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度藍姆·高德西
納圖拉姆·維納亞克·高德西 Nathuram Vinayak Godse | |
---|---|
出生 | 拉馬錢德拉·維納亞克·高德西 Ramachandra Vinayak Godse 1910年5月10日 英屬印度孟買管轄區巴拉馬蒂 |
逝世 | 1949年11月15日 印度自治領東旁遮普省安巴拉監獄 | (39歲)
死因 | 絞刑 |
國籍 | 印度 |
刑事指控 | 謀殺聖雄甘地 |
刑事處罰 | 死刑 |
刑事狀況 | 已處決 |
納圖拉姆·維納亞克·高德西(馬拉提語:नथुराम गोडसे,英語:Nathuram Vinayak Godse,1910年5月10日—1949年11月15日)[1]:26,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人,印度教民族主義者。他刺殺了印度國父、民族解放運動領袖聖雄甘地。高德西出身傳統印度教婆羅門世家,自幼深受印度民族主義影響,後加入印度教大齋會和國民志願服務團等印度極右翼組織,思想日益激進。高德西主張建立一個印度教的統一印度,對在印巴分治問題上採取妥協態度的甘地十分不滿,曾先後策劃過數起針對甘地的暗殺。1948年1月30日,高德西在新德里的一場晚禱會上於近距離對甘地連開三槍,甘地隨後不治身亡。高德西本人在行兇後被當場制伏,1949年11月8日因謀殺罪和共謀罪被判處死刑,1949年11月15日處決。
早年生平
[編輯]1910年5月10日,高德西出生於孟買浦那的一個吉特巴萬婆羅門家庭,出生時原名「拉馬錢德拉(Ramachandra)」。他是家中的長子,在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中排行第二。其父維納亞克·R·高德西是一名在郵政部門工作的政府小職員,多年來由於工作需要經常遷至小城鎮居住。在南度藍姆出生前,家裡已有三個男孩早夭,為了祈求小高德西平安存活,他虔誠的父母遵照古老的婆羅門傳統,將他當作女孩撫養,並為他戴上一種名為「納特(Nath)」的女式鼻環。他因此得名Nathuram,意為「穿鼻環的公羊」。在他的弟弟出生後,其父母才改用男孩的方式將其南度藍姆帶大[2]:105。由於這段幼年經歷,南度藍姆很早便成為了印度教的忠實信徒[1]:27。
高德西在家鄉的巴拉馬蒂完成了小學學業,隨後寄居在浦那的姨母家,接受當地學校的英語教育。在校期間,高德西曾高度崇拜當時倡導印度獨立而被捕入獄的甘地[3]。高德西在16歲時輟學,未能完成高中學業[4]:37。
政治生涯
[編輯]輟學後的高德西謀生日益困難,被迫從事低賤的商業維生。在屢次經商受挫後,高德西開始被當時風起雲湧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所吸引。1930年,20歲的高德西加入了1907年成立的右翼團體印度教大齋會並結識了自己的政治導師維納亞克·達莫德爾·薩瓦卡,兩人關係非常緊密。1932年,高德西又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桑格利加入了準軍事化組織國民志願服務團。在此期間,他自學成才,掌握了不少傳統宗教文本的一手知識,同時也廣泛閱讀歷史、政治學和社會學著作,對甘地的著作尤為熟悉[1]:27。莫臥兒帝國和大英帝國對印度的壓迫史令他對穆斯林和基督徒等勢力的不滿與日俱增,更堅定了他「印度是印度教的印度」這一政治觀念[4]:37。因不滿國民志願服務團政治表現「過於軟弱」,高德西後退出了該組織,專注於印度教大齋會的活動中[5]:165。
高德西結交了政治觀點相同的學者納拉揚·安普特,兩人合辦出版《前沿報》作為印度民族主義的宣傳陣地,但很快由於觀點過激被政府禁止。隨後高德西將報紙改名《印度民族報》重新恢復出版[4]:37。在社論中,高德西不遺餘力地攻擊印度穆斯林、英國人以及甘地,批評鼓吹非暴力的「甘地主義」是對印度教徒的「閹割」。他提出的論調在孟加拉邦和馬哈施特拉邦中的中產階級和高級種姓階層中頗為盛行[1]:28。
高德西和甘地的政治思想有若干相似之處。兩人都是堅定的印度民族主義者,主張在印度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兩人也都具有虔誠的宗教信仰,在禁欲主義等一系列生活準則方面也高度相似。然而兩人的思想異處卻是根本性的:高德西認為,印度教經典《薄伽梵譚》借神祇黑天對阿周那的教導闡明了對合法暴力的支持[4]:38,鼓吹印度教徒放棄一味的寬容,不斷組織起來,通過競爭和「自衛」,成為一個單一性的社群和國家[1]:28。而甘地則認為歷史已成過去,其意義在於其精神內容,因此歷史可以照現實需要加以解說,不必糾纏過去事實。他主張鼓舞精神,喚起民族自信心,並反對一切形式的暴力。思想上的矛盾讓兩人互相對立,互相衝突,並最終走向同歸於盡的道路[6]。
