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里港乡

坐标22°46′45″N 120°29′40″E / 22.7791661°N 120.4944920°E / 22.7791661; 120.494492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2°46′45″N 120°29′40″E / 22.7791661°N 120.4944920°E / 22.7791661; 120.4944920

里港乡
Ligang Township
旧称:阿里港
里港乡位于屏东县西北方
里港乡位于屏东县西北方地图
里港乡位置图
坐标:22°46′45″N 120°29′40″E / 22.779166°N 120.494492°E / 22.779166; 120.494492
国家 中华民国
台湾省
上级区划屏东县
下级区划14194
政府
 • 行政机构里港乡公所
(立法机关:里港乡民代表会
 • 乡长徐国铭里港乡乡长列表)
面积
 • 总计68.9208 平方公里(26.6105 平方英里)
海拔39 公尺(128 英尺)
人口(2024年9月)(8,612户)
 • 总计25,403人
 • 排名屏东县的第9位
 • 密度369人/平方公里(955人/平方英里)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邮递区号905
户政资料代码10013090
毗邻九如乡盐埔乡高树乡高雄市美浓区旗山区
网站http://www.pthg.gov.tw/TownLto/Index.aspx

里港乡排湾语Alikang台湾话Lí-káng-hiong客家话Lî-kóng-hiông)位于台湾屏东县西北端,北邻高雄市美浓区,西及西北邻高雄市旗山区,东邻高树乡,东南连盐埔乡,南接九如乡。本乡位处屏东平原之上,地势平缓,荖浓溪隘寮溪流经乡境,并合流为高屏溪,气候上则属热带季风气候

历史

[编辑]

发展沿革

[编辑]
阿里港二重溪义渡信记

里港乡旧称“阿里港”。可能源自平埔族语。坊间亦传闻康熙年间,有一姓氏不详而名阿里者,在下淡水溪畔贩卖冰品。原为平埔族居住之地,荷兰时期的“台湾番社户口表”就有塔楼社的记载。康熙末叶后亦有平埔族武洛社人在此活动。汉人的开发则在康熙末年,总兵蓝廷珍及其族弟蓝鼎元奉命平定朱一贵事件后,其麾下数百名士兵却不愿离开。雍正七年(1729年),蓝鼎元长子蓝云锦率族返回阿里港从事开垦,后代成为著名的里港蓝家。亦有蓝仲观、庄乡生等人率族人来此开垦,因而逐渐形成聚落。根据伊能嘉矩的考据,阿里港街,在港西上里港的西部,清康熙五十年代闽人开之。武洛地区的开垦较早,最早于康熙三十五年即有客家移民进入开垦,成为东往大路关、北往美浓之基地。

雍正十一年设置阿里港汛。乾隆年间已有“阿里港街”之称[1]乾隆六年时始建信仰中心里港双慈宫乾隆五十一年厌恶满清派来台官吏贪污腐化而爆发林爽文事件,其中的要角抗清英雄庄大田,就住在现今里港乡里港大桥下东方的“笃加庄[2]。清代的阿里港成为附近农业乡村货物聚集点,利用下淡水溪航运便利,将货物输送到下游出海港东港 [3]。乾隆二十九年(1764)刊行的《重修凤山县志》所记载:县丞署原在港西万丹街,因阿里港街邻近山猪毛社,故移之,乾隆二十六年,知县王瑛曾奉文移建。

里港乡史上曾发生多次重大闽粤械斗,乡内白志庙红庙皆因此而建。据双慈宫石碑记载,里港地区原有粤民信仰三山国王庙。该庙于道光12年(1832年)闽粤械斗后遭废祀,改为福德正神,后再请回池府王爷镇守,即今过江村代天府。此事件后,众乡绅原基于安全的理由而兴建里港城,但于日治后期拆除[4]。日治时期人类学家伊能嘉矩 ,于明治三十年(1897)10月17日抵达阿里港街。 在其《伊能嘉矩の台湾踏查日记》中描述:“阿里港街市位于清代阿里港分营的故址,有城墙围绕著,是道光乙未年(1835)筑造的。现在有641户,2220人, 居民多半是泉州人。”

