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種子蕨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關於生物分類方塊種子蕨門
化石時期:376–66 Ma
泥盆紀晚期至白堊紀末[註 1]
產自美國俄亥俄州東北部的晚石炭紀種子蕨類化石
產自美國俄亥俄州東北部的晚石炭紀種子蕨類化石
科學分類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木質植物 Lignophytes
總門: 種子植物總門 Spermatophyta
並系群 種子蕨門 Pteridospermatophyta
傳統分類中包含的子類群
傳統分類中未包含,但在
演化層面上包含的演化支

種子蕨門學名Pteridospermatophyta)泛稱種子蕨(pteridosperms,seed ferns),是一類已滅絕的古代裸子植物,始見於晚泥盆紀,在石炭紀二疊紀三疊紀時極為興盛,到侏羅紀逐漸衰退,於白堊紀末期滅絕。

種子蕨的種株不大,多數為倚生或攀援的木質藤本,也有一部分呈灌木狀或樹蕨狀,只有少部份是高可達10米的喬木。它們絕大部分有真蕨植物一樣的大型羽狀複葉和具有二歧分叉的主葉柄,但葉的表面角質層較真蕨類厚。

根據種子蕨類的解剖結構,它們既有蕨類植物性狀,又有裸子植物性狀;莖和根有像真蕨一樣的維管束,又有像蘇鐵一樣的形成層、次生木質部和次生韌皮部等。在種子蕨的生殖葉上長有花粉囊和種子,以種子進行繁殖。種子有的長在葉的羽片頂端,有的則生在葉的裂片上。

在種子蕨類植物中,至今僅發現兩例種子中有,大多數種子實際上是胚珠。胚珠有離生珠被。研究發現它們還沒有花,但已形成種子,這說明在植物系統發育過程中,種子的出現比花和果實更早;同時在胚珠的花粉室中,只看到有花粉粒,而未發現花粉管,這也是原始的性狀之一。由此可見,種子蕨是介於蕨類植物跟裸子植物之間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植物類型,並成為許多現代裸子植物的起點。

系統發生

[編輯]

以下為種子植物系統發生樹,種子蕨類的涵蓋範圍並未包含其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如被子植物及現代裸子植物),因而是一個並系群

 種子植物 

 †Moresnetiopsida Doweld 2001

 †皺羊齒綱 Lyginopteridopsida Novák 1961 emend. Anderson, Anderson & Cleal 2007

 †Pachytestopsida Doweld 2001

 †華麗木目 Callistophytales Rothwell 1981 emend. Anderson, Anderson & Cleal 2007

 †盾籽綱 Peltaspermopsida Doweld 2001

 †Umkomasiales Doweld 2001

 †Phasmatocycadopsida Doweld 2001

 †Pentoxylopsida Pant ex Doweld 2001

 †Dictyopteridiopsida Doweld 2001

 †擬蘇鐵綱 Cycadeoideopsida Scott 1923

 †開通綱 Caytoniopsida Thomas ex Frenguelli 1946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末端裸子植物

 蘇鐵門 Cycadophyta

 銀杏門 Ginkgophyta

 松柏門 Pinophyta

 Acrogymnospermae 
種子蕨門
(並系群)

註釋

[編輯]
  1. ^ 可能到始新世仍有殘存。

參考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