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囀機
《鳴囀機》 | |
---|---|
藝術家 | 保羅·克利 |
年份 | 1922 |
類型 | 水彩和水墨 |
收藏地 | 紐約市現代藝術博物館 |
《鳴囀機》(英文:Twittering Machine,德文:Die Zwitscher-Maschine)是1922年由瑞士裔的德國籍畫家保羅·克利創作的水彩畫、鋼墨油紙轉印畫。與克利的其他藝術作品一樣,它融合了生物學和機械學,以素描的形式描繪了一群鬆散的鳥兒,它們在連接到手搖曲柄的電線或樹枝上。對這幅作品的解讀千差萬別:它被認為是對觀眾的噩夢般的誘惑,或者是對藝術家無助的描繪,但也被認為是自然對機械追求的勝利。它被視為聲音的機械性的視覺表現。
這幅畫最初在德國展出,1933年被阿道夫·希特勒歸為「墮落的藝術」,並於1939年被納粹黨賣給了一位藝術品經銷商,並從那裡流向了紐約。它是克利創作的9,000多件作品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最著名的畫之一。它啟發了許多音樂作品,並且根據1987年《紐約》雜誌的報道,它一直是掛在兒童臥室里的流行作品。[1]
描述
[編輯]這幅畫描繪了一群鳥,主要是線條畫;除了第一隻鳥以外,其他鳥都被束縛在電線上,或者,根據《華盛頓郵報》的解釋,在藍紫色背景上有一個的「正弦波分支」[2]現代藝術博物館將其等同於「夜晚縹緲的冷藍色讓位於黎明的粉紅色流動」。[3]每隻鳥的喙都是張開的,從它的嘴裡冒出鋸齒狀或圓形的形狀,人們普遍認為是它突出的舌頭。[4]連接鳥的電線的末端接入曲柄中。
解讀
[編輯]《鳴囀機》招致了對其含義的非常不同的意見,《加德納藝術通史》(2009)認為這是克利作品的特點:「也許20世紀沒有其他藝術家能與克利的微妙相提並論,因為他巧妙地創造了一個含糊不清和輕描淡寫的世界,吸引著每個觀眾去尋找對作品的獨特解釋。」[5]這幅畫經常被認為是異想天開的,1941年《哈特福德新聞報》的一篇文章將其描述為「具有劉易斯·卡羅爾的《Jabberwocky》般的精緻荒謬的特點」,而《河畔傳記詞典》將其置於"一個非常個人化的自由幻想的世界"。[6][7]
有時,《鳴囀機》被認為是相當黑暗的。MoMA表示,雖然這幅畫讓人想起「簡略的田園風光」,但隨著鳥類本身「看起來更接近於自然的變形」,這幅畫激發了「一種迫在眉睫的威脅的不安感」。[3]他們推測鳴囀機實際上可能是一個音樂盒,它會產生「惡魔般的雜音」,因為它「將受害者引誘到機器盤旋的坑中」。[3]《紐約》雜誌(1987)的凱·拉爾森也發現了圖像中的威脅,她將其描述為「一個關於藝術家的生活中的激烈寓言」:「就像查爾斯·卓別林陷入《摩登時代》的齒輪,它們(鳥兒)無助地呼嘯著,它們的頭在疲憊和悲愴中撲騰著。一隻鳥的舌頭從它的嘴裡飛了出來,一個感嘆號揭示了它嚴峻的命運——在強迫下鳴叫。」[8]
韋克邁斯特在1989年的《保羅-克利職業生涯的形成》中沒有對情感影響得出結論,他認為鳥類和機器的混合是一種故意的,這表明這幅作品是克利對「動物與機器之間,有機體與機制之間的形式等式」的普遍興趣的一部分(類似於一些作品中鳥和飛機之間的模糊性)。[9]根據Wheye和Kennedy(2008年)的說法,這幅畫通常被解釋為「對實驗室科學的蔑視諷刺」。[10]
亞瑟·丹托並不認為這些鳥是變形的機械生物,而是將其視為獨立的生命元素,他在《邂逅與反思》(1997)中推測「克利正在對機器的無用性提出某種觀點,幾乎將機器人性化,使之成為沒有什麼大的希望或恐懼的東西,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機械手段帶來大自然在任何情況下都提供的豐富的東西的愚蠢項目,強調了這種徒勞。」[11]丹托認為,也許這台機器已經被遺棄了,鳥兒們投機取巧地把它當作棲木,從中發出惰性機器無法發出的聲音。[11]相反,丹托還暗示,這幅畫的意思可能只是「如果我們把我們的天賦用於人工生成鳥類的歌聲,這可能不是一件壞事。」[11]
Wheye和Kennedy認為這幅畫可能代表聲譜儀,鳥類的頭部可能代表音符,它們舌頭的大小、形狀和方向暗示著它們的「音量、強度、顫音程度和刺耳程度」聲音」。[12]這反映了索比的《當代畫家》(1948年)的早期觀點:
嘴裡含著感嘆號的鳥代表鳴囀的全音量;嘴裡插著箭頭的鳥象徵著伴隨而來的刺耳聲——刺耳的歌曲的橫向推力。由於鳴鳥的一個特點是它們的叫聲似乎一結束就又開始了,所以中間的那隻鳥低垂著舌頭,而另一隻則開始顫抖著歌唱;只要機器的曲柄一轉,兩隻鳥就會再次全力以赴。[13]
歷史
[編輯]1922年,出生於瑞士的克利在德國包浩斯學校任教一年,完成了這幅水彩畫[14]。這幅作品在柏林的舊國家美術館展出了數年,直到阿道夫·希特勒於1933年宣布它和瑞士出生的克利的許多其他作品為「墮落的藝術」[15][16]納粹沒收了這幅畫,並於1939年以120美元的價格賣給了柏林的一位藝術品經銷商。[17]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於同年購買了這幅畫。[18]
儘管克利一生創作了9000多幅作品,但《鳴囀機》已成為他更為人熟知的作品之一。[19]根據丹托的說法,這幅畫是「現代藝術博物館最著名的珍品之一」。[20]
影響
[編輯]作為音樂學家的兒子,克利本人將聲音與藝術相提並論,《鳴囀機》對幾位作曲家產生了影響。[21]事實上,截至2018年,克利的繪畫所激發的音樂作品比任何其他單一藝術作品都多,有100多個例子,從完整的交響樂團到鋼琴獨奏。第一個例子是1951年德國作曲家吉賽爾·克萊伯的管弦樂作品《鳴囀機器》;它最著名的兩次出現可能是大衛·戴蒙德於1957年創作的四樂章《保羅·克利的世界》中的第四樂章,以及岡瑟·舒勒於1959年創作的《保羅·克利主題的七項研究》的第四樂章[21][22]據《時代》雜誌報道,兩位作曲家對這幅畫的詮釋截然不同,舒勒的作品由「一段連續的音樂組成,管弦樂隊像生鏽的鉸鏈一樣發出嗶嗶聲、吱吱聲和嘎嘎聲,而緘默的銅管樂器則迸發出碎裂的聲音」,而戴蒙德則使用了「更陰沉的音調:弦樂的柔和、暗色調的運動,以及由跳躍的木管樂器和銅管樂器勾勒出的畫面更加參差的線條。」[21]
