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在滿韓族總聯合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在滿韓族總聯合會
재만한족총연합회
在滿韓族總聯合會
1929年—1931年
旗幟
旗幟
地位歷史上未受承認自治地方
首都海林事實上
常用語言朝鮮語
族群
朝鮮人
政府無政府共產主義自治合作社
主席 
• 1929年—1930年
金佐鎮
歷史時期戰間期
• 建立
1929年8月
• 終結
1931年9月
人口
• 
200萬
前身
繼承
中華民國
滿洲國
今屬於 中國
在滿韓族總聯合會
在滿韓族總聯合會創辦人合影,攝於1928年
諺文재만한족총연합회
漢字在滿韓族總聯合會
文觀部式Jaeman Hanjok Chongyeonhaphoe
馬-賴式Chaeman Hanjok Ch'ongyŏnhaphoe
在滿朝鮮無政府主義者聯盟
諺文재만조선무정부주의자연맹
漢字在滿朝鮮無政府主義者聯盟
文觀部式Jaeman Joseon Mujeongbujuuija Yeonmaeng
馬-賴式Chaeman Chosŏn Mujŏngbujuŭija Yŏnmaeng
新民府
諺文신민부
漢字新民府
文觀部式Sinminbu
馬-賴式Sinminbu

在滿韓族總聯合會韓語:재만한족총연합회在滿韓族總聯合會),又稱韓族總聯合會,是1929年8月—1931年9月存在於中國東北北滿地區[1]自治性質的無政府主義社區,地處中朝邊界的中國一側[2],人口達200萬[3]。社區奉行無政府共產主義,以互助為統治原則,採用禮物經濟模式運作。

背景

[編輯]

1894年,朝鮮王朝爆發東學黨起義大日本帝國趁機入侵朝鮮,將整個朝鮮半島納入勢力範圍[4]。與此同時,日本向中國東北發動入侵戰爭,並通過《馬關條約》獲得遼東半島,引起原本覬覦中國東北的俄羅斯帝國的不滿。最終,日俄兩國因爭奪在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的殖民利益而在1904年爆發日俄戰爭。日本在兩國戰爭中獲勝,並通過《樸茨茅斯和約》正式取得對南滿的控制,並鞏固了對朝鮮半島的控制[5]。原本由沙俄修建的中東鐵路長春至旅順段被轉讓給日本,改稱為南滿鐵路,日本在鐵路兩側設置了大量飛地,並駐紮了鐵道守備隊(後發展為關東軍[6]。隨著1910年《日韓合併條約》簽訂,朝鮮正式被日本併吞,踏入日治時期。大批不滿日本統治的朝鮮人流亡到中國東北,利用研究小組軍校發起韓國獨立運動[7]。朝鮮境內的三一運動被日本鎮壓後,越來越多的朝鮮民眾流亡中國東北,在當地成立朝鮮無政府主義運動英語Anarchism in Korea[8]

隨著中華帝國分崩離析、軍閥混戰時代來臨,「東北王」張作霖掌控了中國東北[9]。張作霖剛上台的時候,日本曾計劃暗殺;但到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後,日本有因張作霖持反共立場而開始為他提供資金[10]。得到日本資助的張作霖則需要為日本鎮壓其轄區內的朝鮮反日勢力[11]。1927年6月,張作霖率領的奉系軍閥控制北洋政府,宣告建立軍事獨裁統治[12]。後來張作霖深陷與國民革命軍對戰的泥沼,日本政府趁機削弱他對東北的控制力,以此奪取地盤[13]。到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的北伐勢力進軍北平,張作霖乘火車回撤到東北[14]。然而火車還沒有抵達奉天市,就被日本特務炸毀,張作霖與另外16名乘客被當場炸死[15]。張作霖死後,其子張學良繼任奉系領導人。張學良反日立場堅定,與國民政府一道堅決抗日[16]

歷史沿革

[編輯]

張學良當局的反日情緒保護了朝鮮無政府主義運動,為其重振聲威創造了契機[7]。1929年7月21日,「在滿朝鮮無政府主義者聯盟」(재만조선무정부주의자연맹)在寧安縣(今海林市[17]宣告成立,標誌著無政府主義運動達到高潮[18]。總聯合會奉行所有朝鮮人互幫互助的準則,最終目標是建立自由平等無國家社會,所有資源按照「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原則分配[19]

在滿韓族總聯合會主席兼大韓獨立軍團韓語대한독립군단總司令官金佐鎮

協會成立的時候,滿洲已經有三個朝鮮人自治的政府,一個是鴨綠江畔的「參議府」,一個是位於遼寧省吉林省的「正義府」,一個是位於北滿的「新民府」(1925年3月10日,在寧安城成立,其部隊由金佐鎮指揮)[20]。新民府最初奉行朝鮮民族主義,後來逐漸採用無政府主義,以對抗當地影響力不斷擴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21]。1929年8月,新民府和在滿朝鮮無政府主義者聯盟合併為「在滿韓族總聯合會」[22],由金佐鎮任主席[20]

