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蓉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醇賢親王嫡福晉
國家大清
葉赫那拉氏
蓉兒
尊號皇帝本生妣→皇帝本生祖妣
世居地/穆坤葉赫[註 1][1]一說為蘇完[註 1][2]
出生(1841-09-13)1841年9月13日
婚姻名份嫡福晉
逝世1896年6月17日(1896歲—06—17)(54歲)
墓葬醇親王墓
親屬
父親惠徵
醇賢親王奕譞
夫之側室側福晉顏扎氏
側福晉劉佳氏
側福晉李佳氏
姊妹慈禧太后
載瀚
德宗景皇帝載湉
載洸
其他親屬外甥:穆宗毅皇帝載淳

蓉兒[3](1841年9月13日—1896年6月19日),葉赫那拉氏,是清朝第一代醇親王奕譞嫡福晉。她是光緒帝生母,同治帝的姨母,也是慈禧太后的妹妹。

清代《玉牒》及民初《清史稿》中,醇賢親王嫡福晉被都稱為「葉赫那拉氏[1][4][5]。雖然慈禧一族稱自己的「穆昆」是「葉赫」,但近代有學者對此提出懷疑,認為其「穆昆」實乃葉赫部的蘇完[註 1][註 2]

生平

[編輯]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年)七月二十八日戌時,那拉氏出生。父親是道員惠徵,姐姐是慈禧太后,住北京西四牌樓劈柴胡同

她十五歲時,按例參加八旗選秀,被淘汰後,待字閨中,當時,姐姐慈禧太后還是懿貴妃,受咸豐帝寵愛。咸豐十年(1860年),咸豐帝七弟奕譞奉旨與懿貴妃的胞妹成婚,於是那拉氏成為奕譞福晉,翌年,丈夫幫助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因而二人地位有所提升。

婚後,那拉氏為奕譞陸續生下四子和長女,只有一個長成,即載湉同治帝駕崩後,載湉被慈禧太后立為皇帝,就是光緒帝,此後二十年與光緒帝未曾見面,她亦因此與慈禧太后產生介蒂和怨恨,甚至反目。光緒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賞福晉乘坐杏黃轎,[7]然福晉「秉性謙沖,至內廷,仍不用也」,或許實際上福晉可能對姐姐餘氣未消,而婉拒好意。[8]

光緒十六年(1890年),丈夫奕譞去世,側福晉劉佳氏所生的載灃襲封醇親王。

逝世

[編輯]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四月下旬,福晉病重,慈禧太后終於允許她與光緒帝相見,而光緒帝四度與慈禧太后一同前往醇王府探視。[9]五月初八辰刻,福晉因肝病薨逝。光緒帝「著賞給陀羅經被,即日親往賜奠」,「詣邸成服行禮[10]。」派大學士崑岡禮部尚書懷塔布總管內務府大臣文琳工部右侍郎英年辦理喪儀。[11]光緒帝輟朝十一日。按慈禧太后懿旨,應稱福晉為「皇帝本生妣[12]

日後,側福晉劉佳氏對孫子溥傑回憶,慈禧太后曾來王府哭祭自己的妹妹,而「因為她的妹妹死了,你的阿瑪[載灃]又襲了王爵,她非常妒恨,事事找碴,把我們都嚇壞了。太后怒聲吩咐把府中最好的珠寶簪環之類都裝到你那位太太[祖母]的棺里,為的是不給我們留下什麼好東西……」[13]:215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兒子光緒帝逝世。庶子載灃之子溥儀繼位。同年十一月初三(1908年11月26日),清廷頒布慈禧太后遺誥,詔四時祭饗祝版,溥儀的祖父醇賢親王稱曰「本生祖考醇賢親王」,嫡福晉稱曰「本生祖妣醇賢親王嫡福晉[14]

祖先

[編輯]
蓉兒家族
 
 
 
 
 
 
 
 
 
 
 
 
 
 
 
 
 
 
曾祖父:刑部員外郎吉郎阿
 
 
 
 
 
 
 
 
 
 
 
祖父:刑部河南司郎中景瑞
 
 
 
 
 
 
 
 
 
 
 
 
 
 
父:山西歸綏道道員惠徵
 
 
 
 
 
 
 
 
 
 
 
 
 
 
 
 
 
醇賢親王嫡妃
 
 
 
 
 
 
 
 
 
 
 
 
 
 
 
 
 
 
 
 
外祖父:歸化城副都統惠顯
 
 
 
 
 
 
 
 
 
 
 
 
 
 
母:富察氏
 
 
 
 
 
 
 
 
 
 
 
 
 
 
 
 