拉爾森在《紐約》雜誌(1987年)中寫道,這幅畫隨後「融入了童年史前史」,並評論說它「似乎總是貼在孩子們臥室的牆上,緊挨著盧梭的《沉睡的吉普賽人》」。[23]
參考資料
[編輯]- ^ Larson (1987), p. 96
- ^ Richard (1987).
- ^ 3.0 3.1 3.2 Anon. (n.d.).
- ^ Wheye & Kennedy (2008)
- ^ Kleiner (2009).
- ^ Michael (1941).
- ^ Anon. (2005), p. 453
- ^ Larson (1987), p. 96
- ^ Werckmeister (1989).
- ^ Wheye & Kennedy (2008)
- ^ 11.0 11.1 11.2 Danto (1997), p. 84
- ^ Wheye & Kennedy (2008)
- ^ Soby (1948).
- ^ Kreinik and ZuckerTemplate:Incomplete short citation
- ^ Anon. (2005), p. 453
- ^ Wheye & Kennedy (2008)
- ^ Shottenkirk (2006).
- ^ Perl (2007).
- ^ Anon. (2005), p. 453
- ^ Danto (1997), p. 84
- ^ 21.0 21.1 21.2 Anon. (1960)
- ^ Anon. (1991).
- ^ Larson (1987), p. 96
延伸閱讀
[編輯]- Anon. Twittering Machine. MoMA. n.d. [8 February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0).
- Anon. Music: the World of Paul Klee. Time. 29 February 1960 [8 February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November 7, 2012).
- Anon. Schuller – a Renaissance Man. Milwaukee Sentinel. 20 September 1991 [14 August 2011].Template:Dead url
- Anon. Paul Klee. The Riverside Dictionary of Biography.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05: 452–453. ISBN 978-0-618-49337-1.
- Danto, Arthur Coleman. Encounters & Reflections: Art in the Historical Pres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ISBN 978-0-520-20846-9.
- Kleiner, Fred S. Paul Klee. 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 the Western Perspective. Cengage Learning. 7 January 2009: 724 [14 August 2011]. ISBN 978-0-495-57364-7.
- Larson, Kay. Signs and Symbols. New York. 2 March 1987: 96–99 [14 August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5).
- Michael, Virginia. Klee Paintings Exhibited At Smith College. Hartford Courant. 19 January 1941: A12 [14 August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7 November 2012).
- Perl, Jed. New Art City: Manhattan at Mid-Century. Random House Digital. 13 February 2007. ISBN 978-1-4000-3465-9.
- Richard, Paul. Klee; The Magical Exhibit at MoMA. The Washington Post. 29 March 1987: g 1 [8 February 2023].
- Shottenkirk, Dena. Klee in America. Artnet. 16 May 2006 [14 August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4).
- Soby, James Thrall. Contemporary Painters. Ayer Publishing. 1948. ISBN 978-0-405-01508-3.
- Werckmeister, Otto Karl. The Making of Paul Klee's Career, 1914–1920.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ISBN 978-0-226-89358-7.
- Wheye, Darryl; Kennedy, Donald. Humans, Nature, and Birds: Science Art from Cave Walls to Computer Screens. Yale University Press. 24 July 2008. ISBN 978-0-300-123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