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物理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物理主題首頁

編輯

物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注重於研究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尤其是它們各自的性質與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物理學是關於大自然規律的知識;更廣義地說,物理學探索分析大自然所發生的現象,以了解其規則。

物理學是最古老的學術之一。在過去兩千年裏,物理學與化學天文學都曾歸屬於自然哲學。直到十七世紀科學革命之後,物理學才成為一門獨立的自然科學。物理學與其它很多跨領域研究有相當的交集,如生物物理學量子化學等等。物理學的疆界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物理學裡的創始突破時常可以用來解釋這些跨領域研究的基礎機制,有時還會開啟嶄新的跨領域研究。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最基礎的學科之一。經過嚴謹思考論證,物理學者會提出表述大自然現象與規律的假說。倘若這假說能夠通過大量嚴格的實驗檢驗,則可以被歸類為物理定律。但正如很多其他自然科學理論一樣,這些定律不能被證明,其正確性只能靠著反覆的實驗來檢驗。

典範條目、優良條目

編輯

粒子物理學中,量子電動力學電動力學相對論量子場論。它在本質上描述了物質間的相互作用,而且它還是第一套同時完全符合量子力學狹義相對論的理論。量子電動力學在數學上描述了所有由帶電荷粒子經交換光子產生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現象,同時亦代表了古典電動力學所對應的量子理論,為物質與光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完整的科學論述。用術語來說,量子電動力學就是電磁量子真空態微擾理論。它的其中一個創始人,理察·費曼把它譽為「物理學的瑰寶」,原因是它能為相關的物理量提供極度精確的預測值,例如異常磁矩能階蘭姆位移。圖為提出輻射與物質間相互作用的第一套量子理論的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

精選圖片

編輯

平方千米陣是正在計劃中的下一代巨型無線電望遠鏡陣,工作頻率在0.10–30GHz的波段,有效接收面積可以達到大約1平方公里,靈敏度將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無線電望遠鏡還要高50倍。平方千米陣將由上千台天線組成,其中有一半天線位於中央直徑5公里的區域內,另有四分之一的天線散布在周圍150公里的區域內,其餘的分布在大約3000公里的範圍內,呈螺旋形排列。平方千米陣預計能夠探測到宇宙大爆炸之後第一代恆星星系形成時發出的電磁波、揭示磁場在恆星和星系演化過程中的作用、探測暗能量產生的種種效應。圖為平方千米陣的藝術構想圖。

本日推薦

編輯

用拉格朗日方程式可以計算出一個簡單擺系統的運動。

拉格朗日方程式分析力學的重要方程式,因數學物理學家約瑟夫·拉格朗日而命名,可以用來描述物體的運動,特別適用於理論物理的研究。拉格朗日方程式的功能相等於牛頓力學中的牛頓第二定律

假設一個物理系統符合完整系統的要求,即所有廣義坐標都互相獨立,則拉格朗日方程式成立:

其中,拉格朗日量廣義坐標、是時間 的函數、廣義速度...

你知道嗎

編輯

未解決的物理學問題

編輯

質子自旋危機proton spin crisis):質子自旋為1/2的費米子,但是,於1988年,歐洲緲子共同研究European Muon Collaboration)團隊發現,質子的三個主要價夸克只貢獻出總自旋的20-30%。自旋的其它部分是甚麼機制貢獻出的,是由膠子,還是由持續不斷地生成與湮滅中的海夸克對偶所貢獻出的?

從哪裡開始

編輯 基礎物理學力學 | 熱學 | 電磁學 | 光學

核心理論: 經典力學 | 運動學 | 靜力學 | 動力學 | 拉格朗日力學 | 哈密頓力學 | 連續介質力學 | 流體力學 | 固體力學 | 電動力學 | 狹義相對論 | 廣義相對論 | 量子力學 | 量子場論 | 量子電動力學 | 量子色動力學 | 量子光學 | 弦理論 | 熱力學 | 統計力學

主要領域: 天體物理學 | 凝聚態物理學 | 原子物理學 | 分子物理學 | 光學 | 幾何光學 | 物理光學 | 原子核物理學 | 粒子物理學 | 電漿體物理學 | 介觀物理學 | 低溫物理學 | 固體物理學 | 晶體學

交叉學科: 天體物理學 | 大氣物理學 | 地球物理學 | 生物物理學 | 物理化學 | 材料科學 | 電子科學 | 計算物理 | 數學物理 | 非線性物理學

背景知識: 參看傳記, 科學史, 和學院介紹.

專題

編輯

WikiProjects
物理學專題

有關專題

什麼是維基專題?

共襄盛舉

編輯

物理新聞

編輯

2020年焦點新聞 下列日期是新聞發布時間,而非事件發表或發現時間

2019年

物理學史上的6月

編輯


前次刷新頁面時間為2024年6月9日 06時17分16秒 UTC,刷新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