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彭蒂·埃斯科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彭蒂·埃斯科拉
出生1883年1月8日
洪基拉赫蒂芬蘭語Honkilahti
逝世1964年12月6日(81歲)
赫爾辛基
國籍芬蘭
公民權芬蘭
母校赫爾辛基大學
知名於變質岩相
獎項彭羅斯獎章 (1951)
維特勒森獎 (1964)
沃拉斯頓獎章 (1958)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岩石學
施影響於都城秋穗

彭蒂·埃里斯·埃斯科拉芬蘭語Pentti Eelis Eskola,1883年1月8日—1964年12月6日)是一位芬蘭地質學家,專門研究花崗岩岩石學並發展了變質岩相的概念。他於1958年獲得沃拉斯頓獎章並在1964年獲得維特勒森獎,死後舉行了國葬[1]綠鉻礦(eskolaite)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礦物。

埃斯科拉出生在洪基拉赫蒂芬蘭語Honkilahti,是一個農民的兒子。他於1906年畢業於赫爾辛基大學,並於1914年獲得博士學位,論文題目是奧里耶爾維地區的岩石學。埃斯科拉是威廉·拉姆齊的學生。[2]他於1920-21年訪問了挪威美國,他在華盛頓特區的地球物理實驗室工作,並在加拿大地質調查局工作,期間他考究了榴輝岩。他於1922年成為芬蘭調查局的地質學家,並於1924年加入赫爾辛基大學擔任地質學教授,一直工作到1954年。

埃斯科拉關於變質作用的主要工作受到他在23歲時閱讀的雅各布·塞德霍爾姆的著作。他開始思考花崗岩片麻岩的起源和形成,並想出了一種方法,可以在不同的壓力和溫度條件下對地層進行分類,從而實現不同的化學平衡。[3]

埃斯科拉於1914年結婚。他的妻子曼迪·維羅(Mandi Wiiro)在去世前長期患病。他們的兒子馬蒂(Matti,1916-1941)因在二戰期間在俄羅斯前線陣亡所以先於他們去世,歸還給父母的遺物只有一個錢包,裡面裝著他收集來種在他們家庭農場的蘋果種子,埃斯科拉為紀念兒子而種植。

他的女兒派韋泰爾(Päivätär)成為了一名化學老師。

埃斯科拉還在一本關於世界觀的書中討論了哲學,並與哲學家羅爾夫·阿恩基爾(Rolf Arnkil)和西格弗里德·西雷紐斯(Sigfrid Sirenius)通信。[4]

參考資料

[編輯]
  1. ^ Lamont-Doherty The Vetlesen Prize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16 June 2012.. Columbia.edu. Retrieved 7 May 2012.
  2. ^ Haapala, I. Chapter 17: History of Finnish bedrock research. Lehtinen, Martti; Nurmi, Pekka A.; Rämö, Tapani (編). Precambrian Geology of Finland. Amsterdam: Elsevier. 2005: 683–701. ISBN 9780080457598. 
  3. ^ Barth, Tom. F. W. Principles of Classification and Norm Calculations of Metamorphic Rocks. The Journal of Geology. 1959, 67 (2): 135–152 [2023-01-13]. ISSN 0022-1376. doi:10.1086/62657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3) (英語). 
  4. ^ Barth, T. F. W. Memorial to Pentti Eskola (1883–1964).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965, 76 (9): P117 [2023-01-13]. ISSN 0016-7606. doi:10.1130/0016-7606(1965)76[P117:MTPE]2.0.CO;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3)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