里港被二重溪一分为二[5],昔日为一渡口。溪北地区在日治中期废县置厅时设为土库区,溪南地区则为阿里港区,为阿缑厅阿里港支厅(该支厅范围为今之里港、高树、盐埔、九如)所辖。1920年台湾地方改制,将土库区与阿里港区合并,并易名为“里港”,设置“里港庄”,划归高雄州屏东郡管理。1927年至1938年,日本进行下淡水溪整治工程,改变溪南溪北的聚落分布。1930年代,日本政府在里港附近建立了两个移民村,分别为常盘移民村千岁移民村。战后初期划设为高雄县屏东区里港乡,1946年屏东市升格省辖市,屏东区署改迁至里港,隔年废屏东区,改为县直辖。1950年屏东县成立,为其所辖至今。民国 50 年(1961年),为安置滇缅游击队军眷家属,在溪北划出信国一村及定远三村,属土库村辖区。

聚落

[编辑]

里港乡除了武洛客家聚落,信国定远两社区为云南汉人少数民族,其馀皆为河洛人。往昔古聚落如卓加、番仔寮、沟仔墘、中仑等地,现已无人居住。

溪南:

  • 大平(以双慈宫[主祀:天上圣母]为全里港主要之信仰中心。另有基督教长老教会于此设立)
  • 铁店(旧名"打铁店庄",以慈龙宫[主祀:天上圣母、副祀:五公菩萨、宋江爷]为信仰中心,其庙宇特色为:八卦旗大鼓阵)
  • 福兴 (以兴隆宫[主祀:天上圣母]为信仰中心)
  • 过江(以紫竹寺[主祀:观世音菩萨]、代天府[主祀 : 五府千岁]、北极殿[主祀:玄天上帝]为信仰中心)
  • 玉田(拥有里港最大区划的村落,以镇玉宫[主祀:刘公圣君]为信仰中心。另有基督教灵粮堂于此设立)
  • 潮厝(以广慈宫[主祀:天上圣母]、慈济宫[主祀:保生大帝]为信仰中心)
  • 茄苳(以慈德宫[主祀:观音佛祖]为信仰中心)
  • 塔楼 (以三坪祖师庙为信仰中心,凤山八社之一的塔楼社)
  • 武洛 (乾隆年间便出现在台湾舆图上,凤山八社之一的武洛社)
  • 载兴(旧名"砖仔地"大部份村民务农)

溪北:

  • 中和(以代天府[主祀:范府千岁]为信仰中心,另称五十户,里港工业区所在地)
  • 弥力肚(以圣合宫[主祀:李府千岁]为信仰中心)
  • 中万甲(以庆济宫[主祀:天上圣母]为信仰中心,名字得自古中仑庄之麻六甲、中仑及头仑,另称三张廍)
  • 土库(以福德祠双慈宫为信仰中心)
  • 北安(以福德祠为信仰中心,在土库以北)
  • 林仔头(以清圣宫[主祀:观音佛祖、清水祖师]为信仰中心)
  • 信国(滇缅义军于民国50年代迁入,属于有眷军官落脚处)
  • 定远(滇缅义军于民国50年代迁入,属于有眷士官居住处)
  • 南兴(又称二十户)

地理

[编辑]
阿里港:1898年日治二万分之一台湾堡图(中研院)

里港主要为荖浓溪隘寮溪形成的冲积扇隘寮溪的源流区位于屏东县雾台乡,是台湾南部的多雨中心,年平均雨量高达4500mm以上。由于水量丰沛,泥沙量大,形成屏东平原上最大的冲积扇。高屏溪旧称下淡水溪,高屏溪主流荖浓溪,源流位于南投县信义乡南端,流经梅山、桃源、宝来、六龟,转向南流至大津,纳东侧流入之浊口溪后,转向西南流至里港,纳东南方流入之隘寮溪,续流至岭口与来自北方之旗山溪楠梓仙溪)合流后,始称高屏溪。 高屏溪流域内平均雨量每年达3046公厘,平均年迳流量高达84亿5500万立方公尺。平均年输砂量是3561万吨,每平方公里流域面积输送10934吨,居全世界第11位。 里港乡的平均气温为23.9 °C。 平均年降雨量为2398 mm。 由于每年11月至隔年5月为荖浓溪的枯水期,长年滥采砂石,再加上溪床枯竭扬尘席卷,沙尘暴已成里港乡的另一特色。[6][7][8]

地质

[编辑]

里港地区地质属现代冲积层,含粗砾沉积带与砂砾交互带,有丰富的地下水,加上透水性高,早期此地区是河水时常泛滥的地方,遍布石砾。[9]

