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加羅林群島

座標06°03′N 147°05′E / 6.050°N 147.083°E / 6.050; 147.083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加羅林群島
Caroline Islands
地圖
地理
位置太平洋
坐標06°03′N 147°05′E / 6.050°N 147.083°E / 6.050; 147.083
總島嶼500+
主要島嶼波納佩島
面積1,165平方公里(450平方英里)
海岸線7,631千米(4741.7英里)
管轄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最大維諾(人口13,856)
 帛琉
最大柯羅(人口11,200)
人口統計
人口127,500
語言英語
群島中的雅蒲島首府科洛尼亞(Colonia)之日出

加羅林群島(英語:Caroline Islands),也譯作加羅蓮群島,是太平洋西北部一個重要的群島,位於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北,菲律賓正東,由500餘小島和珊瑚礁組成。除西端的帛琉自成一國外,其餘島嶼均屬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歷史上此區域又被稱為新菲律賓(Nuevas Filipinas),[1] 因為曾為西屬東印度的一部分,並接受位於馬尼拉菲律賓都督府統治。

該群島於1526年被西班牙探險家發現,並以當時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之名命名。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歐洲人未曾努力征服這些島嶼。1732年時,一些傳教士前往這些島嶼,試圖說服島民皈依基督教,但是招致了島民對歐洲人的反抗。1875年,西班牙宣示了主權,並將其併入所謂「西班牙東印度領地」之中。當時已經占領雅浦島德國人隨即提出抗議,並於1885年向時任教宗良十三世提請裁決。教宗判決這些島嶼歸屬西班牙,但是德國享有自由貿易權。

1899年6月1日,西班牙由於在美西戰爭中戰敗,決定以2500萬比塞塔的價格將該群島出售予德國換取賠款。德國將其併入德屬新幾內亞管理和統治。

1914年,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擊敗島上德國守軍占領該群島,1920年,國聯委託日本統治該群島二戰後,聯合國將託管權交給美國。1986年,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獨立,1994年,帛琉獨立。

人口與文化

[編輯]

島民使用數種不同的語言,包括波納佩語楚克語加羅林語、科斯雷語等密克羅尼西亞語,與帛琉語查莫羅語西部馬來-玻里尼西亞語,以及尚未歸類的雅浦語(可能屬於阿德米拉提語群英語Admiralty Islands languages),另外日本菲律賓移民也是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語言使用者島民間的公用語為英語。

島民主要靠傳統食物維生,例如魚、多種香蕉、芋頭

歷史

[編輯]

加羅林群島上原住民約4000年前就在該處生活。最早到達島上的歐洲人是西班牙人,時為16世紀,並於1885年被佔領。之後在1899年,西班牙人把卡羅林群島轉讓給普魯士。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在太平洋的殖民地被安排給予日本作為託管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美國佔領。1947年,聯合國將太平洋群島託管地交美國託管,

1979年,舉行由聯合國和美國籌劃的「密克羅尼西亞憲法」公投。憲法公投在帛琉區未能通過,由雅蒲楚克波納佩科斯雷四區組織成為「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1986年11月3日,與美國簽訂的《自由聯合國家條約》正式生效,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獲得內政、外交自主權,但國防仍由美國負責(密克羅尼西亞公民也可加入美軍)。

1990年12月,聯合國安理會召開會議,通過了終止託管決議,正式結束了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託管地位。而帛琉則於1994年5月24日結束託管,並於10月1日正式獨立。

參考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