總聯合會計劃發展農業合作社免費教育英語free education軍訓[23],首要目標是滿足朝鮮移工的物資需求、保護朝鮮人不被中國地主和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剝削。為了讓他們安頓下來,總聯合會安排集體耕作集中生產銷售農產品[24]。韓國臨時政府雖然也和聯合會合作,但其追求獨立的目標需要讓步給朝鮮移民眼下的生存需要,所以他們也要遵循無政府派的互助準則。為了保障組織經濟平穩,獨立派和無政府派鼓動的活動會有所延後[25]

總聯合會成立的自治區最終面臨日本勢力和蘇聯勢力南北夾擊,雙方各派特工對付總聯合會無政府派的要人[26],許多人因此喪命:1930年1月20日,正在修理碾米機的金佐鎮被朝鮮共產主義者英語Communism in Korea暗殺;1930年9月,李乙奎被日本警察逮捕,遣送回朝鮮;1931年7月,金鐘仁被暗殺[27]。1931年9月18日,日本入侵滿洲,徹底終結了朝鮮人在滿洲的無政府主義試驗[28]傀儡政權滿洲國上台[29]。無政府派各殘部撤退到華南地區,當中許多人志願加入中國抗日戰爭[30]

治理模式

[編輯]

在滿韓族總聯合會自稱是「自治性質的合作社」[22],其代表體制英語Representative bureaucracy和統治機構根據自治的無政府原則設立,是一個「沒有強制性的政府」[20]。社內決策多由公民集會決定,更大的議題則由各村、各縣、各地區的理事聯合會處理,無統一機構[31]

聯合會採納自由意志社會主義的經濟理論,設立了免費商店英語give-away shops工人合作社民主學校,同時有地方理事會配套[32]。高級官員由聯合會自上而下任命(只領平均薪資),低級的地方官員在地方選任。聯合會也會和宣傳隊一起鼓動群眾,一方面爭取農民支持,另一方面鼓勵他們自行建立村民大會及委員會。大體而言,宣傳隊伍幾乎獲得每個地方的歡迎,沒有發生大的矛盾衝突[33]

新民府的軍隊是韓國獨立軍韓語한국독립군,總指揮是金佐鎮將軍[34]。這支軍隊大體上由農民組成,少部分人從饒有經驗的游擊隊改編過來[30]。軍隊接受當地軍校訓練,一般向日本和蘇聯發動游擊戰[35]。新民軍還有一支「治安隊」(韓語:치안대)和一支抗日游擊隊,分別負責保護朝鮮人不被土匪和關東軍傷害[24]

參見

[編輯]

腳註

[編輯]
  1. ^ 孫旼亨. "韩族总联合会"研究 (碩士論文). 延邊大學. 2012. 
  2. ^ Schmidt 2013,第46-47頁.
  3. ^ MacSimoin 2002,第1頁.
  4. ^ Behr 1987,第51頁.
  5. ^ Behr 1987,第59頁.
  6. ^ Behr 1987,第137頁.
  7. ^ 7.0 7.1 Hwang 2016,第49頁.
  8. ^ Ki-Rak 1986,第28-29頁; MacSimoin 2002,第1-2頁.
  9. ^ Behr 1987,第145-146頁.
  10. ^ Behr 1987,第164頁.
  11. ^ Hwang 2016,第48頁.
  12. ^ Behr 1987,第161頁.
  13. ^ Behr 1987,第165頁.
  14. ^ Behr 1987,第168頁.
  15. ^ Behr 1987,第168-169頁.
  16. ^ Behr 1987,第169-170頁; Hwang 2016,第49頁.
  17. ^ 金東哲 1990,第95頁.
  18. ^ Hwang 2016,第49-50頁; Ki-Rak 1986,第30頁; Schmidt 2013,第73頁.
  19. ^ Hwang 2016,第50-51頁.
  20. ^ 20.0 20.1 20.2 Hwang 2016,第51頁.
  21. ^ Hwang 2016,第51頁; MacSimoin 2002,第4-5頁.
  22. ^ 22.0 22.1 Hwang 2016,第51頁; MacSimoin 2002,第5頁.
  23. ^ Hirsch & van der Walt 2010,第l頁; Hwang 2016,第51-52頁; MacSimoin 2002,第4頁.
  24. ^ 24.0 24.1 Hwang 2016,第52頁.
  25. ^ Hwang 2016,第52-53頁.
  26. ^ MacSimoin 2002,第6頁.
  27. ^ Hwang 2016,第51-52頁.
  28. ^ Hwang 2016,第54頁.
  29. ^ Behr 1987,第182-184頁.
  30. ^ 30.0 30.1 Schmidt 2013,第74頁.
  31. ^ Gelderloos 2010,第49頁.
  32. ^ Schmidt 2013,第73頁.
  33. ^ MacSimoin 2002,第5頁.
  34. ^ Hirsch & van der Walt 2010,第l頁; Schmidt 2013,第73頁.
  35. ^ Gelderloos 2010,第50頁.

參考文獻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