印巴分治與密謀
[編輯]二戰結束後,英國工黨內閣下定決心給予印度自治權,但關於印度獨立後的政治形態,信奉印度教的印度國大黨和信奉伊斯蘭教的全印穆斯林聯盟存在完全無法調和的衝突。以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為代表的印度國大黨主張成立統一民主的印度,並得到了英國工黨和印度副王蒙巴頓勳爵的支持;而穆罕默德·真納領導的穆斯林聯盟則堅決要求成立伊斯蘭教國家巴基斯坦,並以暴力乃至內戰相威脅。甘地雖然主張印度統一建國,但更反對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這雙「印度母親的左右手」自相殘殺,為此不斷奔走於印度各地。1947年,在臭名昭著的「加爾各答大屠殺」爆發一周年之際,甘地前往仍然危機四伏的加爾各答,號召印度教信徒和穆斯林重新團結,並以長達21天的絕食試圖讓雙方回心轉意。[7]:150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最終分裂後,1948年1月12日,為了說服印度政府向巴基斯坦轉交應付的5.5億盧比,甘地再次開始121小時長的絕食,最終以政府讓步告終[8]:242。
甘地的舉動令高德西等印度極端民族主義者恨之入骨,在他們看來,甘地已無異於出賣印度民族利益的叛徒,必先除之而後快。當得知甘地絕食成功說服政府的結果後,高德西的弟弟,29歲的戈帕爾·高德西面色鐵青地喊道:「我們必須殺了甘地!」、「他雖然只是個乾巴巴的老頭,但他對人民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8]:242高德西自己也認為:「甘地沒有負起他作為國父的責任。他證明了自己是巴基斯坦人之父。鑑於此,作為一個對祖國母親盡心盡責的兒子,當我認識到這位所謂的民族之父是如何指揮國家一步步走向解體時,我相信自己必須終止他的生命。」[1]:29高德西和安普特迅速組織成立了一個旨在消滅甘地的密謀集團,奉維納亞克·達莫德爾·薩瓦卡為精神導師,手下聚集了包括維什努·卡凱爾、馬丹拉爾·帕瓦、迪格姆貝·旁濟等志同道合的極端印度教徒[8]:242。行動時間定為1948年1月20日。
刺殺甘地
[編輯]1948年1月20日,南度藍姆·高德西及其同伴尾隨甘地來到他準備發表演講的廣場。人群中,一名密謀分子扔出一枚手榴彈,爆炸造成群眾恐慌,紛紛逃離現場,只剩下甘地仍站在演講台上。密謀分子原本計劃此時向甘地投擲第二枚手榴彈,但刺客迪格姆貝·旁濟臨陣膽怯,不敢動手,而是混在人群中倉皇逃跑,第一次刺殺遂告失敗。[9]:254-256警察抓獲了密謀分子馬丹拉爾·帕瓦,並計劃順藤摸瓜兜捕整個密謀集團。眼看箭在弦上的高德西設法用300盧比,弄到了一把貝瑞塔M1934半自動手槍和20發9毫米子彈,準備在新德里作最後一搏[8]:243[10]。
1月30日,甘地依照安排前往位於新德里的比爾拉大廈參加一場下午5點舉行的晚禱會。高德西在聞訊後混入比爾拉大廈前的人群中伺機行事[8]:243。當天早些時候,甘地曾和印度副總理兼內政部長薩達爾·帕特爾進行過一場漫長而苦澀的會談,耽誤了約10分鐘時間[11]:224。等到甘地抵達會場時,已經是當天下午5點12分左右[12]:63。當甘地走到祈禱台前時,高德西從人群右側穿出,來到甘地面前。他向甘地恭敬地行了一禮,甘地也向他回禮。和甘地同行的侄孫女,19歲的摩奴·甘地見高德西彎下腰,以為他要行摸腳禮[註 1],便上前試圖將他勸離:「兄弟,巴布已經來晚了,為什麼還要打擾他?」[註 2]不料高德西突然一把推開摩奴,趁後者俯身去拾落在地上的眼鏡和反省錄時,高德西拔出事先準備的貝瑞塔手槍,在極近距離對準甘地的胸膛連開三槍。中彈瞬間,甘地喃喃地說了一句:「He Ram!(哦,神啊!)」並以手加額表示為刺客祝福,隨即倒在血泊之中[12]:65。甘地被立刻抬入比爾拉大廈內,30分鐘後宣布死亡[13]:342-343。
