛因斯坦開始為消除核武器建立和平政府遊說,並與利奧·西拉德建立了原子能科學家緊急委員會,因為原子彈並不適合於軍事訓練所使用的武器,他說:「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用什麼武器,但是我可以肯定,第四次世界大戰,人們使用的武器將會是——木棒和石頭。」

愛因斯坦反對猶太復國主義,他反對將猶太人定居點選擇在猶太教的古地,並熱衷於在耶路撒冷建立希伯來大學。1930年愛因斯坦在希伯來大學發表名為《關於猶太復國主義:愛因斯坦教授的講座》的文章。愛因斯坦將自己的論文都傳給了希伯來大學。但是他反對民族主義,同時也懷疑建立一個猶太國家是不是最好的選擇。他一直希望猶太人和阿拉伯人能夠和平居住在同一個地方。1952年,愛因斯坦曾被邀請作新成立的以色列第二任總統,但他拒絕了,理由是自己缺乏必要的人事能力。

愛因斯坦還聯同史懷哲伯特蘭·羅素一起行動,以禁止核試驗和核武器戰爭。在他去世的前幾天,他簽署了《羅素—愛因斯坦宣言》,這一聲明促使帕格沃什科學和世界事務會議召開。他在給羅素的信中寫道:

愛因斯坦對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手稿閱讀完畢後曾做出這樣的評價:「愛德華·伯恩斯坦先生把恩格斯的一部關於自然科學內容的手稿交給我,託付我發表意見,看這部手稿是否應該付印。我的意見如下:要是這部手稿出自一位並非作為一個歷史人物而引人注意的作者,那麼我就不會建議把它付印,因為不論從當代物理學的觀點來看,還是從物理學史方面來說,這部手稿的內容都無足輕重。可是,我可以這樣設想:如果考慮到這部著作對於闡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義是一個有趣的文獻,那是可以出版的。」[3][4]

參閱

[編輯]

註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Fred Jerome; Rodger Taylor. Einstein on Race and Racism.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July 2006. ISBN 978-0-8135-3952-2. 
  2. ^ Rowe, David E.; Schulmann, Robert. Einstein on Politics: His Private Thoughts and Public Stands on Nationalism, Zionism, War, Peace, and the Bomb.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7-04-16. ISBN 978-0-691-12094-2. 
  3. ^ 《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商務印書館,1977年,第202頁
  4. ^ Einstein, Albert, : His Private Thoughts and Public Stands on Nationalism, Zionism, War, Peace, and the Bomb,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50, 2007, ISBN 978-0691120942, In 1928, Bernstein told Hook that he had shown Einstein the manuscript of Friedrich Engels's Dialectics and Nature in order to gain his opinion of its scientific value. Einstein allegedly informed Bernstein that the book was of no importance either for contemporary physics or for the history of the subject.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