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塔戰役
外觀
森塔戰役 | |||||||
---|---|---|---|---|---|---|---|
大土耳其戰爭和鄂圖曼-哈布斯堡戰爭的一部分 | |||||||
《1697年9月11日的森塔戰役》,弗朗茲·艾森哈特繪製 | |||||||
| |||||||
參戰方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兵力 | |||||||
34,000名步兵[3] 16,000名騎兵[3] 60門火砲[4] |
75,000–100,000人[5][6] 200 guns[4] | ||||||
傷亡與損失 | |||||||
429人死亡 1,598人受傷[7] | 30,000人傷亡或溺死[5][8][9][3] |
森塔戰役發生於1697年9月11日森塔(今屬塞爾維亞,當時屬鄂圖曼帝國)南部蒂薩河以東,是大土耳其戰爭的一場主要戰役,鄂圖曼帝國歷史上最具決定性的失敗戰爭之一。1697年,土耳其蘇丹穆斯塔法二世御駕督軍,正準備橫渡蒂薩河,渡河期間遭到歐根親王率領的奧軍奇襲,土耳其精銳損失殆半,森塔戰役之後,鄂圖曼軍隊被奧地利軍隊徹底擊敗,從此徹底失去匈牙利和貝爾格勒以北的大片土地,再無能力進犯哈布斯堡帝國核心區域。[10]鄂圖曼帝國軍事力量嚴重削弱,國內也出現政治危機,再也沒有能力發動戰爭,只能尋求和談。
簽訂《卡洛維茨條約》
[編輯]1699年,鄂圖曼帝國與奧地利、威尼斯、荷蘭、俄國、以及波蘭等5國在貝爾格勒以北的卡洛維茨談判,並簽署《卡洛維茨條約》。依據《卡洛維茨條約》,匈牙利和外西凡尼亞歸奧地利,泰梅什堡歸鄂圖曼帝國,奧地利和鄂圖曼帝國以蒂薩河、薩瓦河和翁納河一線為新的邊界。達爾馬提亞、伯羅奔尼撒半島以及愛琴海上的重要島嶼歸威尼斯,勒班陀和艾因納馬夫拉歸鄂圖曼帝國。波多利亞和烏克蘭劃歸波蘭。根據《卡洛維茨條約》和1700年的俄國與鄂圖曼政府之間的單獨條約,俄國取得了亞速海和聶斯特河地區。《卡洛維茨條約》標誌著土耳其勢力至此退出多瑙河中游以及巴爾幹以北區域,加速鄂圖曼帝國的衰亡。
參考資料
[編輯]- ^ Samardžić & Duškov 1993,第50頁.
- ^ Kann 1974,第67頁.
- ^ 3.0 3.1 3.2 Parker 1996,第538頁.
- ^ 4.0 4.1 Chandler 1990,第150頁.
- ^ 5.0 5.1 Faroqhi,第97頁.
- ^ Finkel 2012,第906-908頁.
- ^ Austro-Hungarian Monarchy. Kriegsarchiv 1878,第156頁.
- ^ Clodfelter 2008,第59頁.
- ^ Grant 2017,第388頁.
- ^ 杜子信. 奧地利史—藍色多瑙國度的興衰與重生. 臺北: 三民書局. 2020: 101. ISBN 978-957-14-67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