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元一
外觀
加藤元一 | |
---|---|
出生 | 日本岡山県新見市 | 1890年2月11日
逝世 | 1979年5月1日 | (89歲)
兒女 | 加藤暎一(醫師) |
學術背景 | |
母校 | 京都帝國大學 |
學術工作 | |
研究機構 | 京都帝國大學 |
主要領域 | 醫學(生理學) |
加藤元一(かとう げんいち[1],1890年2月11日 - 1979年5月1日)是一位日本的生理學家。
經歷
[編輯]1890年,出生於岡山県阿賀郡新見町(現:新見市)。經歷舊制第一高等學校後,進入京都帝國大學。1916年,畢業於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院。畢業後,進入該大學生理學教室,1918年成為講師。
1918年12月,轉任新設立的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生理學教授。主要研究麻醉時的神經興奮傳導,於1923年在第2回日本生理學會上提出了「不衰減傳導學說」。該學說在國際上得到了高度評價,1927年,獲得了帝國學士院獎。儘管在獲獎後不久即發生了與京都帝國大學石川日出鶴丸等人的爭議[2],他後來成功地進行了世界上首次單一神經纖維的實驗,為當今神經生理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3]。1950年,從慶應大學退休。
學術成就
[編輯]在學界方面,1976年,加藤元一被選為日本學士院會員。在國際上,他是阿根廷生物學會及醫學協會的名譽會員,以及美國生理學會的名譽會員。另外,在1958年,他被推舉為出生地岡山県新見市的名譽市民。
1979年5月1日逝世,安葬於新見市的雲居寺[4]。
受獎記錄
[編輯]研究內容
[編輯]- 專攻生理學,研究神經如何傳遞興奮的機制,以「神經麻醉部位的不衰減傳導學說」和「單一神經纖維的剔除」研究而知名[6]。
- 於1928年、1935年、1937年三次被提名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候選人,但未獲得該獎項[7]。
- 在慶應大學醫學部附近的笹寺,建有紀念其實驗中使用的數萬隻青蛙的「蟾蜍塚」[3]。
家屬
[編輯]- 長子:加藤暎一,也是醫生,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
作品
[編輯]- 《不衰減傳導學說》(1924年)
- 《生理學》(1934年)
- 《科學家的行進之路——從不衰減學說到單一神經纖維》(1957年)
參考資料
[編輯]- ^ 作為次子出生於紀元節,因此被命名為元一。
- ^ 院賞受賞の研究に反対の公開狀『東京朝日新聞』昭和2年3月16日(『昭和ニュース事典第1巻 昭和元年-昭和3年』本編p485 昭和ニュース事典編纂委員會 毎日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刊 1994年)
- ^ 3.0 3.1 慶応義塾大学応援指導部75年史. [2023-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6).
- ^ 墓石上刻有與其一生研究主題「神經不衰減學說」相關的「不衰減」文字。
- ^ 加藤 元一 - コトバンク. [2023-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2).
- ^ 生誕百年を迎えた生理学者加藤元一(日本醫史學會) (PDF). [2023-11-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2-26).
- ^ Nomination Database. [2023-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