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程中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程中行
个人资料
晓湘
别名沧波
出生光绪二十九年癸卯二月八日(1903年3月6日)
 大清江苏省武进县
逝世1990年7月21日(1990岁—07—21)(87岁)
 中华民国台湾省台北市
配偶钱云蕖
伴侣杨佩贞
儿女程逢源、程自华、程昆华

程中行(1903年3月6日—1990年7月21日),晓湘笔名沧波,故又多称程沧波江苏省武进县人。中华民国新闻界人物。[1]

生平[2]

[编辑]

1903年出生于武进城里花椒园,武进昔为常州,为江南富庶之地,鱼米之乡,人文荟萃,读书风气甚盛。程沧波的父亲程景祥,字葆真,举人出身,但仕途不顺于是改走幕途。程沧波四、五岁时,随父母一家四口到杭州,当时父亲在浙江藩台衙门做幕客。三年后,父亲随浙江藩台调升到山西去,他们全家仍回常州。回常州的第二年,家里请了塾师冯蕴明,开蒙入学。民国成立,程家的家塾也解散了,程沧波考入当时的冠英小学高等一年级。在入小学前,在家塾读了五年。1915年夏,程沧波小学毕业,考取了常州中学。而就在开学前十天,父亲忽然让他拜钱名山(1875-1944)为师,因此他并没进常州中学。1918年,程沧波进入上海南洋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了三年文科,于1924年转学入复旦大学政治系。1923年他在圣约翰大学读书时,与同学陈训恕拜访其兄长,时任《上海商报》主笔的陈布雷,在这之前程沧波有两篇文章投给《商报》,似是论太平洋会议的。见面之后,陈布雷盛称他的文章,给他极大的鼓励。之后,他经常替《商报》写文章。毕业后由陈布雷推荐在上海《时事新报》担任主笔。民国19年(1930年),经在复旦时结识的费巩推荐,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进修,深受当时有名的学者拉斯基(Harold Joseph Laski)的影响。1931年归国,[1]当选立法委员,嗣后任中央政治会议秘书,抗战时期担任监察院秘书长、中央宣传部次长,胜利后奉派为江苏监察使,负责江苏及京沪二市的监察任务。

中央日报》社原实行总编辑制,社长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兼任,1932年3月1日改行社长制,脱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改为党营媒体。1932年5月,被任命为改组之后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第一任社长,任内整顿报社,增出《中央夜报》、《中央时事周报》。[1]

1933年4月,陈独秀苏联牛兰遭国民政府逮捕,交南京地方法院审判,章士钊受陈独秀委托担任其辩护律师。章士钊将其辩护词油印后对社会散发,辩护词中称:“反对国民党及其政府,并非反对国家;图谋推翻国民党及其政府,并非图谋推翻国家。”因“国家号为立宪,选民大抵享受依法变更宪政之权,愚主陈独秀偶言推翻国民党,并非危害民国,及布达未来之政治理想,无悖于近世立宪国之通则。自信确有法据,深协人情。”乃于1933年4月26日在《中央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今日中国之国家与政府(答陈独秀与章士钊)》。章士钊随后在《申报》申辩。1933年5月7日,又发表《再论今日中国之国家与政府——答章士钊》,章士钊未回应。的这两篇文章为中国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进行辩解,本人也因而名声大噪,陈布雷称阅读此文“为之喜而不寐”,南昌行营秘书长、政学系要人杨永泰从南昌行营专门致电祝贺。[1]

民国名人图鉴》中的照片

1937年10月底,程沧波奉派去欧洲,当时预定的行程,是先到意大利,经巴黎到比京布鲁塞尔,再转伦敦。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4月就离英返国。5月13日由香港飞汉口,晚间陈布雷特由武昌渡江来看他,两人相见唏嘘,几如隔世。回到重庆后,继续任《中央日报》社长(1938年9月1日《中央日报》在重庆复刊)。1940年秋,因与《中央日报》国际版主笔储安平的妻子端木露西发生桃色新闻而下台。[1]

1940年9月24日,程沧波被免去《中央日报》社长之职,调到监察院去任秘书长的闲职。任至1945年10月8日。[3]他还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在重庆的三年多内,兼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主讲《新闻评论与新闻采访》。1941年9月,被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派赴香港,任《星岛日报》总主笔,进行大规模的人事重整工作,排挤了《星岛日报》社内部原来的左翼报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回重庆,此后曾和成舍我等人合办“中国新闻公司”,还曾投资重庆《世界日报》,主持该报社评委员会,任总主笔。[1]

1947年辞去监察使职,担任《新闻报》社长。《新闻报》为上海大报,人才鼎盛,程沧波领导员工倡导民主自由。论述宪政规模,成为正统舆论重镇。1948年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国际新闻自由会议,程沧波为中国首席代表,率团与会,会中对采访及言论自由,提出新颖的意见,受到各国代表的重视。同年当选行宪后第一届立法委员。1949年5月,程沧波去香港任《星岛日报》总主笔。1950年冬,在香港与王云五、卜少夫、陈训畲、陶百川、左舜生、阮毅成、徐复观、刘百闵、雷啸岑、许孝炎等筹办《自由人》三日刊,成舍我任社长兼编总辑,董事长为左舜生,总经理卜少夫。1951年3月7日《自由人》创刊,程沧波写发刊词,题为〈我们要做自由人〉。同年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委员,嗣膺聘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随国民政府过迁来台。[1]

1971年中华民国新闻评议会议成立,程沧波被推举为主任委员。在台期间程沧波担任政治大学、东吴大学、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教授。

1990年罹患心脏病,并发肺炎,入台北市忠孝医院诊治,未见起色,于7月21日去世,享年88岁。[1]

著作

[编辑]
  • 《时论集》
  • 《沧波文选》
  • 《土耳其革命史》
  • 《民族革命史》
  • 《历史、文化及文物》[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程沧波、端木露西与“妇女回家”,中国侨网,2007-06-29. [2013-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2). 
  2. ^ “程沧波先生行述”,《国史馆现藏民国人物传记史料汇编》第14辑,第362页
  3. ^ 刘寿林等编,民国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