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李光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光龍,字蟠卿,號在明福建安溪縣人,明末翰林。

生平

[編輯]

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光龍中式癸未科二甲第五十名進士,後授翰林院檢討。明亡後歸隱[1],相傳他和僧人參唯、德林、天問等「妙峯三高」跟隨隆武帝隱居安溪妙峯山,日間稱師徒,夜間行君臣禮,隆武帝死後負責安葬[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安溪縣誌·卷之七·風俗人物·科舉》:崇禎十六年癸未楊廷鑒榜:李光龍 任翰林院檢討。李光龍,字蟠卿,號在明。興泉道熊可智志銘,其略曰: 「邢太夫人誕先生時,王父夢杜工部來訪,覺而得男孫,甚喜之。七歲,贈君命對:『乘桴浮於海』,先生應聲『束帶立於朝。』聞者知非恆兒也。稍長,為舉子業,出語驚倫,業師孫司理胎湖,同學叔部郎閬瀛,皆咄咄詫異。乙卯,以儒士應鄉舉,嗣是學使者必得先生而首之。蓋自子衿得首,毋如先生盛者。先生不肯為尋章摘句,而必博古窮今,名益高而獲益遲。壬午,出揭潛銘先生房,捷南宮,為本房薛行塢先生推重,而房首今大司寇白東谷先生,尤一見傾服。後歸湖中,自號余隱云。」
  2. ^ 錢海岳《南明史·卷四十四·列傳第二十》:……或曰與李光龍從上遜亡。……光龍,字蟠卿,安溪人。崇禎十六年進士,授簡討,易學純深。晚歲沈淪詩酒。相傳紹宗為僧安溪妙峯山,光龍與僧參唯、德林、天問奉之,日為師徒,夜行君臣禮。上崩葬之。卒年七十五。參唯以儒為僧,與德林、天問,稱妙峯三高。

參考文獻

[編輯]
  • 清·謝宸荃主修、洪龍見主纂,《安溪縣誌》,康熙癸丑版
  • 錢海岳南明史》·卷四十四·列傳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