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零容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以下是對無警告封禁的簡短論述。它主要針對新管理員、經常與管理員互動和/或執行反破壞巡查的編輯者以及任何考慮申請成為管理員的人。

什麼是零容忍行為

[編輯]

從實際角度來說,零容忍行為僅僅指某些類型的編輯被社群視為超出範圍,或破壞性極強,因此可能需要立即封禁,而無需事先警告。這通常沒有在方針或指引中明確規定,但這種做法已成為事實上的公認做法,而且幾乎沒有受到質疑。

當考慮無警告封禁時

[編輯]

在所有情況下,管理員都應儘可能保持克制,並在實施任何封禁(更不用說零容忍封禁)之前仔細考慮情況,包括可能的縮短封禁期限的事實。即使是赤裸裸的破壞行為,除了極少數情況外,最好也要發出某種形式的警告。儘管如此,封禁方針的「教育用戶」一節明確指出,明顯破壞、人身攻擊或為繞過封鎖的帳號不在此限,可直接封鎖。

常見的零容忍行為

[編輯]

下面列出了一些較常見的可能導致編輯者在無需警告的情況下被封禁的行為類型。

  • 傷害威脅自己或他人:這種行為應按照維基百科:對人身傷害威脅的處理的程序處理。根據上下文,讓其他編輯者自殘或自殺或希望他們或他們的家人受到傷害也可能屬於這一類。
  • 法律威脅:任何明確表達對編輯者、社群或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法律威脅的內容都可能被迅速封禁。在可能存在減輕處理或情有可原的情況下,一旦威脅被撤回,封禁通常會被解除。
  • 違法活動:從事或招攬/宣傳明顯嚴重違法的活動(尤其是在美國)可能會導致零容忍封禁。需要明確的是,我們不是在談論闖紅燈或飆車。想想宣揚恐怖主義兒童色情。此外,任何可能被合理地解釋為危害未成年人或以其他方式違反兒童保護的行為。
  • 破壞色情圖片:這種行為幾乎總會令實施者的編輯者立即遭到封禁。
  • 使用侮辱語言和綽號:我們不會列出一份禁忌詞彙清單。任何一位管理員都具備必要的判斷力,能夠看清一個詞,知道它是否除了基於國籍、種族/民族、宗教信仰、殘疾、性別、性別認同或性取向侮辱或貶低某個人或群體之外,沒有其他目的。同樣,種族主義者和噴子有時會使用某些符號,這些符號也可以理解為事實上的辱罵。
  • 傀儡和/或IP位址繞過封禁:可能是最常見的零容忍行為形式。
  • 持續性或明顯的破壞:當編輯者正在進行明顯的破壞活動時,無需警告。通常應立即封禁肆意破壞的人。
  • 誹謗在世人物:編輯者在在世人物的傳記中添加極具誹謗性的材料(例如「(某人)是一名登記在冊的性犯罪者」)可能會被立即封禁。此類內容應始終依據版本刪除準則第2條「針對個人、團體或組織的嚴重侮辱、貶低或攻擊性材料」進行修訂版本刪除。
  • 其他明顯的顯然不是在建設百科全書行為:這可能涵蓋了惡意攻擊、純破壞的帳號及其近似IP位址。如果某人在30分鐘前創建帳戶,並在過去的10分鐘內清空了6篇條目內容,或者明顯惡意的編輯被編輯過濾器反覆阻止,則警告可能沒有必要。

舉報零容忍行為

[編輯]

舉報零容忍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具體情況。除了少數例外,上面列出的大多數情況都可以在當前的破壞處理。對人身傷害威脅通常應儘可能謹慎處理,且需要通過電郵Special:電郵聯繫/Emergency聯繫基金會。如果您是舉報編輯者,請嘗試查找在線且活躍的管理員。傀儡行為除非非常明顯,否則通常在傀儡調查處理,亦可在當前的破壞或其他不當行為頁面處理。法律威脅通常在其他不當行為頁面處理。當然,如果您知道某個管理員在線,您可以隨時在他們的討論頁面上給他們留言或在相關討論中提及他們。

封禁時長

[編輯]

一般而言,封禁時長屬於管理員自由裁量權。由於零容忍破壞性編輯的嚴重性,不限期封禁並不罕見,即使是第一次封鎖也是如此。對於IP用戶,在第一次違規的情況下實施比平常更長的封禁時間並不罕見。例如,在處理色情圖片破壞時,IP位址封鎖很少少於一個月。

摘要

[編輯]

社群認為,有些行為非常具有破壞性,因此可以接受無需警告即實施封禁。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能預期會這樣做。除了封禁和繞過封禁之外,這些行為並不常見。管理員應儘可能克制,並在實施任何封禁之前仔細考慮背景,充分了解情況,更不用說無需警告就實施封禁。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