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瓦共和國
圖瓦共和國 | |
---|---|
共和國 | |
Республика Тыва | |
其他轉寫 | |
• 圖瓦語 | Тыва Республика |
| |
頌歌:《我是圖瓦人》 | |
圖瓦共和國在俄羅斯的位置。 | |
坐標:51°47′N 94°45′E / 51.783°N 94.750°E | |
國家 | 俄羅斯 |
聯邦管區 | 西伯利亞聯邦管區[1] |
經濟地區 | 東西伯利亞經濟地區[2] |
建立 | 1992年3月31日 |
首府 | 克孜勒 |
政府 | |
• 行政機構 | 圖瓦共和國大呼拉爾[3] |
• 首腦[4] | 弗拉季斯拉夫·霍瓦雷格 |
面積[5] | |
• 總計 | 170,500 平方公里(65,800 平方英里) |
面積排名 | 21 |
人口(2010年普查)[6] | |
• 總計 | 307,930人 |
• 排名 | 77 |
• 密度 | 1.81人/平方公里(4.68人/平方英里) |
• 市區 | 53.1% |
• 鄉村 | 46.9% |
時區 |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時間[7](UTC+7) |
ISO 3166碼 | RU-TY |
車牌 | 17 |
官方語言 | 俄語[i]、圖瓦語[8] |
區劃代碼 | 93000000 |
網站 | http://gov.tuva.ru/ |
圖瓦共和國(俄語:Республика Тыва,羅馬化:Respublika Tyva;圖瓦語:Тыва Республика),通稱圖瓦,是俄羅斯聯邦中的一個聯邦主體[9],是西伯利亞聯邦管區的一個共和國,首府為克孜勒。圖瓦共和國位於蒙古國西北、西伯利亞以南。唐代稱都播國、都波國,元代稱謙州,清代稱唐努烏梁海。
歷史
[編輯]從1207年至17世紀末,圖瓦一帶為林中百姓的一部烏梁海的所在地,一直歸蒙古人(蒙古帝國、元朝、北元等)管轄。後來在17世紀末清軍擊敗準噶爾汗國軍隊後歸清朝管轄。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外蒙古宣布獨立,而俄羅斯帝國亦在圖瓦策劃獨立活動。1914年,俄國出兵占領圖瓦,成立保護國烏梁海邊疆區。1917年爆發的俄國革命推翻了俄羅斯帝國。圖瓦的大部分地區於1918年7月5日至1919年7月15日,被亞歷山大·高爾察克的白軍佔領。彼得·伊萬諾維奇·圖爾恰尼諾夫為該地區的統治者。1918年秋天,圖瓦版圖的西南部分被中國北洋政府軍隊所占領,南方被哈丹巴特爾·馬格薩加夫所領導的蒙古軍隊所占領。1919年7月至1920年2月,蘇聯紅軍佔領了圖瓦。1920年2月19日至1921年6月,中華民國軍隊佔領圖瓦,統治者為嚴式超。1921年8月14日,布爾什維克成立了唐努圖瓦人民共和國,通稱唐努圖瓦。1926年,首都「別洛查爾斯克」(Белоца́рск)改名為「克孜勒」(Кызыл),意思是紅色。在20世紀20年代,圖瓦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但是一直在蘇聯的控制下。圖瓦雖然有自己的「呼拉爾」(議會),但是沒有選舉權。從1926年起稱圖瓦人民共和國。1944年10月,又被併入蘇聯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享有俄羅斯自治州的權利。1961年10月,圖瓦自治州改名為圖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蘇聯解體後,1993年改名為圖瓦共和國,仍留在俄羅斯聯邦內。
中華民國態度
[編輯]1921年唐努圖瓦人民共和國的獨立及1944年圖瓦人民共和國加入蘇聯均未獲得該地區原本主權所屬國家中華民國的承認。1945年,中華民國與蘇聯簽署《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維持外蒙古現狀,但當時有觀點認為唐努烏梁海已脫離外蒙古,因此仍隸屬於中國[10]。1948年5月,中華民國駐蘇聯大使傅秉常照會蘇聯外交部聲明唐努烏梁海係中華民國領土。1949年,中華民國宣布廢止《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不再承認外蒙古的獨立,但由於中華民國政府因內戰失敗遷至台灣,外蒙古問題已不再是其關注的核心利益。1961年10月27日,蒙古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時任常任理事國的中華民國受蘇聯以外交抵制為要脅而並未加以反對,默認外蒙古的主權國家地位。而對於唐努烏梁海,冷戰結束後,中華民國外交部表示為推動與俄羅斯的雙邊關係,尊重國際社會的共識,認同圖瓦共和國為俄國境內下屬聯邦主體之一。中華民國外交部網站上的俄羅斯地圖也包含圖瓦[11]。
政府
[編輯]國家管理機構:圖瓦為主席制共和國,共和國結構於1993年被承認。最高法律機關為上議院,五年選舉一次。執行機構為以主席為首的部委員會。
政府領導人
[編輯]- 共和國大呼拉爾立法院主席:維塔利·格里戈里耶維奇·瓦利科夫
- 共和國大呼拉爾主席:霍努克-奧奧爾·蒙古施
- 共和國政府主席:卡拉-奧奧爾·紹爾班·瓦列里耶維奇
行政區劃
[編輯]圖瓦共和國下轄17個區(旗)、1個共和國直轄市、4個區級市、3個市鎮,村蘇維埃(蘇木)管轄的地區有117個。
- 拜泰加區
- 巴倫-赫姆奇克區