高德西在行兇後並沒有在群眾的震驚和混亂中逃走,反而舉著握槍的手大聲呼喚警察[6][14]:19。32歲的美國外交官赫伯特·賴納第一個作出反應。他衝上前去一把將高德西抓住並摔倒在地,扭送給在場的印度警察[15]。甘地遇刺身亡震動了印度全國上下,一時間對刺客的真實身份眾說紛紜。為防止「加爾各答大屠殺」式的宗教仇殺再次出現,印度廣播電台於刺殺發生43分鐘後的晚上6點整發表了一份措辭極其謹慎的公報,向印度人民公布甘地遇刺的消息,同時明確聲明,兇手是一名印度教徒[10]。高德西被捕後,密謀集團的成員相繼落網,最後在逃的密謀分子安普特於1948年2月14日最終被警察抓獲。[4]:58
審判與處決
[編輯]1948年5月27日,在德里紅堡組建的印度特別法庭開庭審理了高德西等12人(其中三人缺席,實到被告九名)對甘地的刺殺案。由於案情過於複雜,加上案件牽扯的感情因素過多,不適合應用陪審制。根據印度刑法規定,該案由主審法官阿特瑪·查蘭裁決。法庭指控高德西、安普特、薩瓦卡等人於1947年12月1日至1948年1月30日期間在浦那、孟買和德里等地謀劃了刺殺甘地的非法行動,並最終付諸實施[16]:78。在採證階段,法庭從目擊者中搜集了149人的證言,總共寫滿了720張紙,耗費整整84天方才採錄完成[16]:89。
1948年11月8日,法庭審理進入第二階段,開始對每名密謀分子進行大量審問。審理第三階段於1948年12月1日開始,檢察長根據搜集的證據證詞,指控高德西等被告犯有謀殺罪和共謀罪。在次日的辯方陳述中,高德西一反平時的笨嘴拙舌,表現得極其沉著冷靜、胸有成竹[1]:27。他用英語在法庭上聲稱,刺殺甘地完全是他一人所為,試圖將所有責任攬在自己身上,為同伴開脫[4]:59[16]:89。很多在場的觀眾被高德西有印度教的自我犧牲精神深深感動,以至於法官科斯拉甚至認為:「如果要這些觀眾組成陪審團,並負責對高德西的上訴作出裁決的話,他們將以壓倒多數的票數判決被告『無罪』。」[17]:243
經過漫長的審理,1949年2月10日,九名被告在印度特別法庭接受宣判。法庭認定除薩瓦卡外的其餘被告都有至少一項指控成立,判處南度藍姆·高德西和納拉揚·安普特死刑,其餘被告都為有期徒刑,押往安巴拉中央監獄服刑。所有被告均提出上訴。1949年11月8日,法庭作出二審裁定,兩人上訴成功,無罪釋放,而包括高德西和安普特在內其餘六人的上訴被駁回,維持原判。甘地的兩個兒子,馬尼拉勒·甘地和瑞姆達斯·甘地曾為高德西和安普特求情,但被印度總理尼赫魯、副總統兼內政部長帕特爾和印度聯邦總督拉賈戈巴拉查理拒絕[18]:660。1949年11月15日,高德西和安普特在安巴拉監獄被執行絞刑(甘地生前反對死刑,他有名言:「以眼還眼,只會讓天下盲目。」),終年39歲。在行刑前,他們對著蜂擁而來的群眾高喊道:「願印度團結一心,天長地久。」[4]:61-62遵照高德西遺願,他的遺體按薩拿塔那教義火化[12]:68,骨灰保存下來,待到整個南亞次大陸重新統一在印度之下時再撒入恆河[8]:242。
後續影響
[編輯]甘地遇刺後,印度教大齋會遭到千夫所指,國民志願服務團則被暫時取締。然而,印度檢方始終找不出其資助或者知曉高德西刺殺陰謀的證據。因此在1949年,對其的禁令便予以解除。
1949年11月8日二審宣判時,高德西在法庭上宣讀了一份長篇巨製的自辯書,聲稱他對甘地的人格倍加崇敬,刺殺他完全是為了印度的未來[19]:441-443。在被官方查禁的情況下,這篇自辯書一直以小冊子的形式在民間私下流通。1977年,高德西的弟弟戈帕爾·高德西(因刺殺甘地判處終身監禁,關押15年後出獄)將其翻譯成英語,以《May It Please Your Honour》(《啟稟法官大人》)的書名出版。1993年,他又為該書再版增添了一段結語,並改名更直白的《Why I Assassinated Mahatma Gandhi》(《我為什麼刺殺了聖雄甘地》)。印度右翼將這本書奉為經典,部分人甚至將高德西說成一名「真正的愛國者,真正的印度人」。[5]:165-166
2014年印度舉行大選,右翼民族主義的印度人民黨領導聯盟在大選中獲勝。印度教大齋會不失時機地開始嘗試為高德西翻案,將其描繪成一個為國獻身的烈士和愛國者。該會還向印度總理莫迪提出,要為高德西豎立一座胸像以示紀念。2015年1月30日甘地遇刺67周年之際,印度教大齋會發行了其拍攝的紀錄片《愛國者南度藍姆·高德西》,引起了極大爭議。浦那地方法院曾收到一份民事訴訟狀,要求法院封禁該片[20]。除此之外,大齋會還為高德西修廟供奉,並試圖將每年的1月30日定為「勇敢日」[21]。
注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1.6 阿希斯·南迪(Nandy Ashis); 彭嫣菡; 陳恆. 最后的相遇:甘地遇刺之政治. 當代藝術與投資. 2011, (4): 24-34. ISSN 1003-9341.
