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膠彩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膠彩畫,又稱作重彩畫、岩彩畫、日本畫、東洋畫,是一種以膠為素材媒介,混合天然礦物的粉末,與水調和後,用畫筆在或木板上的一種作畫型式,更可以結合不同的素材,表現出許多的可能性。膠彩畫是台灣在戰後發明的詞彙,在日本或其他國家稱為「日本畫」(Nihonga),在台灣日治時代稱為「東洋畫」(Tōyōga)。

歷史

[編輯]

台灣,膠彩畫的歷史被認為可以上溯到中國的工筆重彩技法,這種繪畫方式傳到日本,演變成為「大和繪」,後又發展成為「圓山四條派」。明治維新之後所產生的日本畫,可說是在這個基礎中發展起來的畫種。持論者認為基於這個淵源,膠彩畫可以被視作中國畫北宗的一個分支。但是,這種連結係起因於戰後台灣特殊的政治環境,有可商榷之處,因為日本畫有其獨自的樣式和繪畫技巧,並且也加入了西洋的寫實技法。

臺灣的膠彩畫是在日本統治時期,由日本傳入這種繪畫方式,因此在當時的美術展覽,如:「臺展」與「府展」,被歸類為「東洋畫部」。戰後,開始舉辦全省美展,設立西畫組與國畫組,膠彩畫被歸類至國畫組當中。然而國民黨政府遷台後,從中國來台的國畫家認為膠彩畫(當時仍稱作東洋畫)實為日本畫,不應該劃為國畫部,遂引起「正統國畫論爭」。為了平息爭議,全省美展國畫部分作「第一部」與「第二部」,即傳統水墨和膠彩,分開評審,有關正統國畫的爭執暫時得以消弭。然而1972年日本與臺灣斷交,衝擊到膠彩畫的生存。1972年的全省美展,國畫第二部無預警取消,以膠彩創作的評審委員也全數解聘,僅林之助留聘[1]。有感於「東洋畫」名稱帶日本風,難容於當時之官方意識形態,民國六十六年(1977年),林之助教授提出「膠彩」一詞取代之前的說法,擬用材質定名,避免無謂的爭議。1979年,省展恢復國畫第二部的設置,1982年省展,國畫第二部改名為「膠彩畫部」,膠彩畫一詞始告確定。1985年東海大學美術系首開膠彩畫課程[2]

材料

[編輯]

膠彩畫使用的膠質可由動物、植物提煉出來,中國古代唐朝張彥遠所著的《歷代名畫記》中,記載了膠彩畫使用鹿膠、鰾膠、牛膠作為媒材。這些煉膠的方法在中國漸漸失傳,在日本使用軟質、硬質鹿膠、鰾膠、牛膠、兔膠、粒膠、三千本膠等膠材,這些膠的煉製方式,是依古代由中國傳入的方式煉製。

膠彩的顏料來源為天然礦石研磨而成的粉末,在《歷代名畫記》中,就提及顏料依粗細、顏色濃淡、質感等層級的分類。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林佳禾. 〈林之助膠彩畫「水影」之劣化與修復探討〉.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古物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南市: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2007 (中文(臺灣)). 
  2. ^ 李承遠. 〈近代韓國彩色畫與台灣膠彩畫之差異研究(1910-)〉. 國立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臺北市: 國立師範大學). 1994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