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現象學派
外觀
慕尼黑現象學(Munich phenomenology,也稱慕尼黑現象學派、慕尼黑現象學小組),是二十世紀之交在慕尼黑從事研究和工作的一群哲學家和心理學家的哲學傾向。他們的觀點被歸為「實在論(實在主義)現象學」或「本質現象學」。慕尼黑現象學通常被看成是早期現象學的一個分支。
歷史源流
[編輯]1895年,慕尼黑大學的心理學家西奧多·利普斯同一些學生創立了「心理學協會」。這個學生協會的一些參與者——尤其是約翰內斯·道伯特(Johannes Daubert)、莫里茨·蓋格、亞歷山大·普凡德爾和阿道夫·萊納赫——都受到了埃德蒙德·胡塞爾《邏輯研究》(1900/01)的啟發。胡塞爾的著作批評了他們的老師利普斯的心理主義,並展示出了一種新的哲學研究方式,即現象學。這些人選擇與胡塞爾結盟,成為了現象學研究者在慕尼黑的學術團體。 1905年左右,利普斯的許多學生(以道伯特為首)暫時中斷了在慕尼黑的學業,前往哥廷根大學直接跟隨胡塞爾學習。這一「慕尼黑對哥廷根的入侵」通常被看成是現象學運動的開始。由於慕尼黑學生的到來,最後導致哥廷根在1910年左右也成立了一個類似的學生團體,被稱為哥廷根學圈(或哥廷根學派)。
1912年,《哲學與現象學年鑑》出版物成立,胡塞爾、蓋格、萊納赫、普凡德爾和馬克斯·舍勒任編輯。在《年鑑》第一版中,胡塞爾出版了《觀念I》(《純粹現象學通論》),之後一些追隨者對胡塞爾新的現象學新觀點持批評態度。原慕尼黑小組的成員同胡塞爾的觀念論和先驗現象學保持一定距離,更重視他早期的第一版《邏輯研究》裡的實在論現象學。
慕尼黑現象學派成員
[編輯]慕尼黑小組和心理學協會的其他成員
[編輯]- Ernst von Aster
- Matthias Baumgartner
- Hedwig Conrad-Martius
- Ludwig Curtis
- Wolf Dohrn
- August Endell
- Aloys Fischer
- August Gallinger
- 迪特里希·馮·希爾德布蘭
- Rudolf Hirsch
- Edgar Istel
- 特奧多爾·萊辛
- Hans von Liebig
- Otto Selz
- Wilhelm Schapp
- Eduard Schmidt
- Alfred Schwenninger
- Else Voigtländer
參考資料
[編輯]- Karl Schuhmann, "Philosophy and Art in Munich around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in Poznan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the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Vol. 54, 1997, pp. 35–51.
- Karl Schuhmann and Barry Smith, "Adolf Reinach: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Speech Act and Sachverhalt ed. Kevin Mulligan, 1987, pp. 1–27.
- Josef Seifert and Cheikh Mbacke Gueye (Eds.), Anthologie der Realistischen Phänomenologie, 2009.
- Herbert Spiegelberg, The Phenomenological Movem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Hague/Boston/London 1982)
- Helmut Kuhn, Ederhard Avé-Lallemant, R. Gladiator (Eds.), Die Münchener Phänomenologie, Phaenomenologica 65,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