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國會大廈揚起紅旗
在柏林國會大廈揚起紅旗(俄語:Знамя Победы над Рейхстагом,羅馬化:Znamya Pobedy nad Reykhstagom)是柏林戰役期間拍攝的照片,攝於1945年5月2日,記錄下了兩名蘇聯戰士在柏林德國國會大廈樓頂揚起蘇聯國旗這一歷史事件。此後該照片曾出現於大量出版物,成為公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著名照片。由於蘇聯戰時媒體的機密性,照片中人物的真實身份一直存在爭議,唯獨沒有疑點的就是照片攝影師是葉甫根尼·阿納耶維奇·哈爾岱,他拍下的這張照片成為了蘇聯戰勝納粹德國的象徵符號之一。
背景
[編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場主要戰役就是柏林戰役,蘇聯的戰略規劃中,此戰役屬於柏林戰略攻勢的一部分。1945年4月16日,柏林戰役打響,蘇軍在維斯瓦河-奧得河攻勢中取得突破後,柏林已完全暴露在他們面前,此後,蘇聯紅軍勢如破竹,日均行軍30-40千米。最終,攻勢在柏林市戰役的硝煙中達到最高峰,從4月20日到5月2日,蘇聯人和德國人讓柏林這座城市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的一座大屠宰場。
德國國會大廈建於1894年,是德國國家立法機構的常設駐地,也是全德國最具標誌性的建築物,在當時,國會大廈的建築結構堪稱完美。國會大廈是德國歷史中不能略過的一頁,也被紅軍視作法西斯的象徵。對納粹黨人來說,國會大廈卻象徵著民主制與代議制政府的軟弱。1933年,納粹黨炮製的國會縱火案令大廈嚴重受損,到1945年時,這座建築已經停用了12年,可以說,納粹政權存世的12年裡,國會大廈一直荒廢。雖然希特勒上台後,德國立法機構開會的次數越來越少,但這個機構依然存在,本應由國會大廈承辦的會議全部改在附近的克羅爾歌劇院舉辦。蘇軍在與德軍的激烈交戰過後,於1945年5月2日完全控制國會大廈。
照片的拍攝
[編輯]在第三帝國的心臟,國會大廈就是國家的象徵,在很多人看來,就是柏林最具象徵性的目標。由於當年戰況激烈,插旗時的具體情況比較模糊。史達林在4月30日給紅軍下了命令,必須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前拿下國會大廈[1]。起初,兩架蘇軍飛機向已經支離破碎的國會大廈穹頂空投了數面紅旗,似乎有一部分的確落在了目標上。另外,蘇軍司令部也收到了幾封消息,稱第380步槍團的M.M.Bondar和756團的V.N.Makov上尉這兩人都能趕在4月30日天黑前在國會大廈升起紅旗[2]。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接到上述報告後,發布聲明,稱自己的部隊已經占領國會大廈,並且已經在上面升起了蘇聯國旗。戰地記者們聞訊趕到後,根本沒在現場看到哪怕一個蘇軍士兵沖入國會大廈,所有人都被德軍火力壓制在建築外圍。1945年4月30日22:40,經過大廈內外的激烈交火,時年23歲的紅軍士兵拉希姆然·科什卡爾巴耶夫爬上大廈,將紅旗插到了日耳曼妮婭(德國民族的擬人化象徵)的桂冠上。當時天已經黑了,沒人拍下庫什恰爾巴耶夫的壯舉[3]。次日,德軍將那面紅旗拔掉[3]。最終在5月2日,紅軍完全控制國會大廈[4]。
1945年5月2日,葉甫根尼·阿納耶維奇·哈爾岱走進國會大廈,所有納粹德國的人員已被肅清,他得以隨意挑選拍攝場地。這位攝影師攜帶的國旗是由他的叔父用三塊桌布縫成的[5],面積相當之大,目的就是帶到柏林,留下一張名垂千古的照片。蘇聯官方後來公布的說法是,一位喬治亞士兵Meliton Kantaria和一位俄羅斯士兵米哈伊爾·葉戈羅夫是由上級挑選出的插旗手,插下日後所稱的勝利旗,後世也常以為照片中的人里一定有他們兩個[1][6][7][8]。但也有學者表示,出於政治原因,插旗的軍人的身份被改動過,真正插旗的那人名叫Aleksei Kovalev[9][10]。哈爾岱則說,他來到國會大廈時,僅僅是隨機找到幾名過路的軍人,讓他們擺拍了那張照片 [11][12]。當時在房頂上一共有四人,其中也包括攝影師本人,插旗的士兵姓Kovalev,時年18歲,軍階為一等兵,來自基輔[13];另兩人則是來自達吉斯坦的Abdulkhakim Ismailov和來自明斯克的Leonid Gorychev(部分資料也稱其是『Aleksei Goryachev』),當然這是哈爾岱自己的說法[12]。拍攝照片用的照相機是35毫米f3.5鏡頭的萊卡III旁軸相機[14]。
