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道恩
弗里德里希·道恩 (Friedrich Ernst Dorn) | |
---|---|
出生 | 普魯士王國普魯士省古特施塔特(今為波蘭多布雷城) | 1848年7月27日
逝世 | 1916年12月16日 德國, 薩克斯省, 哈雷 | (68歲)
國籍 | 德國 |
母校 | 柯尼斯堡大學 |
知名於 | Dorn effect 氡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物理學 |
機構 | 哈雷大學 |
弗里德里希·恩斯特·道恩(德語:Friedrich Ernst Dorn,1848年7月27日—1916年12月16日),德國物理學家,他是第一個發現鐳發射出放射性物質的人,這种放射性物質後來被命名為元素氡(Rn)。
生平
[編輯]弗里德里希·道恩生於普魯士王國普魯士省古特施塔特(今為波蘭多布雷城),卒於薩克斯省哈雷。他曾在柯尼斯堡大學接受教育,並在大學任教。1885年,在哈雷大學,道恩從安東-奧伯貝克(Anton Oberbeck)手中接過了理論物理學教授的職位。由於道恩當時已是副教授,[1] 為了不被認為降職,他被允許擔任該職稱[2]。1895年,道恩接替赫爾曼-克諾布勞赫(Hermann Knoblauch)成為哈雷大學實驗物理學教授[3] 和物理研究所所長。道恩之前的職務由卡爾-施密特(Carl Schmidt)接任,他曾是私人教授,後被任命為理論物理學特級教授[4]。
1900年,道恩發表了一篇論文,他在論文中描述了重複和擴展歐內斯特·盧瑟福早先關於釷的一些工作的實驗。道恩驗證了盧瑟福關於釷發射放射性物質的觀察結果,並發現鐳元素也有類似的發射。[5] 盧瑟福和索迪的其他工作表明,釷和鐳都有相同的發射,它是一种放射性氣體,實際上是一種新元素。[6]
道恩把鐳的放射性氣態產物簡單地稱為 "放射物"(Emanation),但1904年盧瑟福把同一種物質稱為 "鐳射氣"(Radium Emanation)。拉姆塞(Ramsay)後來建議使用 "niton",這個詞來源於拉丁語 "nitens",意為 "閃耀"[7]。1923 年,一個國際科學家組織再次將該名稱改為 "氡"(Radon)。
Marshall和Marshall的結論是,氡的發現實際上應該歸功於盧瑟福,因為他是第一個檢測到任何放射性同位素(釷)釋放出氡元素的人,也是第一個證明氡的氣態性質的人。盧瑟福也是第一個將自己關於氡的研究成果與他人關於氡的原子質量、光譜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的研究成果相結合的人。
參考文獻
[編輯]- ^ The position of ordinarius professor outranks that of extraordinarius professor, which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associate professor.
- ^ Jungnickel and McCormmach, 1990b: p. 37
- ^ In Germany, until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experimental physics had priority over theoretical physics, and therefore such positions were considered to be higher in rank. This changed with the rise of German theoretical physic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especially through the activities of Max Born at the University of Göttingen and Arnold Sommerfeld at the University of Munich, who adroitly used experimental physics to test and develop their theories.
- ^ Jungnickel and McCormmach, 1990b: p. 293
- ^ Dorn, F. E. Die von radioactiven Substanzen ausgesandte Emanation. Abhandlungen der Naturforschenden Gesellschaft zu Halle. 1900, 23: 1–15.
- ^ Rutherford, E. Radioactive Transformation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06: 70–94.
- ^ Ramsay, W. The Gases of the Atmosphere 4. London: Macmillan. 1915: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