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古生物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古生物學是研究古地質時代中的生物及其發展的科學。它是生物學和地質學的交叉科學[1][2]。既是生命科學中唯一具有歷史科學性質的時間尺度的一個獨特分支,研究生命起源、發展歷史、生物宏觀進化模型、節奏與作用機制等歷史生物學的重要基礎和組成部分;又是地球科學的一個分支,研究保存在地層中的生物遺體、遺蹟、化石,用以確定地層的順序、時代,了解地殼發展的歷史,推斷地質史上水陸分布、氣候變遷和沉積礦產形成與分布的規律。

研究對象

[編輯]

化石:通過對化石的考察,配合對含化石岩層的了解以及其他一些有關地質問題的研究,以解釋古代生物中的各類問題。著名的如驗證大陸漂移學說

主要分支

[編輯]

根據研究的不同對象,古生物學分為古植物學和古動物學兩大分支。隨著近代生產發展的需要和科學研究的深化,古植物學分出了古粉學和古藻類學;古動物學分出了古無脊椎動物學和古脊椎動物學;古人類學既是人類學的分支學科,又是古脊椎動物學的分支學科;根據個體微小的動植物化石或大生物體微小部分的研究,又形成了微體古生物的分支學科,在理論和實踐上顯示出重要的意義。

學說

[編輯]

雖然古生物學說基本上都屬於假設,但這些假設背後是有不少的科學證據支持作為佐證。這些證據包括有動物遺體的化石證據、痕跡化石證據、以及科學家地質化學的觀察等[3][4][5][6][7]

方法

[編輯]

實地考察是一種重要的研究方法,從古代生物(包括動植物)的化石等方面了解當時的地球情況。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paleontology | scienc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7-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4) (英語). 
  2. ^ McGraw-Hill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 Technology. McGraw-Hill. 2002: 58. ISBN 0-07-913665-6. 
  3. ^ Signor, P.W. Sampling bias, gradual extinction patterns and catastrophes in the fossil record.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Impacts of Large Asteroids and Comets on the Earth.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Special Papers (Boulder, CO: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82, 190: 291–96 [January 1, 2008]. ISBN 0-8137-2190-3. doi:10.1130/SPE190-p291. A 84–25651 10–42. (原始內容存檔於July 28, 2020). 
  4. ^ Butterfield, N.J. Ecology and evolution of Cambrian plankton (PDF). The Ecology of the Cambrian Radi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200–16 [September 27, 2007]. [永久失效連結]
  5. ^ Benton M.J.; Wills M.A.; Hitchin R. Quality of the fossil record through time. Nature. 2000, 403 (6769): 534–37. Bibcode:2000Natur.403..534B. PMID 10676959. S2CID 4407172. doi:10.1038/35000558. 
    Non-technical summary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August 9, 2007,.
  6. ^ e.g. Seilacher, A. How valid is Cruziana Stratigraph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1994, 83 (4): 752–58. Bibcode:1994GeoRu..83..752S. S2CID 129504434. doi:10.1007/BF00251073. 
  7. ^ Brocks, J.J.; Logan, G.A.; Buick, R.; Summons, R.E. Archaean molecular fossils and the rise of eukaryotes. Science. 1999, 285 (5430): 1033–36 [2022-03-29]. PMID 10446042. S2CID 11028394. doi:10.1126/science.285.5430.10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