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TWAIN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TWAIN是一個軟體數位相機掃描器等圖像輸入裝置之間的通訊標準。其名稱來源於吉卜林的詩《The Ballad of East and West》裡的一句:「and never the twain shall meet」,以此來表示當時電腦與掃描器的難度之大,而使用全大寫僅僅是為了使這個名稱更顯眼。

TWAIN工作群組於1990年組成,包含柯達、惠普、羅技等圖像裝置廠商和Aldus、Caerre等圖像軟體廠商。這個組織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滿足如下條件的標準:

  • 多平台支援
  • 相容多種裝置
  • 廣泛的軟硬體支援
  • 可延伸性
  • 針對終端使用者和軟體開發人員的易用性
  • 多種圖像格式支援

從硬體到軟體,TWAIN包含四層:硬體、源、源管理器和軟體。硬體廠家的TWAIN支援通常體現為支援TWAIN介面的驅動程式。TWAIN的硬體層介面被稱為源,源管理器負責選擇和管理來自不同硬體廠家的源。在微軟的Windows上,源管理器是以DLL方式實現。TWAIN軟體不直接呼叫硬體廠家的TWAIN介面,而是通過源管理器。使用者在TWAIN軟體中選擇取得圖像之後,TWAIN軟體和硬體通過一系列交涉來決定如何傳輸資料。軟體描述它需要的圖像,而硬體描述它能夠提供的圖像。如果軟硬體在圖像格式上達成一致,那麼控制被傳遞到源。源現在可以設定掃描選項,以及開始掃描。

一個和TWAIN類似的介面是圖像和掃描器介面規範(ISIS)。這是Pixel Translation公司維護的一個介面標準,主要是被SCSI介面的裝置支援(TWAIN裝置一般是USB介面)。另外,ISIS是基於軟體模組的,可以用多個ISIS組件組成一個管線。和TWAIN工作群組不同,Pixel Translation也對第三方產品進行認證。

外部連結[編輯]

本條目部分或全部內容出自以GFDL授權發佈的《自由線上電腦詞典》(FOL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