注釋

[編輯]
  1. ^ 1.0 1.1 1.2 「那拉」為滿洲人的姓。「葉赫」、「蘇完」都是「穆昆」」(滿語ᠮᡠᡴᡡᠨ穆麟德轉寫mukūn),冠于姓前,表示同一姓氏內的家族分支。[6]
  2.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收藏的《德賀訥世管佐領接襲家譜》記載,慈禧祖先喀山是住在葉赫部蘇完那拉氏,在天命四年葉赫部未滅之前就歸附了努爾哈赤,故已知並非葉赫部末代貝勒金台吉的直系後人,但與「葉赫那拉氏」是否同宗則未有定論。[2]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1.0 1.1 德宗本紀一.見:趙爾巽等.清史稿,1928
  2. ^ 2.0 2.1 劉慶華. 慈禧太后家世新證——《德賀訥世管佐領接襲家譜》研究.滿族研究, 2009,2
  3. ^ 溥仕《憶先父載濤》,載《北京文史》2009年第2期
  4. ^ 后妃列傳.見:趙爾巽等.清史稿,1928
  5. ^ 《玉牒》甲冊第44頁
  6. ^ 愛新覺羅瀛生,《滿語雜識》,學苑出版社,2004年出版,973頁。
  7. ^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卷225。
  8. ^ 徐珂,《清稗類鈔》,恩遇類,〈孝欽後賜醇王福晉杏黃轎〉。
  9. ^ 據《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記載,光緒二十二年四月下旬起,光緒皇帝四度前往醇賢親王府探視醇賢親王福晉。
  10. ^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卷390,曰:「朕欽奉皇太后懿旨、皇帝本生母醇賢親王嫡福晉葉赫那拉氏,宅心和厚,秉性堅貞,百度罄宜,六親咸仰,洵足佐賢王之內治,垂彤管之儀型。深宮誼篤懿親,特隆恩禮,而福晉每懷謙挹,謹慎有加。頃因肝疾日增,寢食頓減,屢次率同皇帝臨邸看視,慰問再三。方期藥餌奏功,遐齡克享,乃竟於本月初八日辰刻,奄然長逝。撫今追昔,摧悼良深。著賞給陀羅經被,即日親往賜奠,皇帝詣邸成服行禮。」
  11. ^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卷390。
  12. ^ 清史稿·本紀二十四·德宗本紀二》光緒二十二年[……]五月丁酉[……]是月,上數奉皇太后臨醇王邸視福晉疾。癸卯,醇賢親王福晉葉赫那拉氏薨,輟朝十一日,上奉皇太后臨邸視殮,越日復往奠祭。懿旨,醇賢親王福晉薨逝,應稱曰「皇帝本生妣」。
  13. ^ 溥傑. 回忆醇亲王府的生活.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 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編). 《晚清宫廷生活见闻》 (PDF). 中國·北京市: 文史資料出版社. 1982 [2023-05-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5-26) (簡體中文). 統一書號:11224·99 
  14. ^ 清史稿·本紀二十五·宣統皇帝本紀》宣統皇帝名溥儀,宣宗之曾孫,醇賢親王奕譞之孫[……]三十四年冬十月壬申,德宗疾大漸,太皇太后命教養宮內。癸酉,德宗崩,奉太皇太后懿旨,入承大統[……]十一月乙酉,頒大行太皇太后遺誥。詔四時祭饗祝版,醇賢親王稱曰「本生祖考醇賢親王」,嫡福晉稱曰「本生祖妣醇賢親王嫡福晉」。

來源

[編輯]
醇親王府世系圖
襲王爵者
 
 
 
 
 
醇賢親王

1840-1872-1891
 
嫡福晉
葉赫那拉氏
 
 
 
 
 
 
 
大側福晉
顏扎氏
 
 
二側福晉
劉佳氏
 
 
三側福晉
李佳氏
 
 
 
 
 
 
 
 
 
 
 
 
 
 
 
 
 
 
 
 
 
 
 
 
 
 
 
 
 
 
 
 
 
 
 
 
 
 
 
 
 
 
 
 
 
 
 
 
 
 
 
 
 
 
 
 
 
 
 
 
 
 
 
 
 
 
 
 
 
 
 
 
長子
載瀚
 
次子
德宗皇帝
載湉
 
第三子
未命名
 
第四子
奉恩輔國公
載洸
 
長女
大格格
 
 
 
 
 
 
 
 
第三女
三格格
 
 
 
 
 
 
 
 
 
 
 
 
 
 
 
 
 
 
 
 
 
 
 
 
 
 
 
 
 
 
 
 
 
 
 
 
 
 
 
 
 
 
 
 
 
 
 
 
 
 
 
媵妾
鄧佳氏
 
 
 
 
 
 
 
 
 
嫡福晉
瓜爾佳氏
 
第五子
醇親王
載灃

1883-1891-1949-1951
 
第六子
郡王銜貝勒
載洵
 
第七子
郡王銜貝勒
載濤
 
次女
二格格
 
 
 
 
 
 
 
 
 
 
 
 
 
 
 
 
 
 
 
 
 
 
 
 
 
 
 
 
 
 
 
 
 
 
 
 
 
 
 
 
 
 
 
 
 
 
 
 
 
 
 
 
 
 
 
 
 
 
 
 
 
 
 
 
 
 
 
 
 
 
 
 
 
 
長子
宣統皇帝
溥儀
 
次子
溥傑
 
嵯峨浩
 
長女
大格格
韞瑛
 
次女
二格格
韞龢
 
第三女
三格格
韞穎
 
 
 
 
 
 
 
 
 
 
 
 
 
 
 
 
 
 
 
 
 
 
 
 
 
 
 
 
 
 
 
 
 
 
 
 
 
長女
慧生
 
次女
嫮生
 
 
 
 
 
 
 
 
 
 
 
 
 
 
 
 
 
 
 
 
 
 
 
 
 
 
 
 
 
 
 
 
 
 
 
 
 
 
 
 
 
 
 
 
 
 
 
 
 
 
 
 
 
 
 
 
 
 
 
 
 
 
 
第三子
溥倛
 
第四子
溥任
 
金瑜庭
 
第四女
四格格
韞嫺
 
第五女
五格格
韞馨
 
第六女
六格格
韞娛
 
第七女
七格格
韞歡
 
 
 
 
 
 
 
 
 
 
 
 
 
 
 
 
 
 
 
 
 
 
 
 
 
 
 
 
 
 
 
 
 
 
 
 
 
 
 
 
 
 
 
 
 
 
長子
金毓嶂
 
次子
金毓峑
 
第三子
金毓嵐
 
長女
金毓琨
 
次女
金毓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