气候

[编辑]

里港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迎风面,与冬天东北季风背风面之影响,终年气候温和但干湿分明,月均温都在摄氏18度以上。[9]

人口

[编辑]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51 14,946—    
1956 17,787+19.0%
1961 20,708+16.4%
1966 24,634+19.0%
1971 26,424+7.3%
1976 26,603+0.7%
1981 26,576−0.1%
1986 26,661+0.3%
1991 26,588−0.3%
1996 27,562+3.7%
2001 27,255−1.1%
2006 26,617−2.3%
2011 25,759−3.2%
2016 26,995+4.8%
2021 25,696−4.8%
来源: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内政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根据屏东县里港户政事务所统计,2023年底里港乡户数约8.5千户,人口约2.6万人,乡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村分别是玉田村与弥力村,2023年底两村人口分别为4,071人与564人[10]

里港乡人口多呈负成长,2011年至2013年时由于河川疏濬收入,实施国中小学费和营养午餐补助,并推出优惠的生育津贴,人口一度回升。2015年达到巅峰后,人口随著福利失针而再度转为负成长。[来源请求]

政治

[编辑]

历任首长

[编辑]

日治时期阿里港街庄长[13]

就任年 日本纪年 姓名 单位名称 官职名
1898 明治三十一年 苏长三 阿猴辨务署阿里港街庄 街庄长
1905 明治三十八年 苏呈五 阿缑厅阿里港区 街庄长
1920 大正九年 蓝高全 屏东郡役所里港庄 庄长
1932 昭和七年 立野圆治 屏东郡役所里港庄 庄长
1940 昭和十五年 菊山计次郎 屏东郡役所里港庄 庄长

终战后里港乡长

  • 第一、二、三届陈文章
  • 第四、五届吴天来
  • 第六届蓝家芳
  • 第七、八届朱秋湶
  • 第九、十届曾迺瑞
  • 第十一、十二届林丰精
  • 第十三届苏永利
  • 第十四届丁烟柱
  • 第十五、十六届卢文瑞
  • 第十七届张有权(解职)
  • 第十七届林秀琴(补选)
  • 第十八、十九届徐国铭

乡政组织

[编辑]
里港乡公所

里港乡公所是里港乡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乡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执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里港乡的自治监督机关为屏东县政府。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里港乡公所并置乡政会议,为乡政最高决策机构,在乡长之下,设有5课3室等8个内部单位及5个附属机关[14]

里港乡民代表会是里港乡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里港乡全体乡民立法和监察乡政。乡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里港乡民代表会共有11位乡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3席乡民代表、第二选区3席乡民代表、第三选区3席乡民代表、第四选区2席乡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乡民代表互选产生[15]

行政区

[编辑]

现今里港乡行政范围的确立,来自于1920年,日本将台湾十二厅改为五州二厅,设里港庄属高雄州屏东郡[16]:215。里港庄辖里港、塔楼、弥力社、三张廍、武洛、土库、中仑等7个大字[17]。1946年1月16日,改为“里港乡”,属高雄县屏东区。1950年,调整行政区域,里港乡改隶新成立的屏东县[16]:217

里港乡共辖14村,其行政区域分布情形为:

次分区 村名
溪北区 土库村 三廍村 中和村 弥力村
溪南区 玉田村 大平村 永春村 春林村 过江村 潮厝村 塔楼村 铁店村 茄苳村 载兴村
里港乡行政区划

公共服务

[编辑]

警政治安

[编辑]

消防

[编辑]
  • 屏东县政府消防局第一大队
    • 里港分队

文化资产与历史建筑

[编辑]
里港神社

文化资产

[编辑]
  • 阿里港双慈宫暨境内各庙宇联合绕境出巡(四年一科)
  • 阿里港国际马拉松(每届报名人数全部满额,俨然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运动赛事)
  • 阿里港跨年晚会(堪称全屏东县最具规模)

