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納格什班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布哈拉的納格什班德陵

白哈文丁·納格什班德·布哈里波斯語بهاءالدین محمد نقشبند‎,羅馬化Bahāʾu d-Dīn Naqšband-i Buḫārī,1318年—1389年),原名穆罕默德·本·穆罕默德·巴哈丁(Muḥammad b. Muḥammad Bahāʾu d-Dīn)[1][2],是伊斯蘭教蘇非主義納克什班迪教團的創始人。[2]他出生於中亞布哈拉附近一個叫信杜萬堡(Qaṣr-i Hinduvān)的小村。[2]他是一位塔吉克人。他反對過分苦行和狂熱的儀式;重視師徒間的精神交流。其言行被門徒編集成冊。其陵墓位於布哈拉附近。[3]

在中亞和土耳其,他常常被尊稱為Şah-i Nakşibend(波斯語شاه نقشبند‎,羅馬化Šāh-i Naqšband),意為「畫家的統治者」。「納格什班德」(波斯語نقشبند‎,羅馬化Naqšband)一詞在波斯語中意為「畫家、描繪者」,這個稱謂一般被解釋為通過在心中持續誦經英語Dhikr而產生的安拉形象(阿拉伯語:نقش‎,羅馬化Naqš),一說是他在低聲讚頌時常在胸前用手比劃,表示「描繪認主的奇妙情景"或"勾劃內心的真完美境界"而得名。[1][2]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金宜久. 伊斯兰教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7-10: 425-426. ISBN 9787532602834. 
  2. ^ 2.0 2.1 2.2 2.3 Algar, H. Bahāʾ-al-Dīn Naqšband. Encyclopædia Iranica, online edition, Vol. III, Fasc. 4. New York: 433–435. 1988a. 
  3. ^ 張明林. 参政语录4卷. 中國古籍出版社. 2009-10: 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