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
蒙古包(蒙古语:ᠭᠡᠷ,西里尔字母:гэр;满语:ᠮᠣᠩᡤᠣ
ᠪᠣᠣ,转写:monggo boo)是满语里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这类住房形式不限于蒙古族,而是在中亚地区游牧民族中很常见。古代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的住房。辽上京宫城里的宫帐被称为斡耳朵,也是一种形式的蒙古包。
汉语中的蒙古包一词始于清代。“包”(满语:ᠪᠣᠣ,转写:boo),满语是家、屋的意思。也称为穹庐、毡帐或毡包(图瓦语:(кидис) өг,罗马化:(kidis) ög;阿尔泰语:кийис айыл,罗马化:kiyis ayıl;哈萨克语:ٴكىيىز ٴۇي,罗马化:kiyiz üy;维吾尔语:ئۇتاق,拉丁维文:otak̂)等。[1]
制造图解
[编辑]-
第一步:搭建墙的骨架加上门框
-
第二步:搭建骨架
-
第三步:在屋顶的骨架上加通风口
-
第四步:加上屋顶内侧的防水层
-
第五步:在屋顶和墙壁的骨架上盖上内层的羊毛毯
-
第六步:最后在最外层盖上布料
外形结构
[编辑]呈圆形,有大也有小,但其基本构造都是一样的,由网状编壁哈那(蒙古语:хана)、条木楞子乌尼(蒙古语:унь)、圆形天窗和门等构成,外面蒙上毡子,再用鬃毛绳子勒紧即可。蒙古包规格的大小,是由每顶包所用编壁(一般高一米五六,长2米多)的数量来决定的,如4扇、6扇、8扇、10扇、12扇、18扇、24扇等等。普通牧民一般多住6至8扇编壁的。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先选好地形,铺好地盘,然后竖立包门、支架编壁、系内围带、支撑木圆顶、安插椽子、铺盖内层毡、围编壁毡、蒙包顶衬毡、覆盖包顶套毡、系外围腰带、挂天窗帘、围编壁底部围毡,最后用毛绳勒紧系牢即可。
内部结构
[编辑]门一般朝向东南方向。包内中央为烹调和取暖用的炉灶,烟筒从天窗伸出。炉灶的周围铺满牛皮、毛毡或地毯。正面和西侧是长辈的起居处,东面是晚辈的起居处。周围摆设的家具主要有木质的碗柜、板柜、板箱、方桌等,其他特点是小、低,占地少,搬挪方便,不易损坏。蒙古包看起来外形很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除天窗外,编壁墙底部还有一层围毡,夏天可掀开通风,冬天放下保暖),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
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搭建时将哈那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折卸时将哈那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搭盖起来,非常适合于经常移场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现代,蒙古包的结构、材料等有新的发展。出现了钢架结构的蒙古包,蒙古包的前后加开了窗户,使采光和通风性能更好。室内还增加了床、电视机、收音机等各种现代生活用品。
用途
[编辑]蒙古包不仅是牧民移动的家,也变得更加现代化。更大更高的蒙古包被打造成特色民宿,还能放在餐厅、景区等地发展旅游业。[2]
图集
[编辑]-
清代皇帝在承德召开宴会时使用的大型蒙古包
-
民国初年北京的王府里的蒙古包
-
民国初年兴安岭山麓的蒙古包造型的房屋
-
土库曼人妇女在毡包前,1911年摄于中亚
参考资料
[编辑]- ^ 封演《封氏闻见记·花烛》:“毡帐起自北朝,穹庐之制,请皆不设,惟于堂室中置帐,以紫绫幔为之。”赵守俨《唐代婚姻礼俗考》认为,青庐也是毡制的,“青庐也罢,百子帐也罢,其形制与我们今天所见的蒙古毡帐是差不多的。”
- ^ 石佳. 百年蒙古包“自述”前世今生. 中国青年报. [2024-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10).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蒙古包
- 游牧察哈尔人的蒙古包。中国内蒙古,1874 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Yurt Inf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 comprehensive resource for yurts and related structures
- Yurt Foru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 community resource for yurts and related structures
- Yurt -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What is Mongolia Ger?(Mongolia Yur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imelapse of Yurt construction at Blackdown Yurts – Devon, England by Mike Lusmor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5-04-19.
- Yurts of the Nomadic Chahar People. Inner Mongolia, China, 187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