历史建筑

[编辑]
里港神社
吕岳德政碑
  • 里港乡敬圣亭[18]
1877年建雪峰书院,敬字亭或许同时建立, 旦原本位置并非于现址。[19]雪峰书院为里港孔庙附设书院,于日治时期改为里港公学校,后毁于大火,敬字亭为唯一遗迹。
建筑年份普遍认为于乾隆六年(1741年),主祀天上圣母。为里港地区之大庙。
里港蓝家开台一世祖蓝云锦所建,建基于清康熙末年雍正初年之间(约1723年)。
  • 里港教会
李庥牧师1869年建立长老基督教会阿里港教会。1872年马偕牧师自打狗(高雄)上岸后,立刻至阿里港拜访李庥牧师[20]。为屏北地区传教之主要基地。
  • 吕岳德政碑
乾隆五十年立,刻有甘棠遗爱,纪念阿里港分县吕岳德[21]。基座有里港城北门与南门门额。
  • 陈氏宗祠
原为咸丰年间来台之漳州陈氏家庙,后有客家饶平陈姓加入,成为台湾五大陈氏宗祠之一。主祀舜帝重华与各陈氏先祖,每年冬至之时举行祭祖大典[22]。在二战前,舜帝殿则是里港的汉学学堂,为村里人家学习汉文之处[23]
  • 蔡家古厝
建于1903年,三年后完工,由蔡家开台四世祖蔡粪主持。惟2020年时遭受破坏,仅留正身[24]
  • 韩哲卿宅
昭和四年(1929年)落成,为里港地区第一座民间建造的西式洋楼[25],为地方仕绅韩哲卿之居所,题有“源美”两字,造型古典雅致。

教育

[编辑]

国民中学

[编辑]

国民小学

[编辑]

幼儿园

[编辑]
  • 里港乡立幼儿园

育幼院

[编辑]
  • 信望爱育幼院

图书馆

[编辑]
  • 里港乡立图书馆

交通

[编辑]
里港市街(中山路)

公路

[编辑]
国道
省道
乡道
其他道路

客运

[编辑]

观光景点

[编辑]
阿里港公园
里港河滨公园

特产

[编辑]

美食

[编辑]
里港乡赵寿山馄饨猪脚总店
  • 馄饨(扁食)
  • 猪脚
  • 滇缅料理
  • 客家菜

相关条目

[编辑]

注释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引用
  1. ^ 清乾隆 23 年(1758)余文仪《(续修)台湾 府志》首度记载“阿里港街”
  2. ^ 郭弘斌, 《抗清民族英雄 莊大田》. [2015-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3. ^ 简佳华,〈里港地区聚落发展与社会变迁之研究〉,台南大学台湾文化研究所,2009,页40。
  4. ^ 朱明璞,《清代里港地区的开发》,东海大学历史研究所,2007
  5. ^ 台湾总督府内务局《下淡水溪治水事业概要》:昭和13年(1938年),页10。
  6. ^ 扬尘事件日最高PM10浓度值在101年度曾经高到1,488μg/m3。
  7. ^ 屏東縣高屏溪揚塵預警通報資訊平台. [2015-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8. ^ 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玉田國小PM10監測. [2015-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2). 
  9. ^ 9.0 9.1 朱明璞《清代里港地區的開發》東海大學歷史學系. [2016-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10. ^ 人口統計-里港鄉人口統計. 屏东县里港户政事务所. [2022-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2) (中文(台湾)). 
  11. ^ 里港鄉歷年來戶數及人口數. 屏东县里港户政事务所. 2020-01-02 [2020-10-26].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0-10-28). 
  12. ^ 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内政部统计月报. 2020-02-10 [2020-10-26].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0-05-01). 
  13. ^ 中研院台史所臺灣總督府職員錄. [2015-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14. ^ 關於我們-業務職掌-行政組織圖. 里港乡公所. [202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8) (中文(台湾)). 
  15. ^ 關於我們-認識里港-鄉民代表. 里港乡公所. [202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6) (中文(台湾)). 
  16. ^ 16.0 16.1 陈秋坤等编纂. 第五篇·政事志. 《里港鄉志》. 屏东县里港乡: 屏东县里港乡公所. 2005 (中文(台湾)). 
  17. ^ 施添福 2001,第243页.
  18. ^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屏东县历史建筑:《里港乡敬圣亭》屏东县历史建筑: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5-09-23.
  19. ^ 陳秋坤編纂《里港鄉志》里港鄉公所, 2003年. [2015-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0. ^ 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马偕. 2007. 
  21. ^ 《屏东县志:卷一地理志》之第六篇胜迹, 1966
  22. ^ 陈秋坤编纂,《里港乡志》, 2003, 页176
  23. ^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屏东县乡土史料, 页73
  24. ^ 存档副本. [2021-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25. ^ 陈秋坤编纂,《里港乡志》, 2003, 页331
书籍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