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
蒙古包(蒙古語:ᠭᠡᠷ,西里爾字母:гэр;滿語:ᠮᠣᠩᡤᠣ
ᠪᠣᠣ,轉寫:monggo boo)是滿語里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這類住房形式不限於蒙古族,而是在中亞地區游牧民族中很常見。古代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的住房。遼上京宮城裡的宮帳被稱為斡耳朵,也是一種形式的蒙古包。
漢語中的蒙古包一詞始於清代。「包」(滿語:ᠪᠣᠣ,轉寫:boo),滿語是家、屋的意思。也稱為穹廬、氈帳或氈包(圖瓦語:(кидис) өг,羅馬化:(kidis) ög;阿爾泰語:кийис айыл,羅馬化:kiyis ayıl;哈薩克語:ٴكىيىز ٴۇي,羅馬化:kiyiz üy;維吾爾語:ئۇتاق,拉丁維文:otak̂)等。[1]
製造圖解
[編輯]-
第一步:搭建牆的骨架加上門框
-
第二步:搭建骨架
-
第三步:在屋頂的骨架上加通風口
-
第四步:加上屋頂內側的防水層
-
第五步:在屋頂和牆壁的骨架上蓋上內層的羊毛毯
-
第六步:最後在最外層蓋上布料
外形結構
[編輯]呈圓形,有大也有小,但其基本構造都是一樣的,由網狀編壁哈那(蒙古語:хана)、條木楞子烏尼(蒙古語:унь)、圓形天窗和門等構成,外面蒙上氈子,再用鬃毛繩子勒緊即可。蒙古包規格的大小,是由每頂包所用編壁(一般高一米五六,長2米多)的數量來決定的,如4扇、6扇、8扇、10扇、12扇、18扇、24扇等等。普通牧民一般多住6至8扇編壁的。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先選好地形,鋪好地盤,然後豎立包門、支架編壁、系內圍帶、支撐木圓頂、安插椽子、鋪蓋內層氈、圍編壁氈、蒙包頂襯氈、覆蓋包頂套氈、系外圍腰帶、掛天窗簾、圍編壁底部圍氈,最後用毛繩勒緊系牢即可。
內部結構
[編輯]門一般朝向東南方向。包內中央為烹調和取暖用的爐灶,煙筒從天窗伸出。爐灶的周圍鋪滿牛皮、毛氈或地毯。正面和西側是長輩的起居處,東面是晚輩的起居處。周圍擺設的家具主要有木質的碗櫃、板櫃、板箱、方桌等,其他特點是小、低,占地少,搬挪方便,不易損壞。蒙古包看起來外形很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除天窗外,編壁牆底部還有一層圍氈,夏天可掀開通風,冬天放下保暖),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
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搭建時將哈那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折卸時將哈那摺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勒勒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個小時就能搭蓋起來,非常適合於經常移場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現代,蒙古包的結構、材料等有新的發展。出現了鋼架結構的蒙古包,蒙古包的前後加開了窗戶,使採光和通風性能更好。室內還增加了床、電視機、收音機等各種現代生活用品。
用途
[編輯]蒙古包不僅是牧民移動的家,也變得更加現代化。更大更高的蒙古包被打造成特色民宿,還能放在餐廳、景區等地發展旅遊業。[2]
圖集
[編輯]-
清代皇帝在承德召開宴會時使用的大型蒙古包
-
民國初年北京的王府里的蒙古包
-
民國初年興安嶺山麓的蒙古包造型的房屋
-
土庫曼人婦女在氈包前,1911年攝於中亞
參考資料
[編輯]- ^ 封演《封氏聞見記·花燭》:「氊帳起自北朝,穹廬之制,請皆不設,惟於堂室中置帳,以紫綾幔為之。」趙守儼《唐代婚姻禮俗考》認為,青廬也是氈制的,「青廬也罷,百子帳也罷,其形制與我們今天所見的蒙古氈帳是差不多的。」
- ^ 石佳. 百年蒙古包“自述”前世今生. 中國青年報. [2024-07-17].
外部連結
[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蒙古包
- 游牧察哈爾人的蒙古包。中國內蒙古,1874 年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Yurt Info – A comprehensive resource for yurts and related structures
- Yurt Forum – A community resource for yurts and related structures
- Yurt -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 What is Mongolia Ger?(Mongolia Yurt)
- Timelapse of Yurt construction at Blackdown Yurts – Devon, England by Mike Lusmore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5-04-19.
- Yurts of the Nomadic Chahar People. Inner Mongolia, China, 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