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式建築
拜占庭式建築 | |
---|---|
年份 | 4世紀 – 1453年 |
拜占庭帝國文化 |
---|
拜占庭式建築,指的是拜占庭帝國時期的建築風格。在古羅馬巴西利卡式的基礎上,融合了東方(主要是波斯、兩河流域、敘利亞等)藝術,形成了新的風格。對後來的東歐建築和伊斯蘭教建築有很大影響。
發展歷史
[編輯]前期(4-6世紀)
[編輯]主要是延續古羅馬的建築風格。拉文納的、八角形的聖維塔教堂和君士坦丁堡的神聖和平教堂、聖索非亞大教堂已具有突出的拜占庭建築風格。在薩洛尼卡的聖迪米特里奧斯教堂和西奈山的聖凱瑟琳修道院亦顯示出早期的拜占庭建築特色。早期興建的世俗建築包括君士坦丁堡大皇宮、地下水宮殿和有著192座塔樓的君士坦丁堡城牆等。
中期(7-12世紀)
[編輯]由於外敵相繼入侵,導致國土縮小,建築也減少,規模也大不如前。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占地少而向高處發展,中央大穹隆沒有了,改為幾個小穹隆群,並著重於裝飾,如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在馬其頓王朝(867-1056年),位於希臘的達夫尼修道院,俄西俄斯羅卡斯修道院和希俄斯新修道院興建完成,為拜占庭中期的建築。而科穆寧王朝時期興建、位於伊斯坦堡和小亞細亞的拜占庭建築幾乎蕩然無存,現今剩下的包括位於卡帕多奇亞的數座石建修道院。
後期(13-15世紀)
[編輯]數次東征使拜占庭帝國和其建築損壞不堪,尤以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為甚。以後巴列奧略王朝時期興建的建築既不多,也沒有什麼新創造,在被鄂圖曼帝國滅國後大多破損無存。
建於14世紀、位於薩洛尼卡的聖使徙教堂常被引用為典型的晚期拜占庭建築。其他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前所興建的教堂多數現存於希臘的阿索斯山和米斯特拉斯。
對後世的影響
[編輯]在西歐和中歐,拜占庭建築風格的主流最終於中世紀讓位予羅曼式建築和哥德式建築。在東方的阿拉伯世界,拜占庭建築風格對早期的伊斯蘭建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位於大馬士革的倭馬亞大清真寺和位於耶路撒冷的圓頂清真寺就可印證此點。其中倭馬亞大清真寺的平面圖更類似公元6至7世紀時的巴西利卡形式。地磚、牆磚的鋪設、幾何格局、多拱門、圓頂和多色磚的運用都顯示了伊斯蘭建築和摩爾人的建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拜占庭建築的影響。
在保加利亞、俄羅斯、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喬治亞、烏克蘭和其他東正教國家,拜占庭建築風格持續的時間就更長久了。
拜占庭式建築沒有因為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而消失。反之,這種建築風格的復興於1840年代起重新開始於歐洲出現,並於19世紀後半期在俄羅斯帝國達到高峰。20世紀最大的拜占庭復興建築是位於塞爾維亞的聖薩瓦教堂。
由於在18世紀至20世紀早期,俄羅斯帝國內有著拜占庭建築風格的復興,境內至今仍保存有不少帶有拜占庭風格的建築。
建築特點
[編輯]圓形穹頂
[編輯]穹隅(Pendentive)是指拱頂之間形成的三角形球面。在穹隅的發展前,建築師常採用疊澀拱或內角拱(Squinch)於四角以支撐建築。穹隅的發明使得方形基座上可以搭建巨大的圓形穹頂。這是一個古羅馬建築師沒有解決的問題,是建築史上的偉大發明[1] 。聖索非亞大教堂即以大穹頂著稱,並有多個圓形穹頂的小廳。高大寬闊,採光充分。
-
救世主大教堂 (莫斯科)一處的拱(圖片左方和右方),圓頂(正上方)和穹隅(中間)
-
穹隅的形成
-
圖中A所標示的即為一穹隅
平面結構
[編輯]圓形(輻射式)或正十字形。
壁畫
[編輯]柱
[編輯]柱頭呈倒方錐形,刻有植物或動物圖案,富於裝飾性。
拜占庭式建築例子
[編輯]-
聖維塔教堂內部
-
君士坦丁堡大皇宮一幅馬賽克
-
位於喬治亞的Jvari修道院,建成於586-605年
-
最古老的、位於聖凱瑟琳修道院的耶穌像
-
位於安納托利亞的Sangarius橋,長達430米,建於5-6世紀
-
君士坦丁堡城牆
-
塞爾維亞的聖薩瓦教堂
-
公元六世紀、建於拜占庭統治時的亞美尼亞的一座教堂平面圖,為一座Tetraconch建築,有四個半圓形後殿
-
拜占庭式教堂亦常有著半圓形後殿
參見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 Fletcher, Banister; Cruickshank, Dan, Sir Banister Fletcher's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rchitectural Press, 20th edition, 1996 (first published 1896). ISBN 0-7506-2267-9. Cf. Part Two, Chapter 11.
- 西里爾·曼戈. 拜占庭建筑. 由張本慎 等翻譯.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999. ISBN 7112037379.
- Ousterhout, Robert; Master Builders of Byzantiu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691-00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