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济北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山东历史系列条目
史前时代

三皇五帝
旧石器时代
沂源人 新泰人
新石器时代
后李 北辛 大汶口 龙山 岳石
太昊 少昊 蚩尤
古羌人 九夷东夷
有穷氏 有鬲氏 商部落
古羌人 商方 纪国 商奄 薄姑 人方 旁方
春秋 莱国 莒国 滕国 齐国 鲁国 山戎 孤竹
战国 秦国
临淄郡 琅邪郡 济北郡 胶东郡 薛郡
临菑郡 博阳郡 济北郡 胶东郡 胶西郡 琅邪郡 城阳郡
曹魏
西晋
东晋 前秦 前凉 后凉 前赵 后赵 前秦 西燕
北朝 北魏 东魏 北齐
河南道
河南道
五代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京东东路 京东西路
山东东路 山东西路
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
山东承宣布政使司
山东省 (清朝)
中华民国 山东省 青岛特别市
中华人民
共和国
山东省
济南历史 青岛历史
山东主题专页

济北郡中国秦朝时设置的。在今山东省河北省境。

沿革

[编辑]

秦汉

[编辑]

秦始皇时,分临菑郡济北郡,治博阳(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辖境位于济水两岸,相当今山东省德州茌平以东,东平泰安莱芜以北,邹平信阳以西及河北省沧州海兴以南地。

前206年,田齐宗室田安攻占济北数城,被项羽立为济北王,都博阳,齐国遂分为三齐。同年,齐王田荣田安,王三齐。四年(前203年),韩信平定三齐,立为齐王。五年(前202年),徙韩信为楚王[1],复置济北郡,仍治博阳。六年(前201年),立皇子刘肥为齐王,济北郡属齐国,分博阳等县置博阳郡,遂移治卢(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西南)。

汉文帝二年(前178年),立齐悼惠王之子东牟侯刘兴居为济北王,分齐国济北郡置济北国。三年(前177年),济北王谋反,国除为济北郡。十六年(前164年),立齐悼惠王之子安都侯刘志为济北王,复置济北国汉景帝四年(前153年),徙济北王为菑川王;分济北国置平原郡,徙衡山王刘勃为济北王。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推恩置阴安、荣关、周望、陪、前、安阳、五据、富、平、羽、胡毋十一侯国,别属东郡平原郡泰山郡等邻郡[2]元狩元年(前122年),济北王献泰山及其周围的县邑于天子,遂分济南郡南部与济北国献地置泰山郡,另以他县偿济北王。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济北国属兖州刺史部。后二年(前87年),济北王刘宽谋反,国除,领县并入泰山郡[3]

汉和帝永元二年(90年),立皇弟刘寿为济北王,分泰山郡卢、蛇丘、成、刚四县复置济北国。后以东郡茌平县益济北国。至此,济北国领五县:卢、蛇丘、成、茌平、刚[4]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增封济北王五千户,广其土宇,东郡临邑县或于此时益济北国。后分卢县复置肥城县,后又废[5]

汉献帝建安十一年(206年),国除为济北郡。建安十七年(212年),立皇子刘邈为济北王,复置济北国[6]

魏晋十六国

[编辑]

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降汉济北王为列侯,国除为济北郡魏明帝太和七年(233年),葬陈王曹植于其旧封地东阿[7],遂徙封其嗣子曹志为济北王,复置济北国[8]

曹魏前后,茌平县改属平原国,刚县(成县并入)改属东平国东郡东阿、谷城二县改属济北国。至此,济北国领五县:卢、蛇丘、临邑、东阿、谷城[9],移治卢县卢子城(今山东省平阴县西)[10],至南朝初年不变[11]

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以济北国转封荀勖[12]永嘉之乱后,国除为济北郡

十六国时期,济北郡先后为后赵(325年-351年)、东晋(351年-355年)、前燕(355年-370年)、前秦(370年-384年)、东晋(384年-387年)、后燕(387年-398年)、东晋(398年-399年)、南燕(399年-410年)所有。后燕建兴七年(392年),兖州并入青州,济北郡改属青州。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收复济北郡后还属兖州,次年入南燕后又改属并州义熙六年(410年),东晋再次收复济北郡,还属兖州。[10]

南北朝

[编辑]

宋少帝永初三年(422年),济北郡济水以北的临邑、东阿二县为北魏所攻占[10],仅余济水以南的卢、蛇丘、谷城三县,因避敌而移治卢县肥城(今山东省肥城市[13]。后在济水以南侨置临邑、东阿二县。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太原郡山茌县改属济北郡[14]大明元年(457年),省临邑、东阿二县。至此,济北郡领四县:卢、蛇丘、谷城、山茌[11]

