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法租界
外觀
廣州法租界(法語:Concession française de Canton),近代中國4個在華法租界之一(另外3個是上海法租界、天津法租界和漢口法租界)。同時也是廣州的2個租界之一,與廣州英租界同在沙面島上。今為廣州市荔灣區沙面街道。
歷史
[編輯]1861年開闢。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法兩國占領廣州,選定了鄰近傳統的外貿區廣州十三行(當時已被燒毀)西南面,珠江白鵝潭邊上的小沙洲作為租借地,人工填築成沙面島,其中法租界占有東部的1/5,面積66畝。東部有一橋與華界相通。
1943年2月23日,法國維希政府宣布,同意放棄在華租界。6月5日,汪精衛政權同日收回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二戰結束後,新成立的法國戴高樂政府亦宣布將沙面法租界交還中華民國。
居民
[編輯]廣州法租界僅供法國來華做外貿生意的洋人居住,不允許華人入居。
管理
[編輯]法國領事館
[編輯]1888年,法租界當局開始建築領事館;1890年,將領事館由廣州城內遷入沙面島。
巡捕房
[編輯]建於19世紀末,位於連接法租界與華界的東橋橋頭,是鎮守東橋和租界的據點。
市政
[編輯]廣州法租界開闢之初,由於當時法國政府正集中力量在廣州興建石室聖心大教堂,因此廣州法租界經營起步較晚。至1889年10月,法國政府將沙面法租界內空餘土地進行拍賣,並開始大興土木進行市政建設,除興建洋樓館舍外,還設有公園、醫院、教堂等公共設施。到19世紀末,已形成井然有序的獨立街區,儼然一座獨立於廣州城之外的法國小城。
金融
[編輯]1888年,法國人在沙面法租界建築東方匯理銀行廣州分行。
1913年,中法實業銀行成立,在廣州法租界設立分行。
宗教
[編輯]天主教沙面露德聖母堂建於1889年,奉露德聖母為該堂主保。
現狀
[編輯]廣州法租界所在區域,包括當年的西式建築以及綠化帶,大致保存完整。1996年,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這是一篇與中國歷史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