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李誡 (北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誡(?—1110年2月23日),一說李誠[1],字明仲鄭州管城縣(今河南省鄭州新鄭市)人,北宋著名建築師

生平

[編輯]

李誡的曾祖父李惟寅,曾任尚書虞部員外郎贈紫金光錄大夫。

李誡的祖父李惇裕,曾任尚書祠部員外郎秘閣校理

李誡的父親李南公,北宋進士及第,歷任戶部尚書,成都、鄭州等地知府,後升為龍圖閣直學士,為官60年。

李誡的兄長李譓,歷任章邱縣等地知府,後升為龍圖閣直學士。

至於李誡本人,約在1060年-1065年左右出生[2],自小受到良好教育[3]。除了建築著作,他還出版關於地理學、歷史、文字學與美術史的書籍[3]

元豐八年(1085年),李南公為他捐了一個小官-郊社齋郎,後來升任曹州濟陰縣尉。

元祐七年(1092年),升任將作主簿,然後被提拔為將作監少監,負責建築工程,突顯了他擔當建築師的決心[4][5]。在將作監(主管土木建築工程的機構)供職,前後共達十三年,主持營建較大建築有五王邸、辟雍、尚書省、龍德宮棣華宅朱雀門景龍門九成殿開封府廨太廟及欽慈太后佛寺,因功屢獲晉級為將作監主簿、監丞、少監,級別由承務郎至中散大夫,連升十六等[6]

1097年,李誡奉旨重修《營造法式》「考閱舊章,稽參眾智」;1100年,完成《營造法式》,交給宋哲宗過目[3][5]

崇寧二年(1103年),宋徽宗才讓《營造法式》成為官刊文獻,頒發施行,讓負責施工的工人、建築師、工匠因此而受惠[5][3]。編寫得巨細無遺的《營造法式》,其主旨不僅僅為朝廷工部訂立標準規則,還要讓全國工作坊與巧匠在建築工程中有所依據[7]《營造法式》成就卓越,李誡被升為將作監[8]。此後,他負責管理將作監,並且監督太廟、龍德宮、棣華宅、朱雀門、景龍門、九成殿的興建。[5] 建築是李誡畢生最主要的工作[9]

李誡家中藏書萬卷, 還親自手抄千餘卷,擅長書法,篆書、楷書、草書都入能品;擅長繪畫,曾以《五馬圖》上呈,深得宋徽宗賞識[10]

李誡一生除主要在將作監任職外,還一度當過虢州知州,並且很有政績。

大觀四年(1110年)二月,李誡逝世,葬在家鄉鄭州管城縣新鄭梅山。宋徽宗得知,十分嗟惜,下詔封李誡一子為官[11]

2006年管城縣新鄭梅山李誡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

著作

[編輯]

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受命重新編修《營造法式》(原名《元祐法式》,宋哲宗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完成),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完成,宋徽宗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頒行。成為當時官方建築的規範。

除《營造法式》外,還著有《續山海經》十卷、《續同姓名錄》二卷、《琵琶錄》三卷、《馬經》三卷、《六博經》三卷、《古篆說文》十卷。李誡的其他著作已失傳,唯《營造法式》碩果謹存。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誠」「明」二字互訓,為古人常見名字組合。參見成麗《李誡?李誠?——南宋「紹定本」所刻作者名辨析》,收入王貴祥主編《中國建築史論匯刊·第肆輯》,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1. ISBN 9787302253686
  2. ^ 梁思成 《營造法式注釋序》 《李誡》 《梁思成全集》 第七卷 7
  3. ^ 3.0 3.1 3.2 3.3 Guo 1998,第4頁
  4. ^ 李誡. 中國建築網. [2008-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14) (中文(臺灣)). 
  5. ^ 5.0 5.1 5.2 5.3 Needham 1986,Volume 4,第84頁
  6. ^ 《營造法式》 11 頁 《李誡補傳》 中國書店 2006 ISBN 7-80568-974-1/K
  7. ^ Guo 6.
  8. ^ Guo 1998,第5頁
  9. ^ 梁思成全集第七卷8頁
  10. ^ 營造法式 12 頁 李誡補傳 中國書店 2006 ISBN 7-80568-974-1/
  11. ^ 《營造法式》 12 頁 《李誡補傳》 中國書店 2006 ISBN 7-80568-974-1/
  12. ^ 李诫墓. [2009-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2). 

來源

[編輯]
  • Needham, Joseph (1986).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Volume 4, Part 3. Taipei: Caves Books, Ltd.
  • Steinhardt, Nancy Shatzman (1997). Liao Architectur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 Steinhardt, Nancy Shatzman. "The Tang Architectural Icon and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The Art Bulletin (Volume 86, Number 2, 2004): 228–254.
  • Steinhardt, Nancy Shatzman. "The Tangut Royal Tombs near Yinchuan", Muqarnas: An Annual on Islamic Art and Architecture (Volume X, 1993): 369-381.
  • Guo, Qinghua. "Yingzao Fashi: Twelfth-Century Chinese Building Manual", Architectural History: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tectural Historians of Great Britain (Volume 41 1998): 1-13.
  • 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四卷第三分冊第二十八章 《土木工程》 第92-93頁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8 ISBN 987-7-03-022422-4
  • 宋 李誡 《營造法式》 中國書局 2006 ISBN 7-80568-974-1/K.168
  • 梁思成 《營造法式注釋序》· 李誡 《梁思成全集》 第七卷 7-9 ISBN 7-112-04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