後續
[編輯]1945年5月13日,《星火》期刊刊登了葉甫根尼·阿納耶維奇·哈爾岱的照片[15]。其實,還有很多攝影師都拍下了國會大廈頂上的紅旗的照片,而且也絕不僅僅只有一面蘇聯國旗飄揚在國會大廈之上,但我們都知道的是,最後只有葉甫根尼·阿納耶維奇·哈爾岱的那張照片為世人所知曉[15]。
修改
[編輯]葉甫根尼·阿納耶維奇·哈爾岱拍完照片後,馬上返回了莫斯科。應《火星》主編的要求,哈爾岱去掉了底片中正在支撐插旗者的Ismailov手腕上的一塊看起來很像手錶的物體,因為Ismailov的兩個手腕上都戴著表,意味著他可能掠奪過財物,這是一樁死罪[15]。於是,Ismailov右手手腕上的表就被哈爾岱用針刮掉了 [16][15] 。後來,有人稱那塊多出來的手錶其實是蘇軍的Adrianov羅盤[17] ,但無論是手錶還是羅盤,當時的哈爾岱為了避免爭議,還是修改了底片 。哈爾岱為了渲染出臨場感,還把另外一張照片裡的硝煙挪到了這張照片的背景中[16]。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Dallas 2006,第3頁.
- ^ Tissier 1999,第168頁.
- ^ 3.0 3.1 Lucas 2010.
- ^ Beevor 2003,第390–397頁.
- ^ Griffin, Michael (199). "The Great War Photographs: Constructing Myths of History and Photojournalism". In Bonnie Brennen & Hanno Hardt eds., Picturing the Past: Media, History & Photography. (pp. 122–157).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p. 144. ISBN 0-252-06769-X.
- ^ Tissier 1999,第124頁.
- ^ Antill & Dennis 2005,第76頁.
- ^ Adams 2008,第48頁.
- ^ Broekmeyer 2004,第130頁.
- ^ Walkowitz & Knauer 2004,第83頁.
- ^ Legendäre Foto-Manipulation Fahne gefälscht, Uhr versteckt, Wolken erfunden - SPIEGEL ONLINE. Spiegel. 2008-05-06 [2012-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01) (德語).
- ^ 12.0 12.1 Remembering a Red Flag Day. 時代雜誌. 2008-05-23 [2012-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28, 2008).
- ^ B0Знамя Победы над Рейхстагом". Сенсационная история фото. The Epoch Times. 2006-05-08 [2012-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9) (俄語).
- ^ An historically important Leica III. Bonham's. [2021-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9).
- ^ 15.0 15.1 15.2 15.3 Sontheimer 2008.
- ^ 16.0 16.1 Baumann 2010.
- ^ The Soviet flag over the Reichstag, 1945. [20 May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