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貝格規則
外觀
在化學中,阿貝格規則指出元素的最大正價和負價之間的值通常為八。
該規則使用了價態的歷史意義,類似於現代氧化態概念,其中原子是電子供體或受體。
阿貝格規則也被稱為「阿貝格價與反價定律」。
一般來說,對於給定的化學元素(如硫),阿貝格規則規定其負價態(如中的硫為 -2)的絕對值與其最大值的正價態(如中的硫為 +6)之和 ) 通常等於 8。
歷史
[編輯]吉爾伯特·路易斯是最早將該概念稱為「阿貝格規則」的人之一,他在 1916 年的一篇文章中將其用作論證的基礎,以發展他的立方原子理論,該理論後來發展為八電子規則[2]。這篇文章激發了萊納斯·鮑林的靈感,他於 1938 年撰寫了教科書《化學鍵的本質》[3]。
參考文獻
[編輯]- ^ Abegg, R. Die Valenz und das periodische System. Versuch einer Theorie der Molekularverbindungen. Zeitschrift für anorganische Chemie. 1904-03-15, 39 (1) [2024-04-13]. ISSN 0863-1778. doi:10.1002/zaac.1904039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7) (英語).
- ^ Lewis, Gilbert N. THE ATOM AND THE MOLECU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16-04, 38 (4) [2024-04-13]. ISSN 0002-7863. doi:10.1021/ja02261a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1) (英語).
- ^ Pauling, Linus. The nature of the chemical bond and the structure of molecules and crystals: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tructural chemistry. /. The George Fisher Baker non-resident lectureship in chemistry at Cornell university 3rd ed.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9. ISBN 978-0-8014-0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