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1887年萬聖節熱帶風暴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1887年萬聖節熱帶風暴因符合標準而獲列入優良條目。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如條目不再達標可提出重新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2年2月6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2022年9月19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2年2月4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 2012年2月4日:1887年萬聖節期間哪場風暴先後影響了美國和法國兩個國家?
當前狀態:優良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優良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氣象專題 (獲評優良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氣象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氣象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1887年萬聖節熱帶風暴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自然科學 - 大氣物理學及氣象學,提名人:哪位維基人能夠一下打死五個2012年2月6日 (一) 03:44 (UTC)[回覆]

投票期:2012年2月6日 (一) 03:44 (UTC) 至 2012年2月13日 (一) 03:44 (UTC)
  • (+)支持:提名人票。譯自英文維基一月新入選的優良條目,重新查證並補充了參考文獻,對原文不精確的地方進行了微調。由於年代久遠,留存至今的資料來源比較單一,無法補充更多細節,是為遺憾之一;而中文維基的系統偏好使得文中出現多處紅鏈,雖曾新建米德堡消紅,終究能力有限,難以一一解決,是為遺憾之二。除此以外,自以為本條目當滿足優良條目之各項標準,若有其他不足,還望各位不吝賜教。--哪位維基人能夠一下打死五個2012年2月6日 (一) 03:44 (UTC)[回覆]
  • (!)意見:中文中介紹熱帶風暴時很少使用bar、torr作為單位,改為千帕似乎更合適。--MakecatTalk 2012年2月6日 (一) 09:29 (UTC)[回覆]
    • 完成:多謝指出,翻譯時這裡確實欠考慮,直接照搬了原文的單位。然而,我記得小時候天氣預報里都是說「百帕」的,根據帕斯卡這裡的說明似乎也是百帕的用法比較多:
同時,現存其他條目基本均使用百帕,為了格式統一起見,暫時改為使用百帕,望理解。至於英寸汞柱,我傾向於保留於括號中,原因是其在氣象以外的領域使用廣泛,例如我可以不查任何資料就知道標準大氣壓是29.92英寸汞柱,而29.34英寸汞柱是毫無疑問的低氣壓。不知以上理由您是否認同。
另:Template:Infobox hurricane中現在默認顯示xxx毫巴(百帕),是否應統一修改為xxx百帕(毫巴)?我在編輯本條目的時候自作主張把原來的xxx mbar (hPa; yyy inHg)改成了現在的效果,如果您沒有意見我就再改成xxx百帕(毫巴)。--哪位維基人能夠一下打死五個2012年2月6日 (一) 13:05 (UTC)[回覆]
(!)意見地理學上好像基本用hpa,物理上h字頭不多。英制單位或是什麼的中文用的似乎不多,其實感覺可寫可不寫。--鐵鐵的火大了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2012年2月7日 (二) 05:56 (UTC)[回覆]
(:)回應:這倒引發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查WP:格式手冊,要求「度量衡一般應採用國際單位制」,然則何為「一般」並沒有具體定義,不知以前是否有討論共識。本文暫時去掉了正文中的英寸汞柱,但是仍保留了降水量等直接來源於參考資料的英制單位,是否需要修改還望賜教。--哪位維基人能夠一下打死五個2012年2月7日 (二) 18:57 (UTC)[回覆]
  • (-)反對:正文三幅圖片中,沒有一幅與條目有關係,優良條目當選不一定需要圖片。--Dragoon16c (留言) 2012年2月7日 (二) 13:51 (UTC)[回覆]
    • (:)回應:事實上我也考慮過是否加入這些圖片,最後認為這三幅圖片和正文有一定關係,故加入條目中,理由如下:
      • 第一幅圖片「大西洋颶風路徑」解釋了正文中提到的「這一溫帶氣旋也是歷年大西洋颶風季中為數不多的登陸歐洲的氣旋之一」;
      • 第二幅圖片「吹倒的電線桿」是一次相似的颶風襲擊過後的照片,方便讀者直觀感受正文中「電線桿被風暴折斷」的場景;
      • 第三幅圖片中的「雙桅縱帆船」和麥南提柯號建造於相近的年代、結構類似,方便讀者直觀感受這艘造成兩人死亡的船的大致外形。
    • 還有一些相關圖片,經過考慮沒有加入條目中。例如「雙桅橫帆船」,雖然正文中也有提及,但相對後面的雙桅縱帆船來說不太重要。由於年代久遠,我認為有必要加入現在這些圖片方便讀者理解當時的場景。不過仍然感謝您提出這一問題,歡迎繼續探討。--哪位維基人能夠一下打死五個2012年2月7日 (二) 18:57 (UTC)[回覆]
  • (!)意見:可以增加熱帶風暴的照片。船的照片意義不大,雙桅橫帆船在那個年代多如牛毛。如果圖片沒有問題,本用戶可以(+)支持Martingale (留言) 2012年2月8日 (三) 23:07 (UTC)[回覆]
  • (!)意見改為(+)支持
    1. 首節文字中「這場風暴對諾福克市造成了一定損失」,由於「一定」是個模稜兩可的狀語,適用於所有受損的城鎮,因此若在首節未作明確表述時,不宜列舉單一個體。建議可改為「這場風暴對諾福克市造成的陸上損失最為嚴重」或「這場風暴使美國東海岸多個城鎮受到影響」。
    2. 兩張圖片使用不當。「電線桿被風暴折斷」可因年份、強度、地點的不同而造成不同的災害形式,參考意義不大;「雙桅縱帆船」只需提供內鏈即足夠。建議刪除。-- 慕尼黑啤酒  暢飲  2012年2月9日 (四) 02:10 (UTC)[回覆]
  • (-)反對,原因如下:
    • 達到了定義熱帶風暴的最低強度
      • 我不知道原來定義亦有強度,應該是達到了熱帶風暴定義的最低強度吧?
    • 先改用公制,然後NoteTA加上G2=單位
    • 風暴還使海灘變得極度危險,不得不有人全天看守
      • 不太通順。
    • 後者由於擱淺的位置已經很接近海岸,船員自行跳出並涉水回到安全的地方
      • 不太通順。已經等字似是多餘。
  • Justincheng12345 (留言) 2012年2月9日 (四) 05:14 (UTC)[回覆]

算了,不浪費大家時間修改了,篇幅確實比較短,多謝上邊各位的意見(以及下邊各位,如果劃掉之後又有補充的話)。--哪位維基人能夠一下打死五個2012年2月9日 (四) 05:41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第二次)[編輯]

1887年萬聖節熱帶風暴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氣象學-大西洋熱帶氣旋,提名人:A1Cafel留言2022年9月12日 (一) 15:54 (UTC)[回覆]
投票期:2022年9月12日 (一) 15:54 (UTC)至2022年9月19日 (一) 15:54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2年10月19日 (三) 15:55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優良條目:6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票,符合標準--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2年9月19日 (一) 16:18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