- ^ Jeffrey, Robin. India: rebellion to republic ; selected writings 1857 - 1990. Stirling Publishers. 1990: 510.
- ^ TIME Staff. "His Principle of Peace Was Bogus". TIME. 2000-02-14 [2017-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3).
- ^ 4.0 4.1 4.2 4.3 4.4 4.5 4.6 Doeden, Matt. Darkness Everywhere: The Assassination of Mohandas Gandhi. Twenty-First Century Books. 2013: 80. ISBN 9780761354833.
- ^ 5.0 5.1 Nussbaum, Martha. The Clash Within: Democracy, Religious Violence, and India's Futu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432. ISBN 9780674041561.
- ^ 6.0 6.1 金克木. 略论甘地之死. 《南亞研究》. 2015-02-04 [2017-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6).
- ^ Nojeim, Michael J. Gandhi and King: The Power of Nonviolent Resistance.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4: 331. ISBN 9780275965747.
- ^ 8.0 8.1 8.2 8.3 8.4 8.5 Bell, J. Bowyer. Assassi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olitical Violence. Routledge. 2017: 323. ISBN 9781351315425.
- ^ Wolpert, Stanley. Gandhi's Passion: The Life and Legacy of Mahatma Gand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336. ISBN 9780199728725.
- ^ 10.0 10.1 拉皮埃爾, 多米尼克; 克林斯, 拉理. 周萬秀; 吳葆璋 , 編. 圣雄甘地. 新華出版社. 1986. 11203-063.
- ^ Arnold, David. Gandhi. Routledge. 2014: 284. ISBN 9781317882350.
- ^ 12.0 12.1 12.2 Paranjape, Makarand R. The Death and Afterlife of Mahatma Gandhi. Random House India. 2015: 348. ISBN 9788184006834.
- ^ Pronko, Nicholas Henry. Empirical Foundations Of Psychology. Routledge. 2013: 480. ISBN 9781136327018.
- ^ Das, Pramod Kumar. Famous Murder Trials: Covering More Than 75 Murder Cases in India. Universal Law Publishing. 2007: 429. ISBN 9788175346055.
- ^ Herbert Reiner Jr.; Captured Gandhi's Killer. Los Angeles Times. 2000-05-26 [2017-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31).
- ^ 16.0 16.1 16.2 Jain, Jagdish Chandra. Gandhi, the Forgotten Mahatma. Mittal Publications. 1987: 206. ISBN 9788170990376.
- ^ Khosla, Gopal Das; Lord Evershed. The Murder of the Mahatma, and Other Cases from a Judge's Notebook. Jaico. 1968: 276.
- ^ Gandhi, Rajmohan. Gandhi: The Man, His People, and the Empi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6: 738. ISBN 9780520255708.
- ^ Kumar, Girja. The Book on Trial: Fundamentalism and Censorship in India. Har-Anand Publications. 1997: 470. ISBN 9788124105252.
- ^ Debobrat Ghose. Hindu Mahasabha head speaks to Firstpost: Godse was a 'martyr' and 'patriot'. Firstpost. 2014-12-22 [2017-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2).
- ^ Hindu Mahasabha announces Godse temple. Deccan Chronicle. 2014-12-24 [2017-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拓展閱讀
[編輯]- Godse, Nathuram Vinayak; Godse, Gopal Vinayak. Why I Assassinated Mahatma Gandhi?. Surya Bharti Parkashan. 1993: 192.
- Malgonkar, Manohar; Kapoor, Pramod. The Men who Killed Gandhi. Roli Books. 2008: 354. ISBN 978817436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