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有機疏散理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薩里寧為赫爾辛基設計的規劃方案,但因高昂的耗資而未完成

有機疏散理論(英語:Theory of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是芬蘭學者埃列爾·薩里寧在20世紀初期針對大城市過分膨脹所帶來的各種弊病,提出的都市計畫中疏導大城市的理念,是城市分散發展理論的一種。他在1943年出版的著作《城市:它的發展、衰敗與未來》(The City - Its Growth, Its Decay, Its Future)中對其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並從土地產權、土地價格、城市立法等方面論述了有機疏散理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

內容

[編輯]
赫爾辛基衛星地圖

有機疏散理論並不是一個具體的或技術性的指導方案,而是對城市的發展帶有哲理性的思考,是在吸取了前些時期和同時代的都市計畫的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在對歐洲、美國一些城市的發展中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和思考後的結果。[2]有機疏散理論的提出者薩里寧認為,衛星城確實是治理大城市問題的一種方法,但他認為並不一定需要另外新建獨立於中心城市的衛星城,而可以通過建立與中心城市有密切聯繫的半獨立的城鎮,來定向發展達到同樣的目的。因此,他提出對城市發展及其布局結構進行調整的有機疏散理論。

薩里寧的理論來源是,利用對生物和人體的認識來研究城市,認為城市由許多「細胞」組成,細胞之間有間隙,有機體通過不斷地細胞繁殖而逐步生長。大城市一邊向周圍迅速擴散,同時內部有出現了被稱之為「瘤」的貧民窟,而且貧民窟也在不斷蔓延,這說明城市是一個不斷成長和變化的有機體。薩里寧將交通要道視為動脈靜脈;將街區內道路視為毛細血管;將城市的不同功能區視為有機體的不同的器官[2]

實踐

[編輯]

1915年,薩里寧與貝特爾·榮格受一家私人開發商的委託為芬蘭赫爾辛基新區蒙基涅米-哈加制定了一個17萬人口的擴展方案,也稱「大赫爾辛基」方案[3]。方案符合有機疏散理論的原則,主張在赫爾辛基附近建立一些半獨立的城鎮,定向疏導城市,以控制城市的進一步擴張。[2]除此之外,有機疏散理論在戰後許多城市的規劃工作中得到應用,具有世界性的影響[4]。但是1960年代以後,有許多學者開始對有機疏散理論這種將其他學科的規律套用到都市計畫中的簡單做法提出了質疑[2]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Eliel Saarinen. The City - Its Growth, Its Decay, Its Future. 1943 (英語). 
  2. ^ 2.0 2.1 2.2 2.3 李德華. 城市规划原理.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0. ISBN 9787112046355. 
  3. ^ Eliel Saarinen. Munkkiniemi-Haaga ja Suur-Helsinki: tutkimuksia ja ehdotuksia kaupunkijärjestelyn alalta. Helsinki: Lilius & Hertzberg. 1915 (芬蘭語). 
  4. ^ Jun Wang. Beijing record: a physical and political history of planning modern Beijing. 2011: 61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