- 蘇特霍爾區
- 准-赫姆奇克區
- 恰霍爾區
- 烏盧格赫姆區
- 皮赫姆區
- 托賈區
- 克孜勒區
- 克孜勒市
- 切季霍爾區
- 坦德區
- 卡赫姆區
- 蒙貢泰加區
- 奧維尤爾區
- 捷列霍爾區
- 捷斯赫姆區
- 埃爾津區
- 阿克多武拉克市
主要城市
[編輯]自然地理
[編輯]- 面積:170 500km²
- 氣候:溫帶大陸型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溫暖。一月份平均氣溫−32 °C ,七月份平均氣溫+18 °C
- 地形:四周被賽留格木山、唐努烏拉山、西薩彥嶺和東薩彥嶺環抱,東部為上葉尼塞盆地。境內主要河流為葉尼塞河。地貌以森林、草甸和草原為主。
- 自然資源:圖瓦的主要礦藏包括金礦(主要以砂金形式存在)、銅、銥、鐵礦(分布在赫姆奇克河流域)、煤、雲母、岩鹽、石棉、石墨、大理石、菱鎂、硫磺。境內礦泉眾多。河流和湖泊內漁產豐富。
- 時區:圖瓦位於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時區(UTC+7)。
人口
[編輯]人口為307,930人(2010年)[6]。主要民族包括圖瓦族(82%)、俄羅斯族(16.3%),還有少量其他民族。
在克孜勒以外的其他定居點幾乎沒有俄羅斯人,不過也有一些俄羅斯族舊禮儀派信徒分佈在共和國偏遠地區。蘇聯時期,隨著無神論意識形態的日漸深入,舊禮儀派信徒們越來越多地進入針葉林,以免與外界接觸。舊禮儀派的主要主要村莊是葉爾熱伊(俄語:Эржей)。[12]
宗教
[編輯]圖瓦人普遍信仰兩種宗教:藏傳佛教和薩滿教。他們和中國的裕固族是僅有的兩個主要信仰藏傳佛教和薩滿教的突厥語族群。[13]
16和17世紀,藏傳佛教開始在圖瓦人中開始傳播。 在蘇聯時期的限制性政策下,宗教活動有所減少,但現在正蓬勃發展。[14]
根據2012年的一項調查,圖瓦共和國人口中有61.8%信奉佛教,8%信奉薩滿教,1.5%信仰東正教,1%信仰基督教。 此外,有7.7%的人信仰其他宗教或未回答,有8%的人口自稱「精神信仰但非宗教」,還有12%的人口是無神論者。[15]
經濟
[編輯]圖瓦共和國是東西伯利亞經濟區的組成部分。它是一個農業國,同時又蘊含著豐富的礦藏。圖瓦共和國分為3個基本經濟區:中心區——人口最密集的主要工業區,包括克孜勒、阿克多武拉克、恰丹;南部畜牧業區是最重要的農業畜牧業區;東北區——木材加工、狩鹿及漁業區。
根據人類發展指數,圖瓦共和國是俄羅斯最不發達的地區。[16]
工業
[編輯]圖瓦的採礦業正在發展中(煤炭,鈷,黃金等)。 食品加工,木材和金屬加工行業也很發達。 大多數工業生產集中在首都克孜勒和阿克多武拉克。
農業
[編輯]圖瓦共和國是一個專業生產畜產品的農業國,80%多的產品為畜產品。農業經營用地約500萬公頃,占共和國領土的三分之二。其中耕地為50萬公頃,草場為10萬公頃,牧場為400多萬公頃。
交通運輸
[編輯]圖瓦共和國的主要交通方式是汽車。主要公路幹線有阿克多武拉克—克孜勒—阿巴坎—克拉斯諾亞爾斯克。
有一條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庫拉吉諾到克孜勒的鐵路正在修建。
文化
[編輯]音樂
[編輯]宗教
[編輯]圖瓦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保留薩滿教作為傳統文化一部分的地方之一。在圖瓦,薩滿教與佛教和平共處。佛教與許多民間儀式,假期和民間藥品有關。 圖瓦的佛教中心是位於恰丹的烏斯圖-胡雷埃寺以及克孜勒的采申林格寺。
體育
[編輯]俄式冰球在圖瓦流行。蒙古式摔跤和大多數武術也都非常受歡迎。與騎馬相關的運動在該地區也很重要。
出身名人
[編輯]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Президент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Указ №849 от 13 мая 2000 г. «О полномочном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е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федеральном округе». Вступил в силу 13 мая 2000 г. Опубликован: "Собрание законодательства РФ", №20, ст. 2112, 15 мая 2000 г. (Presiden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Decree #849 of May 13, 2000 On the Plenipotentiary Representativ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in a Federal District. Effective as of May 13, 2000).