北魏明元帝泰常八年(423年),以上年攻占的济北郡、东平郡的部分区域置济州(治碻磝城,在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南);分临邑县侨置卢县(治碻磝城)。至此,济北郡领三县:卢、临邑、东阿,治卢县碻磝城。北魏献文帝皇兴元年(467年),又攻占刘宋兖州济北郡残存之地。皇兴二年(468年),以宋之兖州东兖州,分宋之卢县置肥城县,卢、山茌二县改属太原郡,肥城、蛇丘、谷城三县并入济州济北郡。至此,济北郡领六县:卢、临邑、东阿、肥城、蛇丘、谷城[10]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分济北郡肥城、蛇丘、谷城三县置东济北郡[5]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临邑县并入卢县;废东济北郡,其所领谷城县并入肥城县,肥城、蛇丘二县改属济北郡;废东平郡,其所领范县并入寿张县,改属济北郡。至此,济北郡领五县:卢、东阿、肥城、蛇丘、寿张。[10]

周武帝建德七年(578年),寿张县改属鲁州高平郡,分肥城、蛇丘二县置肥城郡。至此,济北郡领二县:卢、东阿。[10]

隋唐

[编辑]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济北郡,领县直属济州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济州为济北郡,仍治卢县碻磝城,领九县:卢、范、阳谷、东阿、平阴、长清、济北、寿张、肥城。[15]

永平元年(617年),改济北郡为济州。天寿元年(618年),复改为济北郡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复改为济州,济北郡之名不再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济州为济阳郡[16]

人口

[编辑]

长官

[编辑]

济北相(90年-206年)

[编辑]

济北太守(206年-212年)

[编辑]

济北相(212年-220年)

[编辑]

济北太守(220年-233年)

[编辑]

济北相(233年-310年代)

[编辑]

济北太守(310年代-359年)

[编辑]

济北内史(359年-370年)

[编辑]

济北太守(370年-577年)

[编辑]

济北郡守(577年-583年)

[编辑]
  • 公孙景茂,字元蔚,河间阜城人,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出任,后以母忧去职。[38]

济北郡太守(607年-619年)

[编辑]

国主

[编辑]
  • 济北王刘兴居,前178年-前177年在位。
  • 济北王刘志,前164年-前153年在位。
  • 济北贞王刘勃,前153年-前152年在位。
    • 济北成王刘胡,前151年-前98年在位。
      • 济北王刘宽,前97年-前87年在位。
  • 济北惠王刘寿,90年-120年在位。
    • 济北节王刘登,121年-135年在位。
      • 济北哀王刘多,136年-138年在位。
    • 济北釐王刘安国,139年-145年在位。
      • 济北孝王刘次,146年-162年在位。
        • 济北王刘鸾,163年-?在位。
          • 济北王刘政,在位时间不详,无子国绝,后于206年国除。[40]
  • 济北王刘邈,212年-220年在位。[6]
  • 济北王曹志,233年-265年在位。
  • 济北成侯荀勖,265年-289年在位。
    • 济北简侯荀辑
      • 济北烈侯荀畯
        • 济北侯荀识(烈侯弟子)。
          • 济北侯荀轨(世次不详,继成侯),377年-?在位。[41]
  • 济北王慕容泓,359年-370年在位。[22]

参见

[编辑]

注释及征引文献

[编辑]
  1. ^ 《汉书·卷十三·异姓诸侯王表第一》
  2. ^ 《汉书·卷十五上·王子侯表第三上》
  3. ^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
  4. ^ 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
  5. ^ 5.0 5.1 5.2 《魏书·卷一百六中·地形志二中第六》
  6. ^ 6.0 6.1 《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第九》
  7. ^ 卢善焕.·曹植墓砖铭释读浅议[J].·文物,·1996(10):93-93.
  8. ^ 《三国志·卷十九·魏书十九·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
  9. ^ 9.0 9.1 《晋书·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11. ^ 11.0 11.1 11.2 《宋书·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12. ^ 《晋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九》
  13. ^ 《宋书州郡志汇释》
  14. ^ 《宋书·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
  15. ^ 15.0 15.1 《隋书·卷三十·志第二十五》
  16.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17. ^ 《续汉书·志第二十一·郡国三》
  18. ^ 《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列传第四十二》
  19. ^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六十八》
  20. ^ 《后汉书·卷五十六·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章怀注引谢承书
  21. ^ 《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上》
  22. ^ 22.0 22.1 《资治通鉴·卷一百·晋纪二十二》
  23. ^ 《资治通鉴·卷一〇三·晋纪二十五》
  24. ^ 《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九》
  25. ^ 《晋书·卷九·帝纪第九》
  26.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宋故员外散骑侍郎明府君墓志铭
  27. ^ 《宋书·卷五十·列传第十》
  28. ^ 《宋书·卷八十六·列传第四十六》
  29. ^ 《魏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一》
  30. ^ 《魏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五》
  31. ^ 《魏书·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
  32. ^ 《魏书·卷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
  33.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邵州使君寇公妻薛志
  34. ^ 《魏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七》
  35. ^ 《周书·卷三十四·列传第二十六》
  36.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弘墓志
  37. ^ 《北齐书·卷四十六·列传第三十八》
  38. ^ 《隋书·卷七十三·列传第三十八》
  39. ^ 《隋书·卷四十三·列传第八》
  40. ^ 《后汉书·卷五十五·章帝八王传第四十五》
  41. ^ 《旧晋书九家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