- ^ Госстандарт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ОК 024-95 27 декабря 1995 г. «Общероссийский классификатор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регионов. 2.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 районы», в ред. Изменения №5/2001 ОКЭР. (Gosstandar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OK 024-95 December 27, 1995 Russian Classification of Economic Regions. 2. Economic Regions, as amended by the Amendment #5/2001 OKER. ).
- ^ Constitution, Article 10.2
- ^ Constitution, Article 10.3
- ^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статистики (Federal State Statistics Service). Территория, число районов, населённых пунктов и сельских администраций по субъектам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Territory, Number of Districts, Inhabited Localities, and Rural Administration by Federal Subjects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перепись населения 2002 года (All-Russia Population Census of 2002). Federal State Statistics Service. 2004-05-21 [2011-11-01] (俄語).
- ^ 6.0 6.1 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局.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перепись населения 2010 года. Том 1 [2010 All-Russian Population Census, vol. 1].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перепись населения 2010 года [2010 All-Russia Population Census]. 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局. 2011 (俄語).
- ^ Об исчислении времени. Официальный интернет-портал правов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2011-06-03 [2019-01-19] (俄語).
- ^ Constitution, Article 5.1
- ^ Chapter 1. The Fundamentals of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Constitution.ru.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 ^ 世界分國精圖,1946年上海:大中國圖書局
- ^ 俄羅斯聯邦. [2013-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 ^ ESCAPING WITHIN: LOST IN THE BOUNDARIES: A REPORT FROM THE FIELD (PDF).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9.
- ^ Kommersant. "Russia's Daily Onlin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4).
- ^ BBC News. "Tyvans keen to protect traditions". September 19,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9).
- ^ sreda.org. "2012 Arena: Atlas of Religions and Nationalities in Russi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6).
- ^ Доклад о человеческом развитии в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2013 Устойчивое развитие: вызовы Рио (PDF).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1-27).
來源
[編輯]- 《世界分國精圖》,1946年上海:大中國圖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